蕪湖站以主體站房為核心,,沿東西軸線布置東、西雙廣場和高架候車站房,。其中,,東廣場站前路結(jié)合站區(qū)規(guī)劃路與弋江北路相接,西廣場站前路結(jié)合既有梅蓮路和北京東路,,與赭山東路相接,。主體結(jié)構(gòu)俯瞰呈“工”字型,建筑造型取長江,、青弋江兩江交匯,,孕育“皖江明珠”之寓意,是神山,、赭山之間城市視覺走廊上的重要亮點之一,。
鳥瞰造型采用動感有力的曲線勾勒主體輪廓,以完整的體量造型一氣呵成,,以大尺度應對城市關系,,與神山、赭山相輝映,、站房以磅礴之勢,,彰顯蕪湖未來發(fā)展雄心。
整個建筑時代感強,,以現(xiàn)代,、抽象手法表達了蕪湖新時期發(fā)展的活力,拒絕套用傳統(tǒng)建筑物的形式表達如此大體量的公共建筑,。立面線條以中國畫大寫意的方式,,表達了“雙江融匯興皖中”的概念,流暢,、大氣,、一氣呵成。
兩側(cè)奔涌的線條,,如滔滔江水,,仿佛長江和青弋江向中央融匯,形成具有徽州意向的畫框,,隱喻著皖中的興起,。向世人展示,蕪湖已經(jīng)發(fā)展成了中部特色鮮明,、具有競爭力的新型現(xiàn)代化城市,。
蕪湖站采用“上進下出”的客運組織方式,蕪湖市內(nèi)采用“鐵路四線高架”的方式全線穿越蕪湖市區(qū),。蕪湖站整個設計大氣磅礴,,造型之中既有現(xiàn)代動感的線條,也有徽州古民居的寫意與凝重,,體現(xiàn)出長江文化,、皖江明珠、現(xiàn)代鐵路樞紐的形象特征,,體現(xiàn)蕪湖開放,、包容,、創(chuàng)新的城市品質(zhì)。?
蕪湖站分為高架候車進站層,、地面站場層,、出站大廳層和地下出站層共4層。同時,,以火車站為核心,,打造一個連接公交車、出租車和社會車輛,,兼顧長途汽車,、軌道交通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蕪湖站分東西站廣場,,候車室架于鐵路線上方,。
東廣場一期為東廣場與高鐵站房連接處地下空間及地面進出站匝道、公交車站,、旅游集散中心臨時車場,,與站房同步實施,滿足進出站人流的換乘需求及配套商業(yè)服務需求,,用地83196平米,,包括兩層地下樞紐空間、進出站平臺及匝道,、地面道路車站廣場綠化景觀,,工程總面積128101平米。
東廣場二期為一期南北兩側(cè)的旅游集散中心和公交綜合體,,預留用地18445平米,,規(guī)劃地上建筑面積13000平米。東廣場三期為商業(yè)綜合體,,預留用地24663平米,,規(guī)劃功能為商業(yè)、酒店,、辦公,,總建筑面積112000平米,地下兩層,,地上限高100米,。
東廣場三期為商業(yè)綜合體,預留用地24663平米,,規(guī)劃功能為商業(yè),、酒店、辦公,總建筑面積112000平米,,地下兩層,,地上限高100米。
西廣場為站前廣場,、公交車場,、社會車場,、大巴車場,,通過廣場地下空間,與北京東路西側(cè)的長途汽車站實現(xiàn)無縫對接,,規(guī)劃用地66022平米,,設計地下建筑面積49780平米。
軌道交通
2012年12月24日,,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項目正式開工,。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路起于北京路站,經(jīng)弋江北路,,下穿蕪湖火車站,,沿汀苑路、赤鑄山路,、夢溪路,、緯一次路,至終點萬春湖路站,,建設工期48個月,。
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站點:育文學校站-夢溪路站-方特樂園站-海晏路站-河清路站-政務中心站-鳩江北路站-蕪湖火車站-弋江路站-東郊路站-北京路站-海事局站。
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站點:江北火車站站-緯三路站-經(jīng)四路站-經(jīng)三路西站-經(jīng)三路東站-經(jīng)二路站-商貿(mào)中心站-海事局站,。
長途汽車
在火車站東廣場汽車客運站已經(jīng)建成,。
在北京東路西側(cè)、火車站西站房對面的蕪湖汽車站,,可到達江浙滬地區(qū)及省內(nèi)以及武漢,、長沙、廣州,、等省會,,截至2018年2月,共計發(fā)送128條班線,,部分班線途經(jīng)蕪湖南站,、蕪湖高鐵站、蕪湖東站,、蕪湖大橋站,。
出租汽車
蕪湖站的機動車進出通行方面,車站高架車流導向為“北進南出”,車輛可經(jīng)由站北路與站南路實現(xiàn)快速進出站,。進站時,,車輛取道弋江北路(205國道市區(qū)段)由北向南行駛,進入站北路后直接進站,。出站時,,車輛可經(jīng)由站南路行駛至弋江路。
2015年11月27日,,蕪湖新火車站東站房正式運行后,,乘客從站臺下樓進入地下通道,經(jīng)由地下二層出站口出站,,出口兩側(cè)均有自助扶梯通往負一層和進站口,,需要乘坐出租車的乘客可直接向出站口南側(cè)行走約100米進入出租車待客區(qū)。
2015年12月,,蕪湖新能源汽車運營商安徽易開汽車運營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約60輛新能源電動汽車于東廣場負一層停車場,。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7月,安徽省鐵路公司在蕪湖陶溝征地50畝,,成立鐵路辦事處,,籌建江南鐵路,后稱京贛鐵路,、皖贛鐵路,,但工程舉步維艱。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4月,,僅建成蕪湖至灣沚間32公里路基和橋涵,,便因無法籌募股銀而停建。
民國21年(1932年),,商辦蕪乍輕便鐵路公司創(chuàng)立,。
民國22年(1933年),商辦蕪乍輕便鐵路公司更名為江南鐵路股份有限公司,,5月21日,,在蕪湖怡和碼頭舉行開工典禮,修建蕪湖至孫家埠鐵路,,全長76公里,,當年11月25日通車,蕪湖建立了陶溝火車站,。
民國27年(1938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階段,為阻止日寇南進,,國民政府下令拆軌毀路,,蕪湖早的“江南”鐵路在一波三折之后夭折。直到解放后轉(zhuǎn),江南鐵路被轉(zhuǎn)為民用車站,。
解放后,,先后由鐵道兵、鐵道部第五工程局,、鐵道部第二設計院等單位來到皖南贛北,,修建這條江南鐵路。
“文化大革命”時期,,鋼材,、木材、水泥缺乏,,工程進展緩慢,,其間上馬下馬,,修修停停,,折騰多年。知識青年要“上山下鄉(xiāng)”,,乘降所(即康復路火車站,,原來用于供鐵路內(nèi)部職工和少數(shù)人上下車使用)成了熱鬧的的地方,因此乘降所對于火車站的客運史來說,,起到非常重要的運輸作用,。康復路火車站還曾承擔了39年前唐山地震災區(qū)傷員的運送任務,。
1984年5月,,修建近80年的皖贛鐵路建成,交付上海鐵路局運營,。
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因陶溝火車站和康復路乘降所不能適應客流量增多的需要,決定新建一座蕪湖火車站,。80年代初期,,陶溝火車站、康復路乘降所停辦客運業(yè)務,。
1992年,,赭山路兩站廣場的蕪湖火車站落成,隸屬上海鐵路局管轄,,為全國二等站,。
2013年6月18日,蕪湖站東廣場地下空間工程動工,。8月20日,,蕪湖站站房主體正式動工。
2015年11月09日下午2點14分,隨著一聲長笛,,K8553次列車在蕪湖站???,這標志著新蕪湖站下行站臺啟用,。11月27日,蕪湖新火車站正式啟用,,東站房正式運行,,老蕪湖站關閉。
2016年5月9日,,蕪湖汽車站位于火車站東廣場的配客站正式運營,。
2017年10月,蕪湖火車站西站房主體顯現(xiàn),。
2018年4月,,蕪湖火車站東廣場汽車客運站(蕪湖旅游集散中心)建成。至5月,,西站房立面,、候車層、站場層,、出站層施工已經(jīng)結(jié)束,,室內(nèi)裝飾裝修已完成至95%,機電安裝工程已完成至95%,。據(jù)8月大江晚報記者調(diào)查,,包括蕪湖貨運中心大樓等應征收建筑遲遲不能拆除,導致春節(jié)前就準備動工的西廣場,,尤其是西廣場地下工程無法開展,。
自助購票
截至2015年10月,蕪湖新火車站東站房售票處設置在一層進站口兩側(cè),,其中東南售票處自動售(?。┢睓C14臺、人工窗口6個,、東北售票(?。┢睓C10臺、人工窗口3個,。
便民設施
截至2015年10月,,蕪湖新火車站東站房一層進站前廳約1800平方米,配有5個進站安檢通道,;整個東站房擁有自動扶梯33部,,垂直電梯13部,。
候車大廳內(nèi)共有有A、B17個檢票口,。其中6-9號為普速列車檢票口,,每個檢票口都設置了自動檢票閘機,旅客可以憑借二代身份證或者車票自動檢票入站,,更加的方便快捷,。
蕪湖新火車站改變以往要到民警辦事處辦理臨時身份證的麻煩,在東北售票廳的三個售票窗口中,,1號窗口不僅可以購票,,還可以為旅客制證。
截至2015年12月,,蕪湖站地上公交車場,、地下出租車停車場和社會車輛停車場一共設有停車位近700個。
在2017年1月13日~2月21日,,共計40天的春運期間,,蕪湖火車站累計發(fā)送旅客85.2萬人次,較2016年增加16.5萬人次,,同比增長24%,,其中寧安發(fā)送38.7萬。
2017年,,為期62天的暑運,蕪湖火車站發(fā)送旅客142萬人次,,其中寧安高鐵客流高達70萬人次,。
2018年清明小長假期間,蕪湖汽車站,、火車站客運量超過22.76萬人次,,其中火車站創(chuàng)下2018年以來單日旅客發(fā)送量紀錄,達5.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