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滿洲鑲黃旗人,加封一等承恩公,、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
十三歲時入侍雍親王府邸,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滴跷迨晟霘v,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封為熹貴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歷(乾隆皇帝)即位,,尊為圣母皇太后,,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后,。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葬泰東陵,。全謚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
孝圣憲皇后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壽數(shù)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國歷代皇太后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孝圣憲皇后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1693年),,滿洲鑲黃旗人,,父親是四品典儀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她的天祖父是康熙朝四大輔臣遏必隆的曾祖父,,即阿靈阿巴顏。
鈕祜祿氏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被指婚給當時26歲的胤禛,,由于其父親凌柱身份官位不高,,而當時胤禛的封爵是貝勒,所以當時鈕祜祿氏是格格身份,,也沒有因生下弘歷提升地位,,十余年間皆號格格。
康熙年間,,雍正患上了時疫,,病情非常嚴重,幾乎喪命,,鈕祜祿氏侍奉殷勤,,煎湯熬藥,無不周到,。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歷于雍和宮邸。
弘歷十歲時,,隨父雍正初侍康熙帝,,宴于圓明園牡丹臺,康熙帝見皇孫弘歷聰穎過人,,十分喜愛,,便接至皇宮去讀書,親自撫養(yǎng),,并稱弘歷“是福過于予”,;連聲稱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為此,,鈕祜祿氏更得雍正的恩寵,。
雍親王登基為雍正帝,,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封鈕祜祿氏為熹妃,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行熹妃冊封禮,。雍正八年晉封為熹貴妃,但未行冊封禮,。
雍正元年(1723)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儲,將弘歷名字書寫好,,放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后,,弘歷二十五歲即帝位。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崩逝,,內(nèi)侍取出諭旨,宣布弘歷即位,。熹貴妃鈕祜祿氏母以子為貴,,被乾隆帝尊為皇太后。雍正十三年十月乾隆帝恭上皇太后尊號為崇慶皇太后,。乾隆帝即位后為母親崇慶皇太后建造壽康宮,,作為太后的頤養(yǎng)起居之所,乾隆元年建成,,之后壽康宮也成為清代皇太后居住的宮殿,。
乾隆帝視其為國母,有言必遵,,有一次太后偶然提及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員撥款修蓋,并告誡宮監(jiān),,今后有事應事先看出,不應讓太后勞神指派,。
鈕祜祿氏父親凌柱八十壽辰,,乾隆帝恩賜御書“含淳養(yǎng)耋”匾額,皇太后鈕祜祿氏賜衣冠,、玩器及食品等物,。卒于乾隆十二年,乾隆帝命大阿哥臨喪致奠,,特賜內(nèi)大臣銜,,并賜銀五千兩及全葬銀兩,遣禮部大臣讀文致祭,,賜謚榮良,,建碑墓道,。皇太后賜銀二千兩,,遣內(nèi)侍總管致奠,。鈕祜祿氏母親彭氏七十壽辰,乾隆帝恩賜御書“古稀人瑞”匾額,。八十壽辰,,乾隆帝恩賜御書“淑儀遐算”匾額?;侍筚n衣冠,、玩器及食品等物。卒于乾隆十七年二月,,乾隆帝諭:朕聞外祖母溘逝,。深為軫悼。著四阿哥前往致奠,。加恩賞銀五千兩,、辦理喪事。東四旗大臣,、俱令往吊,,發(fā)引之日,亦著往送,。鈕祜祿氏的父母享年都在八十歲以上,。
乾隆帝在位期間四次南巡,四次東巡,,三次巡幸五臺,,二次詣盛京,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謁東陵,,獵木蘭,皆奉陪太后同行,,平日與其左右不離,,遇萬壽節(jié)必率王大臣行禮慶賀,六十,、七十,、八十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別是太后八十大壽,,年已六十的皇帝還彩衣蹈舞,承歡膝下,。使太后享盡了人間的“福,、祿,、壽”,善至于終身,。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到圓明園?;侍篑v蹕圓明園期間,,幾乎都住在長春仙館,因為這里距皇帝處理政務的正大光明殿和皇帝的寢宮九洲清宴都很近,,便于皇帝給皇太后問安侍膳,。
正月初九日,乾隆帝陪著皇太后在九洲清宴一邊進膳,,一邊觀看節(jié)日的燈火,,妃嬪和皇子、皇孫們也都陪侍在旁,,“五世同堂,,同伸歡忭”。乾隆帝見皇太后“慈顏康豫,,不減常年”,,非常高興。
正月十四日行完祈谷大祀后,,乾隆帝聞知皇太后身體不豫,,趕到長春仙館看望,當天晚上還陪著皇太后在同樂園進晚膳,?;侍螽敃r的病情并不重,只是偶爾違和,,抓緊調治后,,病情大有好轉??墒菦]過幾天,,病情出現(xiàn)反復,而且較前加重,。皇太后不想把病情轉重的事讓皇帝知道,,怕引起兒子煩心,,影響理政,所以在皇帝問安時,,故意談笑如常,。
到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情已十分嚴重,這一天乾隆帝看望了母親兩次,。這天深夜,,皇太后已進入彌留狀態(tài)。乾隆帝守候在旁,。到了二十三日子刻,,皇太后“痰忽上涌,遂于丑刻病逝”,,終年八十六歲(傳統(tǒng)中歷,、虛歲)。舉國致哀,,三月十六日尊謚號定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憲皇后”(因此后世稱其為孝圣憲皇后),。乾隆四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孝圣皇后梓宮葬入泰東陵地宮,。
經(jīng)嘉慶,、道光兩朝加謚,最后謚號為“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
《正說清朝十二后妃》:最享福的皇后
《清世宗實錄》:
雍正帝冊封格格鈕祜魯氏為熹妃冊文:
命禮部左侍郎登德,、為正使。內(nèi)閣學士塞楞額,、為副使,。持節(jié)、冊封熹妃,。熹妃冊文:命禮部左侍郎登德,、為正使。內(nèi)閣學士塞楞額,、為副使,。持節(jié)、冊封熹妃,。冊文曰,。朕惟贊宮庭而衍慶。端賴柔嘉,。班位號以分榮,。丕昭淑惠。珩璜有則,。綸綍用宣,。咨爾格格鈕祜魯氏、毓質名門。揚休令問,。溫恭懋著,。夙效順而無違。禮教克嫻,。益勤修而罔怠,。曾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印封爾為熹妃,。爾其祗膺巽命,。迓景福以咸綏。翊輔坤儀,。荷鴻庥于方永,。欽哉。
《清高宗實錄》:
乾隆帝上大行皇太后尊謚冊文:
崇儀告?zhèn)?。薦玉策以伸虔,。懿行垂光。勒瑯函而闡實,。報劬勞之厚德,。禮洽馨聞。嚴對越之鴻名,。義隆睿作,。欽惟皇妣大行皇太后。順體天經(jīng),?;萌藰O。萱庭示范,。仰宮中之有圣人?,幍闅w仁。臨天下而為大母,。自流徽于京室,。荷篤慶于藐躬。億兆騰歡,。萃萬方為尊養(yǎng),。曾元衍瑞。裕五世以融怡,。緬義訓之常昭,。洵揚言之莫罄。賁鳳綸而賜復,。澤及葭蓬,。扶翟輅以觀民,。呼兼嵩岱,。益圖旅賀,。來庭之鶼鰈駢臻。偃伯承禧,。絕徼之干戈并戢,。是皆慈暉普照。覃岳澥而含和,。用能純履康綏,。麗乾坤而集福。憶昨者金泥絢祝,。十八字疊演箕疇,。冀來茲寶琰鐫華。億萬齡重增姬算,。惟愛景情殷顧復,。依旬之臚頌何窮。宜慈躬祉懋升恒,。晉冊之揚庥未艾,。何升遐之忽覯。竟攀慟之難追,。率土纏悲,。終天銜恤。肇尊稱于殷禮,。念形容無得而名,。稽上謚于周書,。極擬議于斯為盛,。有孝實原有德。本百行于地天,。乃圣即協(xié)乃神,。媲獨隆于堯舜。一詞莫贊,。敢憑素悃以追攀,。萬世為公。并詢僉言而咸翕,。爰遵彝典,。請命于天。謹奉冊,、寶,、上尊謚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憲皇后。于戲,。溯璇闈徽音大行,。宜特隆冠古之聲。頌清廟昌后燕天,。庶稍展崇親之悃,。伏冀神靈式妥。陟降在茲,。文琬貽型,。抒慕誠之罔極。彤毫述德,。荷申錫于無疆,。宏啟嘉符。茂昌景祚,。謹言,。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高宗事太后孝,,以天下養(yǎng),,惟亦兢兢守家法,重國體,。太后偶言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上從之。即召宮監(jiān),,諭:“汝等嘗侍圣祖,,幾曾見昭圣太后當日令圣祖修蓋廟宇,?嗣后當奏止!”宮監(jiān)引悟真庵尼入內(nèi),,導太后弟入蒼震門謝恩,,上屢誡之。上每出巡幸,,輒奉太后以行,,南巡者三,東巡者三,,幸五臺山者三,幸中州者一,。謁孝陵,,狝木蘭,歲必至焉,。遇萬壽,,率王大臣奉觴稱慶。
乾隆十六年,,六十壽,;二十六年,七十壽,;三十六年,,八十壽:慶典以次加隆。先期,,日進壽禮九九,。先以上親制詩文、書畫,,次則如意,、佛像、冠服,、簪飾,、金玉、犀象,、瑪瑙,、水晶、玻璃,、琺瑯,、彝鼎、赩器,、書畫,、綺繡,、幣帛、花果,,諸外國珍品,,靡不具備。太后為天下母四十馀年,,國家全盛,,親見曾玄。
四十二年正月庚寅,,崩,,年八十六。葬泰陵東北,,曰泰東陵,。初尊太后,上徽號,。國有慶,,屢加上,曰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后,。既葬,,上謚。嘉慶中,,再加謚,,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子一,,高宗,。
高祖父 薩穆哈圖
曾祖父 額亦騰
祖父 吳祿
父親 凌柱
母親 彭氏
丈夫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兒子 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
對于清史稿中關于熹妃晉封熹貴妃的記錄,不少人存有質疑,。從現(xiàn)行史料看,,僅在雍正八年和碩端柔公主下嫁時,內(nèi)務府有關筵宴的請旨中有貴妃鈕祜祿氏字樣,。
在清朝,,貴妃定員二人,是位在皇后之下第二等的嬪妃,,地位殊尊,,加上雍正朝嬪以上的嬪妃人數(shù)很少,幾乎全都是登基時所冊封的第一批妃嬪,,也就是原王府舊人,。在雍正登基后入宮的嬪妃惟有誕下弘曕的劉貴人被晉封為嬪,其他全都是較低階的貴人,、答應,、常在,。因此像貴妃的冊封禮這類在雍正朝應屬于后宮的重大典禮不可能毫無紀錄留下。而按例,,晉封貴妃會制作新的金冊,,也會有冊文內(nèi)容跟冊封禮的紀錄,禮部,、內(nèi)務府應該都會留下相關請旨紀錄,,但至如今都未發(fā)現(xiàn)任何關于熹妃鈕祜祿氏晉封貴妃的冊文與冊封禮的紀錄,因而熹妃是否真的晉封貴妃一事仍是未知數(shù),。較有可能的情況是,,熹妃雖未正式冊封為貴妃,但在后宮得到了貴妃級別的待遇,。在雍正八年時,,年貴妃早已逝世、齊妃又因為弘時之故已失寵,,因而熹妃實際上在后宮資歷與地位也僅次于皇后,加上其所生的弘歷更已被雍正秘定為皇太子,,身為后宮資歷排序第二又是未來帝母,,熹妃雖未正式晉封貴妃,但獲得貴妃等級的待遇也是合于情理,。
面承雍正帝冊封嬪妃口諭的貝子允祹,,因速記、簡寫受封者鈕祜祿氏為“鈕氏”,,字跡潦草,,交官吏撰擬諭旨草稿,形近而訛,,誤寫為“錢氏”,,草擬冊文,也沿用“錢氏”二字,。在將冊封文鐫刻于“金冊”以賜予受封者時,,才發(fā)現(xiàn)誤寫,主管此事的允祹難辭其咎,,因而在冊封嬪妃之事上因“誤寫妃姓”而被懲罰,,為此允裪被革去了貝子,降為輔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