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有三座跨海大橋,,澳凼大橋是澳門半島與凼仔島間第一座跨海大橋,是葡萄牙橋梁專家賈多素設(shè)計,。于1970年6月動工,,1974年10月5日正式通車。
澳凼大橋全長2569.8米 ,,引橋長2090米,,橋面寬9.2米,對開各兩車道,,兩側(cè)還留有0.8米的人行道,。大橋由6個橋墩支撐,最大跨度為73米,,高度35米,,橋面可行 駛大型載重汽車,橋下任何時候大型客輪都可暢通無阻,。大橋原以澳督的名字命名為“嘉樂庇大橋”,,后因市民通稱澳凼大橋,便取而代之,。
大橋造型獨特,,富有節(jié)奏感,成為澳門八景之一,。 20年后,,澳門有了第二座跨海大橋——友誼大橋,原稱新澳凼大橋,,為連接澳門半島和凼仔島的跨海公路大橋,,1990年4月開工,1993年12月竣工,。大橋主橋長4414米,,匝道橋長1108米,,主橋面寬19米,雙向4車道,。
大橋主橋全部位于波濤洶涌的大海上,,雄偉壯觀,儼若游龍,,伸向海灣彼岸,,是澳門地區(qū)一條亮麗的風(fēng)景線,成為中葡友誼的象征,。1994年,交通部部長黃鎮(zhèn)東在通車前由澳門總督韋奇立陪同視察了大橋,。4月17日,,葡萄牙總理席瓦為大橋剪彩,將大橋命名為“友誼大橋”,。西灣大橋是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島的第三座大橋,,于2002年10月8日動工興建,主橋于 2004年6月28日合龍,。西灣大橋北起澳門半島融和門,,南至氹仔碼頭,采用“豎琴斜拉式”設(shè)計,,兩個主橋躉之間跨度達180米,。該橋總長2200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雙向6車道,,下層箱式結(jié)構(gòu),,雙向4車道行車,可以在8級臺風(fēng)時保證正常交通,,橋內(nèi)還預(yù)留了鋪設(shè)輕型鐵軌的空間,。
澳門半島和氹仔之間先后已建成通車三條跨海大橋,分別是澳氹大橋,、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
2018年12月5日,澳門特區(qū)招標(biāo)興建第四條跨海大橋,,最長工期連同設(shè)計共1440個工作日,,2019年2月27日截標(biāo)。大橋全長約3.5公里,,主要連接新城A區(qū)及氹仔北安對開的新城E1區(qū),,以及珠澳人工島澳門口岸區(qū),包含大橋通航孔橋兩座,、樞紐互通一座,,按雙向6車道城市快速路標(biāo)準(zhǔn)建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