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小提琴,,近現(xiàn)代文物,,創(chuàng)作《義勇軍進行曲》(國歌)的樂器,這把小提琴,,做工并不精致,,質(zhì)量也不屬于上乘。
2018年12月3日,,聶耳小提琴入選《國家寶藏》第二季,。
1930年初,18歲的聶耳到達(dá)上海,,在上海云豐申莊當(dāng)?shù)陠T,,但工錢少得可憐。為了謀生,,他日夜辛勞,、奔波忙碌,卻沒有放棄追求音樂夢想,,忙里抽空進行自修。
1931年初,,聶耳因幫助朋友代租電影片郵寄回昆而獲得100元的酬金,,他將這筆錢的一半?yún)R給母親,剩余的一半買了一把廉價的二手小提琴,、幾本樂譜和一件冬衣,。
得到琴后,聶耳興奮不已,他對朋友說:“愿與此琴終生為伴,?!?/p>
自1933年起,音樂家聶耳便用心愛的小提琴為電影《母性之光》作曲,,創(chuàng)作出表現(xiàn)人民群眾奮勇抗?fàn)幍母枨堕_礦歌》,,開創(chuàng)了革命電影歌曲的先河。
之后,,聶耳又通過小提琴創(chuàng)作出《碼頭工人歌》《賣報歌》《大路歌》等革命歌曲,,激勵著當(dāng)時在苦難中抗?fàn)幒颓斑M的中國人民。
1935年,,聶耳根據(jù)田漢歌詞創(chuàng)作出的《義勇軍進行曲》,,成為電影《風(fēng)云兒女》的主題曲。隨后,,這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读x勇軍進行曲》,,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真正做到為時代發(fā)聲,。
這把德國制小提琴,做工并不精致,,質(zhì)量也不屬于上乘,。小提琴上有一些油漆已脫落,邊緣也有明顯的磨損痕跡,,但四根琴弦依然光亮如初,。
琴頭弦軸箱上,四個弦軸已經(jīng)很久沒有轉(zhuǎn)動過了,,琴弦卻并不松散,。琴弓上,有些馬尾毛已經(jīng)分岔和斷裂,,但大部分依舊完好,。手持的地方也有些許磨損的痕跡……
從擁有小提琴,到東渡日本不幸溺水身亡,,聶耳心愛的小提琴始終伴隨著他,,如同親密的伴侶,成為他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神器”,。
20世紀(jì)50年代,,聶耳的母親、兩位哥哥及好友將包括小提琴在內(nèi)的聶耳的個人用品,、作品手稿,、文章文稿,、小說、劇本,、日記,、書信等近5000件遺物捐贈給了云南省博物館,成為我們緬懷這位偉大的人民音樂家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
聶耳小提琴靜靜地躺在云南省博物館“百年風(fēng)云”展廳,,省博為它設(shè)立了一個專門的獨立展柜,供來往的觀眾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