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地理地貌:雁蕩山鐵皮石斛種植于樂清市西北部山區(qū),,屬括蒼山山脈,雁蕩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雁蕩山峰、巖的雛形形成于1.2億年前的火山噴發(fā)的流紋巖,,地勢北高南低,,峰巒疊嶂,丘陵蜿蜒起伏,,植被豐富,。最高峰百崗尖位于雁蕩山,為樂清第一峰,。境內森林茂密,,山間時常云霧繚繞,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加上雨量充沛,,溫暖濕潤,獨特的小氣候,,非常適宜鐵皮石斛的生長,。2、土壤質地:保護區(qū)內有紅壤,、黃壤,、水稻土等土類,,主要為紅壤、黃壤土,。土壤呈地域性和垂直分布,,微酸性或酸性,富含有機質,,排灌條件好,。3、水文:境內東北部以太湖山與黃巖為界,,主要河流有蒲溪與芙蓉溪,,保護區(qū)內大小河流密布,均屬山溪性河流,,上游為崇山峻嶺,,源短流急,河床狹窄比降大,,水量豐沛,,洪枯明顯。水質清澈,、純凈,。建有福溪水庫、淡溪水庫,、白石水庫等3座中型水庫,,水質均達到國家Ⅱ級飲用水標準。4,、氣候:雁蕩山鐵皮石斛種植區(qū)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8.1℃,年際間在-5.8℃~37.2℃范圍內變動,。1月平均氣溫4.7℃,,7月平均氣溫28.8℃。年最低溫-8℃,、最高溫39℃,,極端溫度日數(shù)少。年均降水1559毫米,,相對濕度為81%,。年均日照1743小時,無霜期280天,。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適中,。
二.地域范圍
雁蕩山鐵皮石斛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東至樂清市大荊鎮(zhèn),南到北白象鎮(zhèn),,西起芙蓉鎮(zhèn),,北至智仁鄉(xiāng),地理坐標位于東經(jīng)120°48′41″~121°15′15″,,北緯28°2′42″~28°32′18″之間,,包括樂清市大荊鎮(zhèn)、智仁鄉(xiāng),、湖霧鎮(zhèn),、仙溪鎮(zhèn)、龍西鄉(xiāng),、雁蕩鎮(zhèn),、芙蓉鎮(zhèn),、淡溪鎮(zhèn),、嶺底鄉(xiāng)、北白象鎮(zhèn),、樂成街道,、白石街道等10鄉(xiāng)鎮(zhèn)2街道的342個行政村。現(xiàn)有種植基地面積800公頃,,年產鐵皮石斛鮮條1200噸,,鐵皮楓斗400噸。保護面積72300公頃,。
三.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鮮品:莖直立,鐵青色或紫綠色,,圓柱形,,長9~36cm,粗3~9mm,,有明顯黑節(jié),,節(jié)凹進,節(jié)間微胖,,節(jié)間長1.3cm~1.7cm,,嚼之粘感濃厚;葉二列,,紙質,,6~10枚,矩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3.5~5.4cm,,寬0.9~1.5cm,,葉片正面顏色綠,葉片背面顏色灰綠色,;葉片基部下延為抱莖的鞘,;葉鞘常具紫斑;總狀花序常從葉的老莖上部發(fā)出,,具花2~5朵,;花黃綠色,唇瓣中部具紅色斑塊,。干品:鐵皮楓斗:黃綠色或略帶金黃色,。略具清香氣,味淡,,后微甘,,嚼之初有黏性,繼有粘滯感,,無渣或少渣滓,。呈螺旋形或彈簧狀,通常為2~5個旋紋,,莖拉直后長3.5cm~10cm,,直徑0.2cm~0.3cm,易折斷,,斷面平坦,。鐵皮石斛干條:灰綠色或黃綠色,略有清香氣,,味淡,,后微甘,嚼之初有黏性,,繼有粘滯感,。表面有細縱皺紋,質堅實,。內在品質指標:鮮品:粗多糖(以葡萄糖計)≥25%(干燥后),。干品(鐵皮楓斗、干條):鐵皮石斛多糖(以無水葡萄糖計)≥25%,,甘露糖13.0%~38.0%,。2.3、安全要求:執(zhí)行浙江省地方標準《鐵皮石斛生產技術規(guī)程》(DB33/T635-2015)的標準,。
四.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雁蕩山鐵皮石斛產地選擇在距離交通主干道200m以外,遠離廠礦企業(yè)等污染源,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水源充足,,具有可持續(xù)生產能力的河谷、山谷坡地和臺坡地等區(qū)域,。立地開闊,,通風、向陽,、排灌良好,,相對集中連片,可專業(yè)化,、規(guī)?;a的地塊。環(huán)境空氣應符合GB3095-2012規(guī)定的二級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應符合GB5084-2005規(guī)定的旱作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土壤環(huán)境應符合GB15618-1995規(guī)定的二級標準。2品種要求:選用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有效成分含量高,豐產性與商品性好,,適宜當?shù)卦耘嗟牡胤絻?yōu)良品種,。生產種苗的原植物應符合《中國植物志》收載的蘭科植物鐵皮石斛的植物特征,并經(jīng)過鑒定確認,。用于栽培的苗生長健壯,葉片數(shù)在4張以上,,正常展開,,葉色嫩綠或翠綠。苗株高≥2.5厘米,,莖粗≥0.2厘米,。3、生產過程管理:科學合理布局生產基地,,配建獨立的農業(yè)投入品存放倉庫,,管理制度明示上墻;基地置放垃圾,、農業(yè)投入品包裝等廢棄物收集桶,;棚內外合理配置農業(yè)環(huán)境監(jiān)測記錄儀器。大棚編號,,實施鐵皮石斛生產 信息體系建設,,生產全過程推行“二維碼”追溯管理。3.1場地準備:栽培設施搭建前,表面撒生石灰75kg/667平方米進行消毒,。架設玻璃溫室或大棚,,配置遮陽網(wǎng)、噴霧和灌溉等設備設施,。開溝作畦,,畦寬1.2m~1.4m、長≤40m,;畦面呈龜背型,,畦高約15cm;開好畦溝,、圍溝,,使溝溝相通,并有出水口,。3.2,、鋪設基質:將基質鋪在畦面或苗床上,高約10~15cm,。以選擇疏松透氣,、排水良好、不易發(fā)霉,、無病菌和害蟲潛藏的材料為原則,。可選用松鱗,、碎木塊,、板邊、小石子等為栽培基質,?;|使用前應經(jīng)日曬、高溫,、堆制等方式進行消毒,。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3.3,、種苗移栽:移栽時間宜在3月下旬~10月底,。用清水將組培苗根部的培養(yǎng)基充分清洗干凈。移栽時,,以2株~4株為一叢,,按10cm×10cm行株距栽種。3.4,、移栽后肥水溫管理:在生長期,,應采用遮陽降低光照,。鐵皮石斛生長適宜溫度為15℃~28℃,栽培棚內溫度應低于40℃,,高于0℃,。在入冬季之前,要對鐵皮石斛進行抗凍煉苗鍛煉,。越冬期間,,要注意保溫?;|以偏干為好,,栽種后視植株生長情況,在第三天開始可以進行第一次澆水,。若遇天氣干旱,,可結合追肥進行灌水。伏天干旱,,可在早晚噴水,,切勿在陽光暴曬下進行。雨季時,,要及時清溝理墑,,加深畦溝和排水溝,及時排水,。栽種一周后開始施肥,,禁止施用化學肥料、城市生活垃圾,、醫(yī)院垃圾,、工業(yè)垃圾和糞便,只施腐熟有機肥或商品有機肥,,以保證生產的鐵皮石斛優(yōu)質安全,。3.5、病蟲草害防治:栽種后要及時人工除草和松土,,禁止使用除草劑。病蟲害的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進行產地預處理,、清理場地周圍的雜物,、棚內外嚴格隔離,應用遮蔭網(wǎng),,合理的進行通風,、降濕。綜合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開展以竹醋液,、石灰、黑光燈誘殺以及其他生物農藥,、礦物農藥等綜合防治病蟲害的發(fā)生,。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4,、產品采收與加工:采收兩年以上生長期的地上部分植株,。鐵皮石斛鮮條可全年按成熟度分批分期進行采收。用于加工鐵皮楓斗(干條)的原料宜在當年11月至次年5月采收,。采收前對所有器具,、運輸車輛、包裝物等檢修,、清洗,、消毒。采收后及時取樣,,檢測多糖,、水份等,經(jīng)挑選,、除雜,、去須根,貯藏陰涼處,,防凍,。鐵皮楓斗加工:取鮮莖,剪成6cm~12cm的短條,。50 ℃~85 ℃烘焙至軟化,,并在軟化過程中盡可能除去殘留葉鞘。經(jīng)卷曲加工,、烘干定形成螺旋形或彈簧狀的楓斗,。用打毛機除去毛邊或殘留葉鞘。鐵皮石斛干條:鮮莖經(jīng)清洗切段,,置50℃~85℃烘制至水分≤12%,。5、生產記錄:建立鐵皮石斛田間生產檔案,、加工檔案,。記錄土壤、灌溉水,、空氣等環(huán)境質量狀況和小氣候資料,;如實記載育苗,、移栽時間,使用農業(yè)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日期,,病蟲草害的發(fā)生和防治情況,;產品采收時間、采收量,、鮮重和加工,、干燥、干燥減重,、運輸,、貯藏以及生產加工培訓情況。生產記錄實行專人負責,,及時歸檔,,保存期三年以上。
五.包裝標識相關規(guī)定
地域范圍內的雁蕩山鐵皮石斛生產經(jīng)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得等級保護的雁蕩山鐵皮石斛地理標志,,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并簽訂相關合同,,按照相關要求規(guī)范生產和使用標志,,統(tǒng)一采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