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前119年),,華夏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先祖為秦朝名將李信,。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nèi),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后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wèi)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lǐng)萬余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人,。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zhàn)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后,,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后,,輾轉(zhuǎn)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zhàn)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官渡之戰(zhàn)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jié)果受到嚴重的挫敗,。
王符(約85年~約163年),字節(jié)信,漢族,,安定臨涇(今甘肅鎮(zhèn)原)人,,東漢政論家、文學家,、進步思想家,。王符一生隱居著書,崇儉戒奢,、譏評時政得失,。因“不欲章顯其名”,故將所著書名之為《潛夫論》,。王符思想深刻、觀點鮮明,、文筆犀利,,至今讀其作仍給人一種淋漓暢快的感覺。他所屬文學時期是秦漢文學,,同期作家有張衡,、荀悅、馬融等,。
張芝(?-約192年),,敦煌淵泉人,,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草圣”,,與鐘繇,、王羲之、王獻之并稱“書中四賢”,。獨創(chuàng)“今草”,,其草書“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于隔行”,實現(xiàn)了從章草字字獨立到今草連綿流暢的革命性轉(zhuǎn)變,,為后世草書發(fā)展奠定了核心基礎(chǔ),。打破了隸書的束縛,使書法藝術(shù)更具個性與表現(xiàn)力,至今仍為歷代書家珍視臨習,。
【 詳細>>】
張軌(255年—314年),字士彥,,安定郡烏氏縣(今甘肅平?jīng)觯┤?。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quán)奠基人,自稱西漢常山王張耳后代,。聰明好學,,文雅端莊,深通儒術(shù),,深得中書監(jiān)張華賞識,。初授太子舍人,遷散騎常侍,、征西軍司,。趁著八王之亂,割據(jù)西涼地區(qū),,平定張鎮(zhèn)內(nèi)亂,,收容各地流民,擁戴晉愍帝司馬鄴,,抵抗前趙軍隊,,翼護西晉王室,封西平郡公,。
金日磾(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初為匈奴休屠王太子,,兵敗為霍去病所降,進入長安,。漢武帝賜姓為金,,封御馬監(jiān),遷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平定叛亂,。后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病重時,隨從霍光接受顧命,,輔佐太子劉弗陵,,封為秺(dú)侯,。漢昭帝即位后,用心輔佐,,鞠躬盡瘁,。始元元年(前86年),去世,,時年四十九歲,,謚號為敬,陪葬茂陵,。金日磾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zhàn)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后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祎死后姜維開始獨掌軍權(quán),繼續(xù)率領(lǐng)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
李愬(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臨潭縣(今甘肅省臨潭縣)人,。唐朝中期名將,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李愬有謀略,,善騎射,。因門蔭任協(xié)律郎,,歷官衛(wèi)尉少卿、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及坊,、晉二州刺史等職。長慶元年(821年),,新任成德節(jié)度使田弘正遇害,,李愬欲派兵為其報仇,因病重未果,,只得返回洛陽養(yǎng)病,拜太子少保,。同年病逝,,年四十九。獲贈太尉,,謚號“武”。
趙充國(前137年-前52年),,字翁孫,漢族,,原為隴西上邽(今甘肅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寧地區(qū)),。西漢著名將領(lǐng),。趙充國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習性,。漢武帝時,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率百壯士突圍,,被拜為中郎,歷任車騎將軍長史,、大將軍都尉,、中郎將,、水衡都尉,、后將軍等職。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將,。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北周朔州總管李蔚之孫,,隋朝右領(lǐng)軍大將軍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武德元年(618年),,李淵稱帝,,拜李孝恭為左光祿大夫,,不久改為山南招尉大使,負責經(jīng)略巴蜀,,攻占三十余州,,俘獲朱粲。貞觀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歲,。詔贈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謚元,,配享高祖廟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