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覺民?冰心故居位于南后街北口西側與楊橋巷交匯處,,楊橋路17號,于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辟《林覺民生平史跡》展和《冰心與福州》展,。該故居原系林覺民祖輩七房人家(包括林長民)聚居處。林覺民廣州起義殉難后,,林家避禍遷離,,房屋讓售予冰心祖父謝鑾恩。謝家一直住至20世紀50年代,。冰心十一二歲時曾居此,。
該故居為清代建筑,坐西朝東,,四面風火墻,。前門臨后街,門頭房曾作為“萬升桶石店”,。
主體建筑三進,,占地面積694平方米,大門改在楊橋路,。原冰心與父母住在二進左廂房,,祖父住在右?guī)浚盀闀?,后為臥室,。正座南側隔墻外,,自東起為紫藤書屋,,與正廳前廊相通。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有一長廊,,廊兩旁種有翠竹,。第三進大廳兩旁各有前后廂房。天井兩旁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
墻外西南角又有一小院。院中小屋雙間,一廳一房,,是當年林覺民夫婦的居室,,南面小天井,花臺上植有臘梅樹,。這正是林覺民《與妻書》中描寫的情景:“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你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并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8:00-17:00
免費開放
乘坐5路,、18路,、27路、55路,、118路,、301路、317路,、327路,,到“雙拋橋”或“(三坊七巷)僑雄”站下車。
冰心在《我的故鄉(xiāng)》里對此地有這樣的描述,,“具有很典型的福州民宅特點,,除中軸建筑外,左右兩旁還有許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個院落都有水井,;北院之西還橫亙著一列生西朝東的雙層樓房,樓房之西為花園”,。
我看著就想起北方典型的四合院,,然而北方的四合院里涌動大片的陽光和風沙,喧鬧著的人生,,只有在夜深人靜時黃黃的毛月亮才搖碎一地槐花的清香,。這里卻是安靜的——青石板鋪地,,假山點綴,花木扶疏,。
臨窗一角,,竹影搖曳,梅溪沁寒,。這幽靜的居處是主人寄托心志的場所,,林孝穎,即林覺民的養(yǎng)父像所有封建文人一樣,,雖滿腹經(jīng)綸,,卻注定了落魄沮喪。覺民,,據(jù)說少時就聰穎過人,,讀書是過目不忘。
林孝穎曾泯滅的“入仕”愿望便日益堅定,,他認定,,如果林家要重振雄風,那么這個人就是林覺民,?!?/p>
林覺民在《與妻書》中有此描述,“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
冰心(林覺民)故居占地面積614平方米,,館內原陳列福州辛亥革命史料。2004年11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林覺民故居里恢復冰心故居,同時把原來位于這里的“辛亥革命紀念館”遷到辛亥革命福州前敵總指揮部舊址———于山大士殿,。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的故居,,則專作為展覽林覺民和冰心兩位名人的展覽館,。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林覺民,、冰心故居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