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圖》是北宋宋徽宗趙佶所作絹本設(shè)色畫,現(xiàn)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瑞鶴圖》描繪了鶴群盤旋于宮殿之上的壯觀景象,,繪畫技法精妙,圖中群鶴如云似霧,,姿態(tài)百變,,各具特色,。
《瑞鶴圖》繪彩云繚繞之汴梁宣德門,,上空飛鶴盤旋,鴟尾之上,,有兩鶴駐立,,互相呼應。畫面僅見宮門脊梁部分,,突出群鶴翔集,,莊嚴肅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氣氛。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氣飄浮,,低映端門,群鶴飛鳴于宮殿上空,,久久盤旋,,不肯離去,兩只仙鶴竟落在宮殿左右兩個高大的鴟吻之上,。引皇城宮人仰頭驚詫,,行路百姓駐足觀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長鳴如訴,,經(jīng)時不散,后迤邐向西北方向飛去,。當時徽宗親睹此情此景興奮不已,,認為是祥云伴著仙禽前來帝都告瑞——國運興盛之預兆,于是欣然命筆,,將目睹情景繪于絹素之上,,并題詩一首以紀其實。
《瑞鶴圖》,,其不僅具神性的光輝與君主的華貴,,也有仙音裊裊、高雅靈動之感,。一方面,,皇宮殿宇端端正正置于畫面下方,均衡對稱,,留出三分之二湛藍天空,,正大光遠,大氣天成,,頗具皇家風范,。圍繞殿宇的祥云打破屋宇水平線,穩(wěn)重端莊的畫面于是氣韻流轉(zhuǎn),,一派天趣,。另一方面,仙鶴有表明志向高潔,、品德高尚之意,。停留在屋頂上的兩只仙鶴,裊裊婷婷,,以靜寓動,,與空中繚繞的鶴群相呼應,款款生姿,。整個畫面又多了一分高潔雋雅,、飄逸靈秀之氣。
經(jīng)營位置為繪畫總要,,《瑞鶴圖》卻打破了常規(guī)花鳥畫的構(gòu)圖方法,,花鳥和風景相結(jié)合,營造了詩意的境界,。鶴群與瓦頂,,占畫面二與一比,,殿頂是大塊與小塊幾何形;下端的宮殿雖不是畫面最主體的部分,,但卻是整個畫面中面積最大的一塊平面,。屋頂位于畫面下方的正中央,下端屋檐離畫兩邊的距離也基本上對等,,觀之一派大家大氣風范,。同時運用界畫法將結(jié)構(gòu)描畫得精致結(jié)實,并且借縹緲浮云把畫面拉開,,使澄藍的天也完全超越上部畫面的局限,。
二十只白色的鶴,幾乎沒有兩只的姿態(tài)是完全相同的,,其中兩只立于殿脊之上,,并呈對稱回首相望狀。右側(cè)一鶴穩(wěn)立,,扭頭作引頸高歌狀,,與眾鶴呼應,;左側(cè)一鶴則立足未穩(wěn),姿態(tài)生動,,頗具動感。眾鶴呼應呈環(huán)形,,圍繞著屋頂上空盤旋翱翔,,神態(tài)各異,,姿態(tài)優(yōu)美,,有的昂首仰望,,有的曲頸回首,,各盡其態(tài),,栩栩如生,。二十只仙鶴在分布上基本上是左右對稱的,。鶴群最外圍的橢圓邊上大致等距,頭頸內(nèi)朝的七只鶴(包括站立的兩只),,就像一組音符,,在湛藍的天空穿插回旋,,仙音裊裊,。渾然是一幅玉宇千層,、鶴舞九霄的壯麗圖畫。
《瑞鶴圖》飛鶴布滿的天空,,用石青色平涂,,頓使玉宇澄清,映襯出白鶴的圣潔與華貴,。一線屋檐結(jié)構(gòu)縝密,,筆致勻停,整件作品透露出一種清俊有神,、細致瀟灑的情調(diào),。畫中群鶴姿態(tài)百變,無有同者,鷯身粉畫墨寫,睛以生漆點染,空中仿佛回蕩著悅耳的仙鶴齊鳴,。整個畫面生機盎然,構(gòu)成一幅精美的仙鶴告瑞的景象。
《瑞鶴圖》的構(gòu)圖一改常規(guī)花鳥畫的傳統(tǒng)方法。將飛鶴布滿天空,,一線屋檐既反襯出群鶴高翔,,又賦予畫面故事情節(jié),,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次大膽嘗試,。
《瑞鶴圖》完全就是最為經(jīng)典的超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手法,這件作品蘊含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正髓,,同時從畫面的角度也是超現(xiàn)實方法運用最為典型的作品之一,,比之西方超現(xiàn)實主義出現(xiàn)早了幾百年。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宋朝軍民紛紛起來抗擊金兵,金人自知無力吞下這個腐朽然而卻十分龐大的帝國,,遂盡掠九十二府庫160余年所積藏的金銀財寶,、書畫珍玩等,連同徽,、欽二帝及皇族,、臣僚三千余人席卷北去,《瑞鶴圖》遂散落民間,,不知去向,。
600年后,《瑞鶴圖》竟奇跡般現(xiàn)世,,歸藏清內(nèi)府,,倍受諸帝珍愛,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重編”、“乾隆鑒賞”,、“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御覽之寶”等璽印,并著錄于《石渠寶笈》續(xù)編之中,。入清內(nèi)府前,,《瑞鶴圖》元胡行簡、明項元汴、吳彥良等人遞藏,。
1945年8月17日,,溥儀隨身攜帶數(shù)箱珍貴書畫及珠寶玉器欲乘機逃往日本,途經(jīng)沈陽時為人民解放軍及蘇軍截獲,,此批重要文物隨即被護送到東北銀行代為保管,,其中就包括《瑞鶴圖》。1950年,,劫后余生的《瑞鶴圖》等一批清宮散佚書畫入藏東北博物館(即遼寧省博物館),。
2013年02月,《瑞鶴圖》在遼寧博物館“吉祥對幸福的憧憬”專題展覽中展出,。
2013年11月,,《瑞鶴圖》在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A)“700~1900:中國古代繪畫名品特展”中展出。
趙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書畫家,。在位時廣收歷代文物,、書畫,極一時之盛,,親自主持翰林圖畫院,,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能書善畫,,自創(chuàng)書法“瘦金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