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太保鼎為方形,,高57.6厘米,長35.8厘米,,寬22.8厘米,,重26公斤。四柱足,,口上鑄雙立耳,,耳上浮雕雙獸。鼎腹部四面飾蕉葉紋與饕餮紋,,四角飾扉棱。最為顯著的是柱足上裝飾有扉棱,,柱足中部裝飾有圓盤,。鼎腹內(nèi)壁鑄“大保鑄”三字。
西周太保鼎于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出土于山東省壽張縣梁山,。出土之后,先后被山東濟寧鐘氏,、南海李山農(nóng),、日照丁跋臣等人收藏。
1917年,,清光緒年進士時任袁世凱政府國務卿的徐世昌將西周太保鼎連同西周太師鼎,、西周小克鼎、西周克鐘一并收藏,。此后,,太保鼎一直由徐家收藏。
1958年徐家后人將它們捐獻給國家,。收藏于天津博物館,。
古代青銅鼎有方形和圓形,足電有三足,、四足之分,,其腹部的紋飾在各時期有不同的變化。商代和西周早期的紋飾多為饕餮紋,、夔龍紋等動物紋飾和云雷等幾何紋樣,,表現(xiàn)出威嚴神秘的氣勢;西周銅器紋飾細膩繁縟,,獸面,、龍紋等動物紋和竊曲紋等幾何紋飾更富于裝飾性,。西周太保鼎紋飾精美華麗,是西周青銅器紋飾的代表,。
西周太保鼎呈方形,,四柱足,造型雄偉,,使用圓雕,、浮雕技法,工藝精湛,。其口上鑄雙立耳,,耳上附雕雙獸。鼎腹部四面飾蕉葉紋與饕餮紋,,四角裝飾扉棱,。最為顯著的是柱足上裝飾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裝飾的圓盤,這在商周青銅器中是獨一無二的,,非常奇異,。在腹部裝飾扉棱的現(xiàn)象,最初出現(xiàn)在商代,,主要是為了掩蓋陶范的痕跡而進行的裝飾,,到西周時已演變?yōu)榧y飾裝飾的一部分,成為一種流行的紋樣,。如這件太保鼎柱足上所飾扉棱,,便是純粹的裝飾。
鼎腹內(nèi)壁清晰鑄有“大保鑄”三字,,線條清晰流暢,,字體華美,也是難得一見,、珍貴異常的,。中國古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按照金石學考證,,這“大?!倍制鋵崙摓椤疤!?,因此這件鼎就被稱作“太保鼎”,。
鼎是在祭祀時盛放肉類的禮器,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是國家權(quán)力的象征。從太保鼎的器型和紋飾特點來看,其鑄造年代應為西周早期,。鼎腹內(nèi)壁鑄“大保鑄”三字,。大保即太保,太保為官職名,,西周始置,,為監(jiān)護與輔弼國君之官?!渡袝ぞ龏]》載:“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左右,?!薄妒酚洝ぱ嗾俟兰摇酚涊d:“召公奭與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睋?jù)學者考證,,這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時的重臣召公奭所鑄造的,這件雄渾莊重的太保鼎正是召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將西周太保鼎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西周太保鼎具有非凡的藝術(shù)魅力,,被《中國美術(shù)全集·青銅器卷》收錄。
從學術(shù)研究的角度來看,,這只西周太保鼎的價值也是難以評估的,。由于商周歷史一直缺乏文字史料,因此商周青銅器上銘刻的文字對于研究商周歷史具有極大的學術(shù)價值,,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歷來被認為是一字千金,。而西周太保鼎的內(nèi)部清晰鑄有“太保鼎”三字銘文,更是難得一見,、珍貴異常,,因此是歷史學界和文物收藏界一致公認、赫赫有名的國寶,。尤其是西周太保鼎,,對于西周從周武王到周成王兩朝歷史的研究,給出了明確的實物佐證,,對于整個華夏文明的歷史研究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3年,西周太保鼎被選送參加第三屆“中國文物精華展”,。
2018年6月1日,,西周太保鼎在天津博物館展出,,以紀念天津博物館百年華誕。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任會斌《80件最有意思的中國青銅器》:西周太保鼎是名聞中外的青銅重器,,歷史價值與藝術(shù)價值極高,,堪稱國之瑰寶。整個器物造型莊嚴厚重,,氣勢宏偉,,鑄造工藝精湛??胺Q是商代至西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