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魚(讀音:lián yú)(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叫白鰱,、水鰱、跳鰱,、鰱子,屬于鯉形目,,鯉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四大家魚有: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屬于典型的濾食性魚類,。
鰱魚體形側(cè)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cè)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腹部正中角質(zhì)棱自胸鰭下方直延達肛門。形態(tài)和鳙魚相似,,鰱魚性急躁,,善跳躍。
鰱魚味甘,,性平,無毒,,其肉質(zhì)鮮嫩,營養(yǎng)豐富,,是較宜養(yǎng)殖的優(yōu)良魚種之一,。為我國主要的淡水養(yǎng)殖魚類之一,。分布在全國各大水系,。鰱魚是人工飼養(yǎng)的大型淡水魚,,生長快、疾病少,、產(chǎn)量高,多與草魚,、鯉魚混養(yǎng),。
喜生活于水的上層,。常棲息于江河、湖泊及其附屬水體中肥育,。
在中國分布極廣,,南自海南島,、元江、珠江,,北至黑龍江流域的我國東部地區(qū)各江河,、湖泊,、水庫均有分布,。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境內(nèi)自然分布于嫩江水系干流和各個支流:諾敏河,、阿里河、甘河(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在綽爾河主要集中在下游(扎賚特旗),。
鰱魚,,體側(cè)扁而稍高,,腹部狹窄,,腹棱自胸鰭直達肛門,。頭大,,約為體長的1/4,。吻短,,鈍圓,,口寬。眼小,,位于頭側(cè)中軸之下。咽頭齒1行,,草履狀而扁平。鰓耙特化,,愈合成一半月形海綿狀過濾器。體被小圓鱗。側(cè)線鱗108-120,,廣弧形下臀鰭3,,12-13,,中等長,起點在背鰭基部后下方,。胸鰭7,,8,,起點距胸鰭比距臀鰭為近,長不達肛門,。尾鰭深叉狀,。腹腔大,,腹膜黑色。鰾2室,,前室長而膨大,后室末端小而呈錐形,。體背側(cè)面暗灰色,,下側(cè)銀白色,各鰭淡灰色,。
1,、鰱魚屬中上層魚。春夏秋三季,,絕大多數(shù)時間在水域的中上層游動覓食,冬季則潛至深水越冬,。
2,、屬于典型的濾食性魚類??咳奶厥饨Y(jié)構(gòu)濾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主要食物:鰱魚終生以浮游生物為食,,在魚苗階段主要吃浮游動物,,長達1.5厘米以上時逐漸轉(zhuǎn)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魚的糞便和投放的雞,、牛糞。亦吃豆?jié){,、豆渣粉,、麩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顆粒配合飼料。對酸味食物很感興趣,,對糟食也很有胃口,。鰱魚喜食腐爛食物,常與草魚搭配飼養(yǎng)鰱魚吃草魚的糞便,故有一草養(yǎng)三鰱之說,。鰱魚的餌食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還大量地吃腐屑類餌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攝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動,。適宜在肥水中養(yǎng)殖,。腸管長度約為體長的6-10倍,。
3、食欲與水溫成正比。鰱魚喜高溫,,最適宜的水溫為23℃~32℃,。炎熱的夏季,鰱魚的食欲最為旺盛,。在北方7~8月份是釣鰱的好時機,秋分以后,,天氣漸涼,,鰱魚食欲有所降低,就難以釣到了。
4、性情活潑,喜歡跳躍,有逆流而上的習性,,但行動不是很敏捷,比較笨拙,。鰱魚喜肥水,個體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層,,特別是水質(zhì)較肥的明水區(qū)。
5,、膽子小怕驚擾,。當受到驚擾或碰到網(wǎng)線時,,便紛紛跳出水面越網(wǎng)而逃,。
6,、生長速度快,、產(chǎn)量高。鰱魚的性成熟年齡較草魚早1-2年,。成熟個體也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魚便可達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魚相對懷卵量約4-5萬粒/公斤體重,產(chǎn)卵期與草魚相近。每年4~5月產(chǎn)卵,,絕對懷卵量20-25萬粒,。卵漂浮性。產(chǎn)卵期與草魚相近,。在池養(yǎng)條件下,,如果餌料充足的話,,當年魚可長到500~800克,三齡魚體重可達3~4千克,,在天然河流中可重達30-40公斤。
7、耐低氧能力極差,,水中缺氧馬上浮頭,有的很快便死亡,。
在養(yǎng)殖之前,,首先要將用來養(yǎng)殖鰱魚的池塘進行清理,一般就是將魚塘中多余的淤泥清理出來,只保留二十厘米厚即可,。然后撒上生石灰進行消毒,,等消毒完之后,,將水排干,,再進行曬塘,,曬塘的時間一般為十天左右,;最后再注入新水,,往魚塘中倒入充足的農(nóng)家肥,用來培育肥水,以及增加水體中浮游生物的含量,,為鰱魚提供食物,。
鰱魚苗的選擇是養(yǎng)殖成本的基礎(chǔ)條件,,所以要選擇優(yōu)質(zhì)的鰱魚苗,。那么什么樣的鰱魚苗才是優(yōu)質(zhì)的呢,?一般情況下,,根據(jù)所選擇養(yǎng)殖的鰱魚品種來選擇魚苗,,像白鰱魚和長豐鰱魚則要選擇活躍的、外形較好的,、健壯的、沒有傷痕的,、魚鰭完整的魚苗,?;桇~則需要選擇溫和的、攝食狀態(tài)好的,、健壯的魚苗即可,。還有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魚苗的規(guī)格一定要均勻,,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
在放養(yǎng)之前,需要進行試養(yǎng)和魚苗消毒,,這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點,。等試養(yǎng)成功之后,再按照合理的密度進行育苗放養(yǎng),。一般情況下一畝魚塘可養(yǎng)殖鰱魚15萬尾-20萬尾,,但是等到魚苗生長之后,還需要進行適當?shù)姆秩吼B(yǎng)殖,否則水體中的氧氣是不足以供應(yīng)這么多鰱魚生存的,,而且鰱魚還是一種極不耐低氧的魚類,。在后期的話,一般每畝養(yǎng)殖的鰱魚一般是五千尾左右,。
其實看到很多養(yǎng)殖鰱魚的一年基本上不用換水,,但這樣養(yǎng)殖的鰱魚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并不是很高。養(yǎng)殖鰱魚其實也是需要換水的,,但一般情況在是每隔一個月左右換一次水,,在冬季的時候一般要隔三個月才換一次水。但是在養(yǎng)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水體中的氧氣含量,,隨時要備好供氧機或增氧劑,。還有就是要注意水體的溫度,在夏季要適當?shù)募痈咚?,冬季適當?shù)慕档退?。最后就是要保證水體的肥力,一般每次換水之后要記得增肥,。
鰱魚主要是以天然的浮游生物為食,,所以在養(yǎng)殖的過程中培育水體中的浮游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就是還需要適當?shù)奈挂恍┚?,比如黃粉蟲,、紅蟲、蚯蚓之類的精加工飼料,,飼料投喂一定要多元化,,單一的飼料投喂可能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還有就是不要經(jīng)常更換飼料,,更換的飼料一定要滿足鰱魚生長的需求,。最后要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方根據(jù)鰱魚的長勢,、天氣變化,、攝食情況等投喂飼料量。
疾病防治也是十分重要的,,若是某些鰱魚生病,,很有可能會導致周圍其它鰱魚被感染。因而,,需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定期消毒,保證水質(zhì),,盡量定期檢查鰱魚的狀態(tài),。
鰱魚的性成熟年齡較草魚早1-2年。成熟個體也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魚便可達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魚相對懷卵量約4-5萬粒/公斤體重,絕對懷卵量20-25萬粒,。卵漂浮性,。產(chǎn)卵期與草魚相近。
癥狀:病魚不攝食,,游動遲緩,,鰓部呈充血和出血狀,鰓瓣有點充血,,失去正常的鮮紅色而呈粉紅色或蒼白色,,嚴重者鰓絲壞死,影響呼吸功能,,導致病魚死亡,。
防治方法:
1、徹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質(zhì)清潔,,防止水質(zhì)惡化。
2,、培育水質(zhì)需施發(fā)酵腐熱的有機肥,,不宜生施。
3,、發(fā)病池要迅速加注清水,,改善水質(zhì),或者將病魚轉(zhuǎn)移到水質(zhì)新鮮清潔的池塘中,。
4,、20-30mg/l的生石灰全池潑灑,可降低水中有機質(zhì)的含量,,改善水質(zhì),。
病原:嗜水氣單胞菌及溫和氣單胞菌,。
癥狀:病魚在背鰭后的體表有近似圓形紅斑,病灶處鱗片脫落,,最后形成潰瘍甚至露出骨骼或內(nèi)臟,。
防治方法:
1、由于草食性動物的糞便(如牛,、羊等的糞便)是單胞菌菌的孳生之處,,因此魚池施用時必須用生石灰拌勻并充分發(fā)酵,腐熱后方可施用,,以防病原體進入,。
2、魚種過塘時,,可用2%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可有效預(yù)防此病。
3,、患病時采用外用消毒藥,。外用消毒:菌毒清0.5ppm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潑灑。
病原:指環(huán)蟲,。
癥狀:病情嚴重時,,病魚鰓絲腫脹,粘液增多,,呼吸困難,,可引起苗種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90%晶體敵百蟲0.3-0.7ppm全池潑灑,。
2、蟲掃凈按130ml-170ml/畝/米全池潑灑,,病情嚴重時可隔天再用一次,。
此病又名鰱瘋狂病,主要發(fā)生在一足齡鰱,,可引起大批死亡,,未死的魚也因肉質(zhì)變味而失去商品價。全國各地均有發(fā)現(xiàn),,但以浙江杭州地區(qū)最為嚴重,,無論是池塘、湖泊,、水庫和江河中均有出現(xiàn),,成為當?shù)貒乐氐牧餍胁≈弧?/p>
病原:病原是鰱碘泡蟲。此孢子蟲可寄生在鰱體的各個器官,,但主要侵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如腦,、脊髓、腦顱腔內(nèi)擬淋巴液,、腦神經(jīng),、聽視神經(jīng)等,形成大小不一的顆粒狀白色胞囊,。孢子橢圓形或倒卵形,前段有一大一小兩個極囊,,嗜碘泡明顯,。
癥狀:病魚十分瘦弱,頭大尾小,,體色暗淡無光澤,,脊柱向背部彎曲,使尾部上翹,。病魚離群在水面狂游急竄或旋圈打轉(zhuǎn),,不時跳出水面,復(fù)又鉆入水中,,反覆多次,,終致死亡,死時頭常鉆入淤泥中,。剖腹后,,可見肝、脾萎縮,,腹腔積水,,剖開腦殼,露出腦部,,可見白色顆粒狀胞囊,,取下孢囊,在顯微鏡下可見大量孢子,。
發(fā)病規(guī)律:鰓碘泡蟲在魚體內(nèi)發(fā)育經(jīng)過活動的營養(yǎng)體期到不活動的孢子期,,從侵入魚體到孢子形成,在水溫16~32℃時,,約需4個月,。當年夏花被碘泡蟲侵入后,在6~9月為營養(yǎng)體期,,10月后才逐漸形成孢子,。因此,越冬的春花腦中,,即可找到白色胞囊,。次年5月胞囊內(nèi)的孢子排出到體內(nèi)各器官,,部分排出體外,進入水體,,沉入水底淤泥中積累,,使疾病不斷蔓延和流行。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以春秋兩季較為普遍,。
防治方法:由于病原體對藥物有狠強的抵抗力,而且藥物對腦部寄生蟲的作用非常有限,,故此病著重于預(yù)防,。
1、每1/15公頃用125千克生石灰或100千克石灰氮徹底清塘,,殺滅淤泥中的孢子,,以減少此病的發(fā)生。
2,、在冬片放養(yǎng)前,,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每立方米水體500克)浸洗30分鐘,或用石灰氮溶液(每立方米水體500克)浸洗30分鐘,,可以殺死60%~70%的孢子,。
3、6~9月,,處于營養(yǎng)體階段的病原,,可用敵百蟲(含量90%)按每立方米水體0.5克水濃度全池遍灑,每半月1次,,可降低感染率,。
鰱魚的營養(yǎng)價值
1、膠質(zhì)蛋白
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zhì)蛋白,,即能健身,,有能美容,是女性滋養(yǎng)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fā)干脆易脫落等癥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膠原蛋白還能夠?qū)谷梭w老化及修補身體細胞組織。
2,、磷脂
富含磷脂及改善記憶力的腦垂體后葉素,,特別是腦髓含量很高,常食能暖胃,、祛頭眩,、益智商,、助記憶、延緩衰老,,還可潤澤皮膚,。
3、不飽和脂肪酸
魚頭還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它對腦的發(fā)育尤為重要,,可使大腦細胞異常活躍,,故使推理,、判斷力極大增強,因此,,常吃魚頭不僅可以健腦,而且還可延緩腦力衰退,。
4,、膽堿
魚頭肉質(zhì)細嫩、營養(yǎng)豐富,,除了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它還含有魚肉中所缺乏的卵磷脂,,該物質(zhì)被機體代謝后能分解出膽堿,最后合成乙酰膽堿,,乙酰膽堿是神經(jīng)元之間化學物質(zhì)傳送信息的一種最重要的“神經(jīng)遞質(zhì)”,,可增強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讓人變得聰明,。
鰱魚的功效與作用
鰱魚味甘、性溫,,入脾,、胃經(jīng);有健脾補氣,、溫中暖胃,、散熱的功效,尤其適合冬天食用,;可治療脾胃虛弱,、食欲減退,、瘦弱乏力、腹瀉等癥狀,;還具有暖胃,、補氣、澤膚,、烏發(fā),、養(yǎng)顏等功效。為溫中補氣,、暖胃,、澤肌膚的養(yǎng)生食品,適用于脾胃虛寒體質(zhì),、溏便,、皮膚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氣虛所致的乳少等癥,。
《食物本草》:鳙魚,,暖胃,益人,。
《本草求原》:鳙魚,,暖胃,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
《隨息居飲食譜》:鳙魚甘溫,,其頭最美,,以大而色較白者良。
《本草綱目》:鳙魚肉,,食之已疣,,多食動風熱,發(fā)瘡疥,。
鰱魚適用于燒,、燉、清蒸,、油浸等烹調(diào)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體現(xiàn)出鰱魚清淡,,鮮香的特點,。
蔥油鮮鰱魚
原料:鰱魚、鹽、料酒,、醬油,、雞精、蔥姜絲,、花椒,、姜片、蔥段,、干辣椒絲,、香菜葉、香油
做法:
(1)將鰱魚去內(nèi)臟洗凈在魚身上剞人字花刀,。
(2)坐鍋點火放入清水,,開鍋后加入鹽、醬油,、雞精,、料酒、花椒,、姜片,、蔥段煮一會兒,放入鰱魚用小火煮10-15分鐘,,取出裝入盤中撒入鹽,、蔥姜絲,、辣椒絲待用,。
(3)坐鍋點火倒入油,油溫8成熱時,,放入蔥段,、姜片炸出香味時,拾出蔥姜,,將油澆入魚身上,,撒上香菜葉即可食用。
麻辣鰱魚
原料:鰱魚800克,,豆粉2大匙,,鹽適量,蔥50克,,干紅辣椒10個,,花椒30粒左右,老姜一塊,,大蒜3頭,,湯(水也可)約2L,豆瓣2大匙,老抽2大匙,,白糖1匙,,油酥辣椒2大匙,花椒粉適量,,味精適量,。
做法:
(1)將魚剖肚,洗凈肚里的所有附著物,,切小塊用豆粉,、鹽拌勻碼味。,。
(2)備料1:將老姜切片,、大蒜切片(也可以壓破)豆瓣、老抽,、白糖放同一個碗里,。備料2:干辣椒切段、花椒放另一個碗里,。備料3:蔥切段,。
(3)鍋內(nèi)放熟油燒到八分熱,將備料1倒進鍋里小火慢炒,,炒至呈亮色后加入湯或水(水以淹過魚塊為宜),。
(4)燒沸后改中火熬幾分鐘,然后倒入魚塊,,煮7,、8分鐘。
(5)加入油酥辣椒,、花椒粉,、味精蔥,拌勻起鍋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