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魚,,屬鯰形目鮠科,學名長吻鮠,,安徽省二級保護動物,,俗稱肥王魚,又稱回黃魚等,。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喜食該魚,,并常以此魚待客,所以該魚被稱“淮王魚”,。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淮河中淮王魚產量一直較高,據(jù)當?shù)貪O民反映,,在冬季捕撈旺季,,一天能上岸數(shù)千斤。之后由于淮河污染,,水利設施興建,,酷漁濫捕等多種因素,到本世紀初,,淮河中淮王魚已難覓蹤影,。 2008年開始,淮南市漁政部門組織在淮河進行增殖放流活動,,每年均在淮河峽山口放流淮王魚大規(guī)格魚種數(shù)萬尾,經過幾年的努力,,隨著淮河水質的好轉,,目前已有漁民在淮河中起捕到淮王魚,并形成一定的產量,。 現(xiàn)在淮王魚已可以人工養(yǎng)殖,。上世紀八十年代,四川省有關科研機構率先開展長吻鮠(淮王魚)人工繁殖和人工養(yǎng)殖研究并取得成功,,隨后,,四川,、湖北、江西等地開展大規(guī)模人工養(yǎng)殖,。淮王魚的主產地淮南市從2000年以后,,一些企業(yè)也陸續(xù)開展人工養(yǎng)殖和人工繁殖研究,并取得成功,。
其生活地——硤山口位于鳳臺縣境內,,古稱“長淮津要”,東西硤石高有十余丈,,夾淮相峙,。自古江水往東流,而此處,,淮水繞群峰,,騰激浪,驟然穿入險峻的硤山口,,自此河水西流數(shù)十里,。淮王魚喜好在巖石縫中繁衍生息,,而恰好這一帶水中巖縫縱橫,,河道彎曲,水流湍急,,河底為巖石底質,,正好為其繁衍發(fā)展提供了獨一無二、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千里長淮,只有硤山口才是它的家,。
“淮王魚”學名長吻鮠,,長吻鮠分布于中國東部的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鮮西部,以長江水系為主,。
由于長期的地域差異,,生長于淮河中的長吻鮠與長江中的長吻鮠相比,個體較小,,生長速度較慢,,體色也有一定差異?;赐豸~主要產于淮河壽縣正陽關至鳳臺黑龍?zhí)抖巍?/p>
背鰭條Ⅱ-6~7,;臀鰭條Ⅰ-14~18,;胸鰭條Ⅰ-9;腹鰭條Ⅰ-6,。鰓耙11~18,。
體長為體高的4.7~5.9倍,為頭長的3.2~3.7倍,,為尾柄長的5.2~5.8倍,,為前背長的2.5~2.6倍。頭長為吻長的2.2~2.9倍,,為眼徑的10.6~17倍,,為眼間距的2.4~2.9倍,為頭寬的1.3~1.6倍,,為口裂寬的1.5~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3~3倍。游離脊椎骨33~35枚,。
體延長,,前部粗短,后部側扁,。頭略大,,后部隆起,不被皮膜所蓋,;上枕骨棘粗糙,,裸露。吻頗尖且突出,,錐形,。口下位,,呈弧形,。唇肥厚。上頜突出于下頜,。上,、下頜及腭骨均具絨毛狀齒,形成弧形齒帶,。眼小,,側上位,眼緣不游離,,被以皮膜。眼間隔寬,,隆起,。前后鼻孔相隔較遠,,前鼻孔呈短管狀,位于吻前端下方,;后鼻孔為裂縫狀,。鼻須位于后鼻孔前緣,后端達眼前緣,;頜須后端超過眼后緣,;頦須短于頜須,外側頦須較長,。鰓孔大,。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鰓耙細小,。體光滑無鱗,。
背鰭短,骨質硬刺前緣光滑,,后緣具鋸齒,;其硬刺長于胸鰭硬刺,起點位于胸鰭后端之垂直上方,,距吻端大于距脂鰭起點,。脂鰭短,基部位于背鰭基后端至尾鰭基中央偏后,。臀鰭起點位于脂鰭起點之后,,至尾鰭基的距離與至胸鰭后端幾相等。胸鰭側下位,,硬刺后緣有鋸齒,。腹鰭小,起點位于背鰭基后端之垂直下方稍后,,距胸鰭基后端大于距臀鰭起點,。肛門約位臀鰭起點至腹鰭基后端的中點。尾鰭深分叉,,上,、下葉等長,末端稍鈍,。
體粉紅色,,背部暗灰,腹部色淺,。頭及體側具不規(guī)則的紫灰色斑塊,。各鰭灰黃色。
長吻鮠為底層魚類。常在水流較緩,、水深且石塊多的河灣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潛伏于水底或石縫內,夜間外出尋食,。覓食時也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冬季多在干流深水處多礫石的夾縫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甲殼類、小型軟體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
長吻鮠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為0~38℃,生長適溫為15~30℃,,pH范圍6.5~9.0,,最適pH7.0~8.4,不耐低氧,,當池塘水質溶解氧低至2.5毫克/升時,,則會浮頭。長吻鮠營底棲生活,,喜集群,、畏光。
1,、池塘選擇與苗種放養(yǎng)
池塘條件:要求水源豐富,,水質無污染,選擇靠近水庫,、湖泊,、河道、溝渠的魚池,,配備有增氧機,、抽水機等。面積一般為6667平方米以下,,以667~2000平方米為宜,,水深以1.5~2.5米較為理想。底泥不宜太厚,,有10厘米左右即可,。在魚種放養(yǎng)前一定要進行清塘消毒。
魚種放養(yǎng):放養(yǎng)密度與魚池條件,、魚種規(guī)格,、養(yǎng)殖水平及消費習慣等因素有關。一般魚種的規(guī)格為尾重30克以下,667平方米放養(yǎng)量2000尾,,成活率60~80%,,當年可收獲200~~300千克,當年平均尾重只能達到200~300克,。放養(yǎng)50~100克的規(guī)格,667平方米放養(yǎng)量1000尾,,如投喂高蛋白的優(yōu)質飼料,,且管理得當,成活率可高達90%以上,,當年可長到尾重400~650克,,產量達400~500k千克。放養(yǎng)魚種除有數(shù)量與規(guī)格的明確要求外,,還必須是膘肥體健,、無病無傷、色澤鮮亮,、活動正常的魚種,,并在嚴格消毒后下池。在主養(yǎng)長吻鮠的成魚池里,,可套養(yǎng)一定數(shù)量的濾食性大規(guī)格鰱,、鳙魚種,但不能套養(yǎng)鯉,、鯽,、草魚等魚類。通常放養(yǎng)鰱,、鳙魚種150~200尾,,以充分利用水體中豐富的浮游生物和部分飼料碎屑,既增加了魚產量,,又對改良水質有積極意義,。
2、飼養(yǎng)管理
飼料:選擇主養(yǎng)長吻鮠的飼料,,有純動物性餌料和人工配合飼料兩類,。純動物性餌料包括雜魚蝦、水陸生蚯蚓,、泥鰍等等,。這些都是長吻鮠喜食的餌料,但來源分散,、資源有限,,僅適合農村群眾小面積飼養(yǎng)之用。長吻鮠商品魚配合飼料營養(yǎng)需要量,一般要求粗蛋白質40~43%,、脂肪6.0~9.0%,、糖分23~27%,氨基酸指數(shù)34~41,,粗纖維適量,。根據(jù)長吻鮠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yǎng)需要,可分段制定營養(yǎng)配方,。長吻鮠配合飼料原料有魚粉(馴食和魚種飼料最好用進口魚粉),、蠶蛹、血粉,、肉骨粉,、酵母、豆粕,、菜籽粕,、麥麩、次粉,、玉米,、小麥,以及魚肉漿,、螺蚌肉和禽畜內臟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選擇。大規(guī)模養(yǎng)殖以使用顆粒飼料為主,。
飼料調配技巧:小規(guī)格魚種飼料配方的粗蛋白52~55%,,脂肪4.0~6.0%,粗纖維3.0~5.0%,,糖分18~23%,,動植物蛋白比5:1為宜;而200克以上的規(guī)格,,粗纖維5.0~8.0%為宜,,糖分提高至25~30%,根據(jù)規(guī)格及時調整飼料配方是養(yǎng)好長吻鮠的關鍵技術之一,。此外,,還應注意初次馴食階段,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誘食劑,。最易獲得的誘食劑有鮮魚漿,、動物肝臟糜等。馴食飼料最好現(xiàn)做現(xiàn)喂,,也可晾至半干后放在冰箱中貯存,;魚種飼料的粒徑1.5~3.0毫米,;成魚飼料的粒徑3.0~5.0毫米。秋后越冬飼料要求低蛋白,、高能量,,多在10月份的中、下旬開始使用,,目的是節(jié)約蛋白質,,降低生產成本,讓魚體多積累些脂肪以備越冬消耗,。由于長吻鮠系典型的底層魚,,故配合飼料宜加工成沉性顆粒料,注意各種原料應粉碎得盡可能細些,,并選用性能較好的黏合劑,否則飼料易散失,,不僅加大飼養(yǎng)成本,,還會污染養(yǎng)殖水域。
日常管理:首先是堅持巡池,,搞好池塘周邊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清理食臺上的殘渣殘食,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處理,。其次是預防池魚浮頭和泛池,。三是經常加注新水或采用生物菌改良水質。四是搞好魚病防控,。當預測到可能發(fā)生浮頭時,,應及早采取解救措施,如換老水,、加新水,、開動增氧機或施放增氧劑等,避免浮頭泛池的出現(xiàn),。生產實踐表明,,長吻鮠重浮頭1次,將在3~5天內不吃不長,,故生產上應力求杜絕出現(xiàn)浮頭,。適時向魚池加注新水,可調節(jié)水質,、增加溶解氧,、擴大魚類的活動空間、加速魚類的生長,。一般隔7~15天加水1次或施用一定量的微生態(tài)制劑,,每次加水10~15厘米,,高溫干旱季節(jié),還應增加注水和換水的次數(shù),。
3,、疾病防控
長吻鮠常見的疾病有:細菌性出血病、腸炎病,、水霉病,、小瓜蟲病、車輪蟲與斜管蟲病,、盤鉤蟲病,、錨頭鳋病、鲺病,、營養(yǎng)性疾病等,。疾病防控應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治療”的方針,,采取綜合預防措施,。在生產實踐中,魚病的暴發(fā)往往是以并發(fā)癥的形式出現(xiàn),,對并發(fā)癥的防治難度也就更大,,即使已有特效藥治療,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也是難免的,。因此,,只有做好日常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采取綜合預防措施,,才能掌握防控魚病的主動權,。
其病害防控方法與常規(guī)淡水魚幾乎相同。但長吻鮠屬無鱗魚類,,對各種藥物比有鱗魚更為敏感,,如長吻鮠對硫酸銅、晶體敵百蟲,、食鹽,、氯胺—T、高錳酸鉀等藥物敏感,。所以在使用時一定要謹慎把握用藥濃度,,且在用藥后必須有專人監(jiān)察魚情,一旦出現(xiàn)險情,,首先應大量換水,,并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潑灑解毒藥物。
1,、養(yǎng)殖條件與方法
網箱養(yǎng)殖地點的選擇:選擇交通便利,、環(huán)境安靜,、避風向陽,水體透明度為100~150厘米,,pH值為7~8.5,,水體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水流速度0.1~0.2米/秒,,常年水深10米以上的開闊水域設置網箱,。
網箱制作:網箱箱體由3×4或3×5的聚乙烯網線編結的網片縫制而成。網衣網目大小為3~4厘米,,規(guī)格為4米×4米×2.5米,,設網箱蓋。網箱固定在4米×4米的正方形框架上,,使網衣充分張開,。網箱框架用鋼管焊接而成,用圓柱形泡沫作浮子懸浮于水面,。網箱底部四角吊掛沉子,,使網箱充分平整撐開,上蓋遮陽網,。
網箱的設置:網箱呈單排式排列,網箱與網箱之間間隔3~4米,,用鐵錨固定網箱,,使網箱能在水中呈“一”字形,排列整齊,,每排網箱之間至少間隔20米以上,。
魚種放養(yǎng)前的準備:在魚種放養(yǎng)前10天,用1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者20ppm的生石灰溶液,,浸泡網箱2小時,,在魚種放養(yǎng)前一周,將網箱安裝好,,浸泡在水中,,使網衣上附著一些藻類,防止長吻鮠進箱后亂竄,,擦傷皮膚而感染細菌引起病害,。
魚種放養(yǎng)與消毒工作:放養(yǎng)的魚種要求體質健壯、規(guī)格整齊,、無傷無病無畸形,,同一網箱中魚種規(guī)格要求大小一致,魚種3月份以前進箱,,一般100~120尾/平方米,,規(guī)格要求50~70克/尾,。魚種進箱時用5%的食鹽溶液浸泡10~15分鐘。
飼料的投喂:魚種進箱后2天內不投餌,,第三天開始投喂,,投喂的飼料必須質量可靠、穩(wěn)定,,能完全滿足長吻鮠生長所需營養(yǎng)的長吻鮠專用飼料,,投喂時將粉狀飼料加水拌勻,揉制成軟顆粒飼料,放在飼料臺上,飼料臺沉入水下1米,。按魚體總重量3~5%的投餌率進行投喂,,具體投喂量根據(jù)天氣、水溫,、魚的活動情況靈活掌握,,每次的具體投喂量掌握在投喂后2小時左右吃完為宜。每天投喂二次,,凌晨和傍晚各一次,,傍晚那次適當多投,約占全天投喂量的70%,。
2,、飼養(yǎng)管理
(1)及時洗刷網箱,清理網衣上的附著物和網箱內外的雜物,,以確保網箱內外水體的有效交換和網箱周圍環(huán)境清潔,。
(2)做好巡箱工作,結合投餌工作,,注意觀察長吻鮠的吃食,、生長和活動情況,觀察魚有無病害,、網箱有無破損等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3)做好魚病防治工作,,在魚病流行的4~9月,,定期用二氧化氯、強氯精等氯制劑掛袋或用碘制劑掛海綿包消毒,,同時內服藥餌,,每療程4~6天。藥餌可用出血散,、諾氟沙星,、氟苯尼考等藥物拌飼料制成。
(4)做好防偷防盜工作,,在網箱養(yǎng)殖區(qū)保持每天24小時值班,,以免出現(xiàn)偷盜及人為破壞事故,。
3、魚病防治
在網箱養(yǎng)殖長吻鮠的生產過程中,,只要加強管理,、注意防病,一般很少發(fā)生魚病,。常見魚病主要有爛皮病,、腸炎、脂肪肝,、維生素缺乏癥等,,細菌性的爛皮和腸炎可通過外潑消毒液內服諾氟沙星或氟苯尼考藥餌來治療,脂肪肝,、維生素缺乏癥主要通過改進飼料配方,,提高飼料質量,適當添加維生素和無機鹽的用量的方法來解決,。
4,、注意事項
(1)長吻鮠對飼料的要求高,應盡量選擇名牌正規(guī)廠家的飼料,,不能貪圖便宜而因小失大,,要求飼料營養(yǎng)全面、質量可靠,,能較好滿足長吻鮠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需求,,魚的生長過程中魚病也很少發(fā)生。
(2)由于長吻鮠是無鱗魚,,在拉網、運輸,、裝卸的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極易造成長吻鮠皮膚擦傷感染細菌而引起疾病,建議網箱養(yǎng)殖長吻鮠的苗種盡量用網箱自行培育,,以減少死亡,,提高成活率。
(3)長吻鮠在養(yǎng)殖過程中極易產生應激反應,,應盡量避免驚動魚類,,影響魚的生長。
(4)長吻鮠具有群集性和畏光性的特性,,因此網箱養(yǎng)殖最好遮蓋遮陽網,。
達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齡為3齡,一般為4~5齡,。成魚每年3~4月開始成熟,,便上溯至礫石底的河水急流處產卵,。產卵期為4~6月,8月左右下退,。懷卵量1~10萬粒以上不等,。長江的產卵場較集中于中游的荊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親魚培育:親魚應選4齡以上,,體重2.0~5千克,,魚體光滑肥壯、無傷者最佳,,親魚池選擇面積0.07~0.13公頃,,每公頃放養(yǎng)親魚150~300組,水質清新無污染,,有水流交換,、較安靜的池塘,用泥鰍,、小雜魚和配合飼料投喂,,投喂量為魚體重的0.5~3%。日常管理注重水質,,特別要有充足的溶氧,。
催產親魚的選擇:雌魚腹部膨大,手感柔軟,,仰腹可見明顯的卵巢輪廓,,生殖乳突短,約0.5厘米長,,鮮紅色,,生殖孔寬而圓,色澤紅潤,;雄魚生殖乳突尖而長,,長度2~3厘米,末端呈鮮紅色,,人工采卵授精法雌雄比例為3~6:1,。
催產:親魚在催產池和網箱中均可催產。催產藥物為LRH-A2和PG,,第一針劑量雌雄同量:鰱鳙PG4~5粒/千克,;第二針,雌魚藥物用量:鰱鳙PG3~4粒/千克,,DOM3~4毫克/千克,,LRH-A24微克/千克,雄魚劑量減半。針距10~12小時,,水溫23~25℃,,效應時間為23~19小時。
授精與孵化:長吻鮠人工催產后可自然產卵受精,。自然孵化方法得苗率很低,,不適應批量生產的需要。采用人工采卵授精,、孵化的方法可得大批量魚苗,,其方法是:預計到了催產效應時間,檢查雌魚,,將能輕擠出成熟卵的雌親魚提起,,用毛巾抹干體表的水,然后將成熟卵擠入面盆,,同時將雄魚剖腹取精巢充分剪碎,,加生理鹽水稀釋,迅速倒入卵中,,用鵝毛攪拌精卵,,使之完成受精過程,再將受精卵黏附在自制成方形的網片上,,放入孵化池用微流水孵化,。在水溫24~26℃的孵化池(槽)中經50~60小時孵化,魚苗出膜,。為防止受精卵上滋生水霉,,孵化前期要用15~20毫克/升的亞甲基藍溶液浸染網片1~2次。剛孵出的魚苗具有碩大的卵黃囊,,側臥于水底,,只能尾部不停擺動,不會游動,,不宜過早清理出池,,應暫養(yǎng)4~5天,并有大流量,、小流速的水體交換,使水質保持清新,,溶氧充足,,第四日可少量投喂熟蛋黃漿或細小的水蚤,第五日可下魚苗池培育,。
1,、淮王魚鮮品可食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質13.7克,脂肪4.7克,糖類0.9克,。
2,、淮王魚最美之處在帶軟邊的腹部,而且其鰾特別肥厚,,干制后為名貴的魚肚,。
3、淮王魚富含生物小分子膠原蛋白質,,是人體補充合成蛋白質的原料,,以水溶液的形式貯存于人體組織中,易于吸收,。
4,、淮王魚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滋補營養(yǎng)佳品,蛋白質含量為13.7%,,脂肪為4.7%,,被譽為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
肉質特點
“淮王魚”有“鮮,、嫩,、滑、爽”四大特點,。清蒸,、白煮、紅燒,、片炒無不美妙,。清蒸更佳,肉質有如豆腐般細膩,,汁水如雞湯般鮮美,,真是別具風味。
“奶汁淮王魚”做法
用料:淮王魚1條重約1000克左右,,豬瘦肉50克,,大蔥白段、姜片各10克,,香菜,、精鹽各5克,白胡椒粉1.5克,,雞清湯1000克,,熟豬油100克。
1.將魚去鰓,剖腹去內臟洗凈,,用刀在魚身兩邊直剞小柳葉刀紋,。
豬瘦肉切成3.5厘米長、1.7厘米寬,、0.3厘米厚的雞冠形薄片,。
2.炒鍋上旺火,放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下熱雞清湯燒沸,放入魚,、肉和蔥,、姜,蓋上鍋蓋,,將湯呈奶汁狀,,加鹽和白胡椒粉,出鍋倒入湯碗內,,上桌時,,隨帶香菜一小碟佐食。
長吻鮠的背鰭刺和胸鰭刺有毒腺,,為淡水刺毒魚中毒性較強者,,被刺后立即發(fā)生劇痛、灼熱,,傷口被穿刺撕裂,、出血、局部腫脹,,個別會引起發(fā)燒,,患處疼痛帶癢,半小時至1小時后方止,。被刺事故多發(fā)生于捕捉時,,須小心在意。
西漢時期的淮南王劉安一日在游覽硤山口的美景時,,正巧碰上當?shù)氐囊粋€姓佟的財主娶小妾,。
這個財主為了巴解拉攏,準備了一桌的雞魚肉蛋,,宴請淮南王,。而淮南王吃膩了這些東西,偏偏想嘗那嫩滑清香的“八公山豆腐”,。正當眾人焦頭爛額時,,忽一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獻上一盆香氣撲鼻的濃湯。味似豆腐,,但比其更鮮香嫩滑,。淮南王嘗后,,更是拍案叫絕,。一問周圍侍從,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用產于此地的一種奇魚所熬制的,。
淮南王并沒有責怪老頭有欺君之罪,,反而待吩咐下人重賞那老頭,可那老頭不求錢財,,卻連聲叫冤,。原來那佟財主娶的小妾正是老頭膝下唯一的幼女,正要和一個青梅竹馬的漁夫結為連理,,可佟財主色膽包天,,強搶走了幼女,并恐嚇其家人,。
聽完這些,,淮南王大怒,要求只要老頭帶他去看這種奇魚,,他就給老頭主持公道,。后來的結果可想而知,佟財主被關在籠子里丟進硤山口喂那種奇魚了,,而那個女孩子終于和她愛慕已久的小漁夫幸福的生活著,。
從此,據(jù)《壽州志》記載,,淮南王經常用這種魚來宴請貴客,,并屢屢贊不絕口。
所以,,民間為了表達對淮南王體恤民眾的感激之情,,故將這種魚稱為淮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