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各地特色婚俗禮儀
將加冠禮(成人禮)與婚禮合二為一進行,,是荊楚婚俗禮儀獨有的特色,。如松滋縣一帶,,男家在婚禮前一日,,設酒宴二席,其一擇親友家少者九人,,合子為十,,曰“陪十弟兄”,這是“加冠禮”的前奏,,象征其子成人,,是日男家命字,,視以斂錢為“盒子匾”,鼓樂導送,,由舅爺前來主持,,登堂“賀號”。 荊楚婚俗中還有避兇求吉的習俗,。如喜床上鋪的稻草要順著鋪平,,象征小兩口今后的日子過得順當平安,忌橫著放,,因“橫”有蠻不講理之嫌,,將導致小兩口不和睦。新媳婦進門,,婆婆要用盤端棗子,、花生給她吃,以求早生貴子,,且望生要花著生(謂之“花胎”),,即要有兒有女,能有五男二女為佳,,民間謂此是“五男二女七寶座”,。
從先秦時代開始,就約定俗成一套男女結合的“文禮”,,經(jīng)歷代統(tǒng)治者倡導,,在今天荊沙民間,已繁衍成二,、三十多道程序,。江陵農(nóng)村婚俗禮儀的全過程是:發(fā)八字、定庚,、求肯,、過門、選期,、報期,、歇嫁、陪禮,、過禮,、陪十兄弟、陪十姊妹,、辭父母,、哭嫁、發(fā)親,、攔車馬,、接升,、交親、拜堂,、鬧房,、喝“糾腦殼茶”、回門,。松滋農(nóng)村一些地方的婚俗禮儀更為繁縟,,其全過程為:訂盟、過禮,、求喜,、報期、娶親,、陪十姊妹,、開臉、哭嫁,、辭堂,、發(fā)親、發(fā)號(掛匾),、攔車馬,、治煞、迎嫁妝,、拜堂,、傳茶、喝交杯酒,、入洞房,、鋪床、坐床,、陪新郎,、陪十兄弟、陪新娘,、陪上親,、陪媒、謝媒,、示箱,、穿鞋、下廚,、回門,。這些婚禮儀式,,經(jīng)千百年傳媒,、至今仍在荊沙一些地方流行,。
二、湖北中式傳統(tǒng)結婚儀式
1.取吉日
揀日結婚,,擇日是將男女雙方的時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通常是指為“注冊”及“接新娘”等儀式擇吉日舉行。若這些儀式不在同日進行,,多以接新娘,、過門當日為準。
2. 過大禮
訂親最隆重之儀式,,約在婚禮十五至二十天前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 時至今日,,由于這種傳統(tǒng)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采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視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huán)。 男方要過大禮,,女方則要回禮,。過大禮及回禮的物品有以下這些:
(1)禮金
過大禮通常已決定了一吉祥的數(shù)目,存于利是封內(nèi),,豐儉由人,。回禮一定要茶葉及生果,。
(2)禮餅(嫁女餅)
過大禮需準備禮餅一擔,,由于現(xiàn)時加多了西餅,故無須一擔(即四百個)之多,。過禮時只須象征式帶八個來便足夠,,代表心意。其中需準備龍鳳禮餅兩對,,男女雙方各一對,。其它以唐餅及西餅代替,又或以利是代替,?;囟Y則為男方禮物的一半或若干(可用利是代替)。
(3)海味
過大禮分四式,、六式或八式,,通常每款分作兩包,不論斤數(shù),,豐儉由人,,但必須有發(fā)菜,,其它包括: 瑤柱、鮑魚,、,冬菇,、魷魚、魚翅,、蠔豉,、海參、蝦米,、魚肚等,,可以利是代替?;囟Y蓮藕,、芋頭、石榴各一對,。
(4)三牲
過大禮需雞或鵝兩對,,兩雄兩雌(如父母不全,一對便足夠),,豬肉三至五斤起雙飛(即一片相連開二),,也可以利是代替?;囟Y需雙喜賀帷巾,。
(5)魚
過大禮需魚一對,大魚或鯪魚,,取其有腥(聲)氣,。回禮需給女婿的西裝,、長褲(長命富貴)或衣料,、皮帶。
(6)椰子
過大禮需椰子兩對,,取其有爺有子,,父親健在用兩對,否則一對即可,?;囟Y需扁柏,利是,,芋頭,,姜。
(7)酒
過大禮需酒兩對,洋酒或米酒四支,?;囟Y需銀包(內(nèi)有利是)、鞋一對(同偕到老) ,、襪兩對,、利是兩封(上寫:五代同堂,,百子千孫),。
(8)四京果
過大禮為荔枝干、龍眼干,、合桃干及連殼花生,。回禮為聘金,、茶,、煎堆及大發(fā)松糕。
(9)生果
過大禮需生果,,取其生生猛猛之意,。回禮需有頭生菜,。
(10)茶葉,、芝麻
因茶樹不能移植,必要用種子種植,,所以以茶葉做禮物,,祝種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堅忠不渝,,即喻為 “油麻茶禮”,。回禮大甘蔗,。
(11)帖盒
過大禮需帖盒,,俗稱禮金盒,內(nèi)有蓮子,、百合,、青縷、扁柏,、檳榔兩對,、芝麻、紅豆,、綠豆,、紅棗、合桃干、龍眼干,,另有紅豆繩,、利是、聘金,、飾金,,以及龍鳳燭一雙及對聯(lián)一幅?;囟Y需檳榔一個,。
3. 安床
床除主健康與婚姻相處融洽外,亦為平安地孕育后裔之工具,,因此亦視為非常重要,。 男家除一張新床外,其它床上之一切用品,,皆由女家作嫁妝送往男家,。 擇定良辰吉日,在婚禮前數(shù)天由好命佬將新床至適當位置,。在婚禮之前,,再好命婆負責鋪床,將床褥,、床單及龍鳳被,、鴛鴦枕及百子帳等床上用品等鋪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吉祥之物,,如相思豆(紅豆及綠豆),、大吉一雙、紅棗,、新鮮及干之百合及蓮子,、桂圓、荔枝干及利是,。 結婚當晚,,新人進新房后,可讓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稱為“壓床”,,取其百子千孫之意。若想增添熱鬧氣氛,,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古時認為“新人不鬧不發(fā),越鬧越發(fā)”,,并能為新人驅邪避兇,,婚后如意吉祥,。
4. 上頭
男女雙方在婚禮前夕,擇定吉時(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時辰,,即一個小時),,進行上頭儀式。上頭象征一對新人已步入“成人”階段,,這種儀式須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在男女雙方各自家中舉行,。 當吉時屆臨之前,一對新人分別要穿上全新(上頭衫)的睡衣及內(nèi)衣褲,,女方應選擇一個看到月光的靠窗桌子上,,點著龍鳳燭及清香一炷,連同蓮子,、紅棗,、湯丸三碗(每碗六個或九個),、生果,、燒肉及雞,誠心向天參拜,。 男女雙方都要準備尺,、鏡及剪刀,即所謂“龍頭鏡,、蛟剪尺”,,取其光明繼后之意,讓“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頭,,一面梳,,一面說: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fā)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然后將扁柏及紅繩系在一對新人頭上便行,,最后高叫“高升”才可起立,。
5. 迎親
現(xiàn)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新郎在兄弟團的陪同下,,攜著花球迎接新娘。當?shù)诌_女家后,,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jīng)過一連串的智力及體能測試,,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是”,。 姊妹團接過開門利是后,應從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給男家兄弟團,上寫“姊妹茶點金”,。新郎順利入門后,,姊妹團亦應以茶點招待兄弟團。 開門后,,新娘應由大妗姐或伴娘帶領出來交給其父親,,再由父親交給新郎,正式行夫妻見面禮,。 新入應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后再向雙親奉茶跪拜(茶內(nèi)預先放入紅棗,,取其意頭,,長輩所贈送的金器首飾新娘應立即帶上并表示謝意)。 新娘準備兩封利是,,分別為“威,、旺、金”及“滿堂利是”,,過門后交予家姑,。
6.出門
在露天地方,由大妗姐或伴娘撐起紅傘護著新娘,,意指開枝散葉,。大妗姐及眾姊妹走在新人后尾,一邊行,,一邊向上空,、傘頂及花車頂撒米和紅綠豆,用來“喂金雞”,,意思指雞啄米后便不會啄新娘,。上花車前,新娘子應向送行的親友鞠躬,,以示謝意,。
7.過門
過門指新娘由女家出門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見翁姑及男家其它長輩,,重要程序如下,。
(1)新人步入男家
(2)翁姑由房間出來大廳會見新人(翁姑不可在大廳直接看見新人進門,以免相沖)
(3)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4)新人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會說一些祝福語,給新人利是,,并送首飾及禮物給新娘,。新娘收到飾物后應實時戴上,,以示謝意
(5)新人向其它長輩及親戚奉茶
(6)新人不需向新郎的同輩兄弟或親友逐一奉茶,互相握手便行
(7)新人應留在家中和翁姑及其它長輩吃中午飯.翁姑須準備九道菜,,象征長長久久
(8)若男家地方淺窄,,伴郎可和兄弟姊妹團成員出外吃中午飯(伴娘留在男家陪新娘)
8. 回門(三朝回門)
指結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連同禮物回探女家,?;亻T禮物包括“原只燒豬”(代表新娘之貞操)、西餅兩盒,、酒一雙,、雞兩只、生果兩籃,、生菜(風生水起),、長壽面兩盒、豬肚及豬肉等,。
更多湖北相關文化: 湖北傳統(tǒng)習俗文化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