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個冰河期
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共出現(xiàn)過三個小冰河期,,三國時期一次,,五代十國和南宋后期一次,明末清初一次,。
1,、三國時代的冰河期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曹操的一夜城就是在十分寒冷的氣候一天建成的,,可見當時氣候十分寒冷,!
2,、五代十國和南宋末年的冰河期
唐朝滅亡的公元907年,相對于其之前和之后的溫暖期來說,,也是一個低溫期,。公元1271年至1296年是一段寒冷時期,26年平均氣溫為1.82攝氏度,,這一寒冷區(qū)域正對應(yīng)著我國宋朝滅亡和元朝建立。
3,、明末清初的冰河期
公元1599年至1702年也是一段漫長的寒冷區(qū)域,,這104年間的平均溫度為1.77攝氏度,,這一時期正是我國明朝滅亡,、清朝建立。
二,、冰川期和朝代更替有什么聯(lián)系
溫暖期一般建立了強大的中央政權(quán),,此時國土面積廣大。寒冷期則漢人政權(quán)實力大打折扣,,邊疆少數(shù)民族“興盛”,,來自外族的壓力很大,。
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入侵矛盾,主要是來自北方大漠,。因為古代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東、南兩面有海洋,,基本上是人類探索世界的阻礙,。西面有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廣闊的沙漠,外族受地形和氣候不可能對東部的漢族政權(quán)造成千里突襲,。所以漢族政權(quán)在古代一直蒙受著來自北方的壓力,,例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等,。
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因為是游牧經(jīng)濟,完全靠草原來養(yǎng)活自己,,當氣候變冷時,,草原生長很差,得不到充分的食物供給,。在這時候,,就會向南方的漢族政權(quán)發(fā)起進攻,以獲得食物,。而南方此時也變冷,,糧食等物資也會大幅減產(chǎn),從而綜合國力有所下降,。所以北方外族入侵頻繁的時候,,實際上是在一個氣候變冷的大背景下,迫于生存壓力造成的,。所以,,在氣候寒冷時期,中原王朝將面臨內(nèi)憂外患的窘境,。
我國歷史上的朝代垮塌幾乎都與低溫區(qū)間相對應(yīng),,秦朝、三國,、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滅亡年代,,都是處于過去2485年來平均溫度以下或極其寒冷的時期,。
三、建國以來南方最冷的時期
1954年12月到1955年1月,,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遭遇罕見的極端低溫天氣,。長江除了干流外所有的江河湖泊全部冰封!岳陽樓下的冰層厚度達到一米,!
長江中下游一帶氣溫降到-10~-15度左右,,淮河流域更是在-20度左右!南方主要省會城市更是連續(xù)半個月以上氣溫在0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