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率正常范圍是多少
心率指的是安靜狀態(tài)下,,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shù)。成人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鐘,,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鐘,,成年男性的心率為50-95次/分鐘,成年女性的心率為55-95次/分鐘,。
老年人,、運動員較成人心率偏慢,老年人的心率為55-75次/分鐘,。小兒較成人心率偏快,,1-28天新生兒的心率為120-140次/分鐘,1-12個月嬰兒的心率為110-130次/分鐘,,2-3歲幼兒的心率為100-120次/分鐘,,4-7歲學齡前兒童的心率為80-100次/分鐘,8-14歲學齡中孩子的心率為70-90次/分種,。
當心率超過100次/分鐘時,,稱為心率過速或竇性心動過速,當心率低于60次/分鐘時,,稱為心動過緩或竇性心動過緩,。
二、心率異常對心臟的影響
1,、心臟功能下降
無論是心率過快還是過慢,,長期以往都可能導致心臟功能下降。心率過快時,,心臟持續(xù)高負荷工作,;心率過慢時,心臟無法滿足身體需求,,會導致心臟功能逐漸衰退,。
2、生活質量下降
心率異??赡軐е禄颊叱霈F(xiàn)各種不適癥狀,,如心悸、胸悶,、頭暈等,,這些癥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質量。
3,、血液循環(huán)影響
心率過快時心臟泵出的血液速度加快,,可能導致血壓升高、血管壁損傷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心率過慢時,,心臟排血量減少,可能導致血液循環(huán)減慢,,身體各部位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營養(yǎng),,出現(xiàn)乏力的癥狀。
4,、心肌缺血
心率過快和過慢都可能導致心肌缺血,。心率過快時,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狀動脈的供血能力有限,,可能導致心肌缺血;心率過慢時,,心臟排血量減少,,也可能導致心肌供血不足。
5,、心律失常風險
心率過快容易誘發(fā)各種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室性心動過速等,;心率過慢可能伴隨心臟傳導系統(tǒng)的問題,,如房室傳導阻滯等,其可能影響心臟的正常節(jié)律,。
三,、心率怎么測量
1、數(shù)脈搏
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在安靜狀態(tài)下,,觸摸手腕部位的橈動脈,可以感受到明顯的跳動,。計數(shù)一分鐘內橈動脈的搏動次數(shù),,即可得到心率。注意,,脈搏的搏動和心率是完全一致的,。
2,、使用聽診器
戴上聽診器并將聽診器的探頭放在心尖搏動處,然后通過心臟跳動次數(shù)測量心率,,一般以計數(shù)1分鐘為宜,。
3、使用電子設備
現(xiàn)在有很多電子設備,,如手環(huán),、電子手表等,都可以初步進行心率的監(jiān)測,。這種監(jiān)測方法比較方便,,但可能會有一定的誤差。
4,、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
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是最準確的心率監(jiān)測設備,。可以把設備帶回家,,監(jiān)測全天24個小時心臟跳動情況,。在第2天摘除設備后會拿到一份非常詳細的報告,包括全天24小時最慢心跳,、最快心率,、24小時平均心率,以及2次心跳之間的間隔,、24小時總心搏等,。
請注意,如果通過測心率,,懷疑自身存在心率過快或者是過慢等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完善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明確有沒有疾病因素影響心率,以免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