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的直徑是多少
高爾夫球的直徑不得小于42.67毫米(即1.680英寸),,重量不得超過45.93克(即1.62盎司),,標準球速為75米/秒。
標準的高爾夫球有336個凹洞,,每個洞的平均直徑≤5毫米,,平均深度約為0.25毫米。這種洞也有六邊形的。
高爾夫球場的選址
高爾夫球場一般設在丘陵地帶的開闊緩坡地上,,占地65~75公頃,,視球洞的多少而異,具體選址要求如下:
1,、地形要求,。基地用地不能太崎嶇,也不宜太陡,,基地內(nèi)可保留一些緩坡和水面等自然特征,,作為球場的天然屏障。
2,、土壤要求,。高爾夫球場的球道和果嶺都需種植高質量的草皮,對土壤的分析處理十分重要,,砂質土壤是高爾夫球場理想的土壤,;土壤的養(yǎng)分是否已被原作物耗盡,是否可以滿足植草皮的需要,,選址時詳細考慮這些因素,,有利于將來的維護和管理。
3,、交通便利,。高爾夫球場應有方便的交通條件,一般選在高速公路附近或城市干道附近,。
4,、水源充足。高爾夫球場大面積草坪養(yǎng)護需要大量的水,,水源供應充足是影響球場養(yǎng)護的重要因素,。
5、環(huán)境優(yōu)雅,。球場應選擇環(huán)境優(yōu)雅,、氣候宜人的區(qū)域,如湖邊,、林間,、風景地、山坡地等,。
高爾夫球場設計要點
高爾夫球場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它與其牲體育運動場所不同,沒有固定的嚴格的尺度的要求,,只要基本滿足每洞的桿數(shù)和球道的長度要求即可,。高爾夫球場一般選擇在具有自然地形的區(qū)域,。所以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便是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原有地形進行現(xiàn)劃設計,,充分利用原有的臣陵、山地,,湖泊,、林地等自然景觀,與高爾大球場的競賽要求相結合,,盡量降低土方量,,進行綜合規(guī)劃與設計。這樣不但節(jié)約投資,,而且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追求個性是高爾大球場設計的一大特點,在全世界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高爾夫球場,,每個高爾大球場部在自身特色的創(chuàng)造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吸引更多的會員。
1,、發(fā)球臺的設計:發(fā)球臺的形狀多種多樣,,以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為常見,。另外還多用半圓形、圓形,、S形,、L形等?!忝娣e為30—150平方米,,較周圍高O.3~1.0米,以利于排水并增加擊球者的可見性,,表面為修剪過的短草,,要求草坪有一定堅硬度且表面光滑。發(fā)球臺面積雖小,,但受到的跟蹤程度很重,,要求地表水能迅速排除,從發(fā)球角度考慮又應有—定的平整度,,一般取l%--2%的微坡度,。
2、球道設計:南北方向是較理想的球道方向,,球道一般長為90-550米;寬30-55米不等,,平均寬約41米。
3、果嶺設計
A,、果嶺是高爾大球場的關鍵區(qū)域,。每個果嶺的大小、造型,、輪廓和周邊的沙坑都各具特色,,以創(chuàng)造豐富的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果嶺草坪高度要求在5.0-6.4厘米之間,,并做到均勻,,光滑。
B,、果嶺的排水,。果嶺上的地表水應從2個或2個以上的方向排出。果嶺的地形設計應使地表水的排水線避開人流方向,。一個果嶺的大部分坡度不應超過3%,,以保證擊球后球運動的方向。
c,、練習果嶺,。練習果嶺是供學習高爾夫球的球員練習擊球進洞的專用練習場地。練習果嶺通常位于高樂夫俱樂部和第一個發(fā)球臺附近,,應能夠設置9—18個球洞及它們的替換位置,。果嶺表面應有一定的坡度。同樣以3%為宜,。為保證練習果嶺草皮的質量,。一個高爾夫球場應設置2個或2個以上練習果嶺輪換使用為佳。
4,、障礙區(qū):障礙區(qū)一般由沙坑,、水池,樹叢組成,,其目的是用來懲罰運動員的不準確擊球,,將球從障礙區(qū)出要比在球道上擊球困難得多。
A,、沙坑,。沙坑一般占地面積為140~380平方米,有的沙坑可高達2400平方米左右?,F(xiàn)在大多數(shù)18洞高爾夫球場有40-80個沙坑,,可根據(jù)打球需要和設計師的設計思想確定。球場沙坑的設置應合乎自然策略,,使打球人想到發(fā)球臺的正確位置,。通常球道沙坑位置的確定由錦標賽發(fā)球臺的距離而定,。
沙坑的位置還要根據(jù)該地的排水特點,沙坑要有好的地上和地下排水條件,,在地勢低平和地下排水充分,,或在沙坑下有良好的滲水條件的區(qū)域內(nèi).沙坑可以建在草地平面以下。
從維護管理角度來說,,果嶺一側的沙坑應設置在距離果嶺草坪3—3.7米的地方,,以便修建機械的通行及防止沙坑中沙子被風吹到草坪之上,。果嶺基層沙坑內(nèi)的沙厚至少應為lO厘米,,沙坑的斜坡或凸起的沙層厚度至少應為5cm;球道沙坑的沙厚相對要淺—些。高爾大球場沙坑的用沙要求是比較嚴格的,,75%以上沙子的粒徑應在0.25一O.5毫米之間(中粒沙),。沙子選用有棱角的沙子為最好。沙子的顏色以白色,、褐色或淺灰色為好,,但應避免沙子顏色太白,導致看不清球體,。
B,、水池。水池不僅是擊球的障礙,,同時還可起到很好的造景作用,。水池可以設計于單個球道內(nèi),也可以幾個球道共用1個水池,。有時也將球臺或果嶺設在四面環(huán)水的島上,,增加擊球的難度和樂趣,豐富球道景觀,。水池邊適宜造景,,可架小橋,設汀步,,在面積較大且水源充足時,,可以規(guī)劃噴泉或瀑布。
5,、標志樹:高爾夫球場中的標志樹是為使高樂夫球手在擊球時能夠汁算出球落點的位置而栽植的,,常在距發(fā)球臺50、100,、150,、200碼(1碼=0.9144米)的位置上栽植,可在50,、150碼處栽植單棵大樹或小樹,,在100,、200碼處栽植兩棵大樹或小樹,使擊球手容易判斷球落地的臣離,。
6,、其他。除去上述涉及的方面以外,,高爾夫球場設計一般還要包括練習場,、會館以及休息亭等等,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靈活設置,。
球場面積方面,,從占地幾十公頃的土地規(guī)劃出18個球道,一般18洞的球場,,是由4個短洞,,4長洞以及10個中洞所構成,標準桿為72桿,,然而,,若有地形特殊和土地面積大小等因素的差異,其標準桿亦可介于72桿加減3桿之間,。易言之,,18洞標準桿在69至75桿之間皆可被接受。在善于規(guī)劃的設計師之下,,整個球場18洞的功能就剛好可以使整組14支球桿達到充分的發(fā)揮運用,。
另短、中,、長洞的距離規(guī)定如下:
短洞─標準桿三桿(Par3),,長度在250碼以下。
中洞─標準桿四桿(Par4),,長度在251至470碼之間,。
長洞─標準桿五桿(Par5),長度在471碼以上,。
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