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親
說親的基本步驟是:男方家經(jīng)媒人之手取得女方的生辰八字后,,請陰陽先生拈算,,若男女雙方八字相合,,則議婚告成。
然后由男方請媒人上女方家說親,,俗稱“說媒”,。女方雙親征得姑娘同意后,男青年擇日赴女方家“瞅媳婦“,,與女青年見面互換相親之物,。
有的女青年也會回訪男家,稱為“看屋里(家)”,,當然男方父母少不了見面禮,。有的男女青年自由戀愛、互訂終身,,再請人說通雙方父母,,取得認可,就可以正式定親了,。
二,、訂親
定親在甘肅稱為“框鎖鎖”,。 介紹人從中調定,雙方同意,,然后擇日舉行定親儀式,男方父親(或代理人)與介紹人偕男青年,,攜厚禮赴女方家。
禮物一般有喜酒,、喜饃12個(俗稱“大饅頭”)、喜錢(稱“鎖鎖”),、喜絹(布匹)、衣物等,。女方家會集長輩及近親相陪,盛宴款待,。女孩在姐、嫂陪同下至席敬酒,,男方家長會在女孩脖子上栓一個系有錢幣的紅色線繩,,稱“拴媳婦子”。傳說這一拴,,就把女孩拴成男方家的人了。
臨辭,,女方母親給新女婿亦有饋贈,并且退還饅頭兩個,,稱為“回盤”,。事后,,女方將饅頭分贈近親,向外宣布婚姻成立,。定親時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雙方商量彩禮錢。有時會爭得面紅耳赤,,但在介紹人的斡旋中,最終會達成一致,,皆大歡喜。
三,、行禮
也叫“行大禮”。這是比較慎重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多在迎親前半年舉行。男方家擇定結婚吉日,,由父親約上介紹人,,帶齊原定彩禮,、喜酒喜饃及妝奩衣物赴女方家。
女家少不了又是設席款待,,請長輩相陪。席間商定迎娶時間,、儀程。雙方兒女親家互相敬酒,,互致歉意,說些吉祥如意,、皆大歡喜的話。
四,、提話
按照傳統(tǒng)的做法,男家是嫁娶的主動者一方,,其父母應選擇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對方,,準備迎娶。
稱為“提話”或“送日子”,。提話一般在吉日的前一月進行,謂之“隔月不提話”,,如在本月,,至少要提前十天,。
五,、娶親
俗稱“引新媳婦”。 吉日將臨,,男方整理院落,洗刷門窗,求字裱畫,,布置新房,通知親友,。臨近二三日,男家殺豬宰羊,,置辦用品貨物,接親眷,,請"總管",聘廚師,,邀陪客,請房下(宗親),,貼喜聯(lián)……忙不勝忙。
吉日前一天,,接"先人",,請"家譜",,供奉祭品,燒香納拜,。吉日晨,置酒舉餐,,打發(fā)娶親人起程。迎親一般為3至5人,,包括引親的、媒人,、背箱人等。帶上喜酒喜饃,、喜衣蓋頭,,風衣披風和喜錢(有“開箱錢",、"伴女錢",、喜帖等)。按照擇定的吉時趕到女方家,。
女家的親戚、親房(本家),,于婚禮前一天,到女方家共商大事,。確定送親的人選,,一般以八人或十人,,可多可少,必須是雙數(shù),。一般講究“用相”與“避相”,。親友及村里的未婚姑娘,于前一天帶禮物或禮金到女方家“添箱”(恭賀),。
娶親人到后,簡單地吃喝一點,,然后去到閨房先押了壓箱錢,再把蓋頭蓋在新娘頭上,,俗稱“攔頭”,。這時背箱人先行返程。新娘穿戴完畢,,懷揣紅書(即"婚書"),,在祖先牌位前焚香祭祖,再向貴親磕頭行禮,。有親兄親姊引導出門,,和娶親人一道起程。
新娘出門時,,女家將一把紅筷分散于娶親的,,人手一雙,,同時男家將"伴女錢"散給女家七姑八姨。這時女孩兒早哭成了淚人,。據(jù)說女孩兒在離開娘家時,流的淚珠子越多越好,,每一滴眼淚都是留給娘家的“金豆豆”,。
雖說女大當嫁,是喜事,,卻不能響炮。舊時,,若迎親隊伍途遇碾臺、碌碡,大樹,、窖井崖頭,十字路口則貼一書有"花紅蓋之大吉"的紅紙條,,稱"路帖",,或以紅氈相遮,稱"遮白虎",。
六、接新人
在等待娶親隊伍的時候,,所有人會在路口,,娶親隊伍快行至男方家附近時,,早有專門負責觀望的通知“總管”, "總管"吆喊眾人在大門前候迎“尊客”(送親的人),,尊客會先安排進院。
這個時候,,年輕人則對婚車相擁而上,,有撒花的,噴泡沫彩帶的,,當然,,這里還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新娘子下車要給隨同的“押馬娃娃”給“下馬錢”,,新娘子才能下車,,在這需注意,在甘肅有些地方,,一般新娘子都不能著地,,需由新郎抱至新房,。
尊客一進院子,便互相作揖打躬迎接入室,;也有在大門前設一酒案,擺幾個簡單菜盤(稱下馬席)迎客的,。然后由"總官"斟酒一一相敬,每人三盅,,稱"迎風盅",,再迎到客房在祖先牌位前磕頭上香舉禮,。
禮畢,,邀入座中,,"總官"指揮眾執(zhí)席者,,先茶后飯,茶以漱口,,飯一般為“四熗盤”。飯后由事先安排好的鄰舍請去休息“喝湯”(吃面),,到傍晚又請到另一家設席招待,名為“挪席”,。
甘肅習俗里十分厚待尊客,,宴席有"十三花",、“十二齊"十全"、"九魁"等,,并以嫡親貴友坐陪,。席間新郎父輩、兄弟輩輪番敬酒,,寒喧問好,。
結婚當天,與尊客身份同樣尊貴的貴賓就是姑舅(新郎母親娘家人),,接待場面及儀程基本與尊客相似,。
席畢,左鄰右舍各領一人安排晚上睡覺,。次日,,本家依然設席,依次“打發(fā)” 尊客和姑舅,,這時男方會送一雙皮鞋給“介紹人”,,以示謝意。
七,、安床,、鬧洞房
晚上,開始安床,,有男女喜相人(民間叫“戴頭人”)為新郎新娘"換盅",,即找紅線尺許,兩端各拴一銅錢,,分置于兩個盛滿酒的盅內,,新郎、新娘各端一盅,,飲去一半,,再互換飲盡,緣于"千里婚緣一線牽"之說,。
然后由女性帶頭人開始為新郎,,新娘鋪床,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核桃棗兒口唱吉詞: "一把核桃一把棗,,養(yǎng)下娃娃滿炕跑……,。"最后"掃炕",,邊掃邊以言相嬉。期間當然少不了圍觀者嘻戲搞怪,,要求小兩口做一些難為情的游戲等,,謂之“鬧洞房”。
其實,,鬧新房早已開始,,白天新媳婦接進門,就有婦女們去盤問試探新娘子是否乖巧伶俐,,就有不安分的小伙們去挑逗調戲,,要求新人為他們點煙敬酒,新房中整天都笑語喧嘩,、熱鬧非凡,。
安床畢,閉了門窗,,新房中點著一盞燈,,這燈是要點到天亮的。這時就有同輩好事者,,潛伏洞房外偷聽小兩口的私語,,叫“聽房”。
舊俗認為人不聽則鬼聽,,故若無人聽時就立一掃帚嚇鬼,。此俗從古至今,專為耍笑而已,。
八,、待親房(宗親)
次日打發(fā)了尊客,姑舅和宗親一應人等由東家安排依次入席,,有時要擺數(shù)十桌,。席間,新郎之父(亦可由其他長輩代替)為眾鄉(xiāng)親"斟酒",。
新郎新娘由一人領陪,,逐一前去叩謝認親,,新娘嘴里甜甜地叫著各種該叫的稱呼敬煙獻酒,當然,,被叫者少不了給新媳婦的紅包,。整個婚禮就在這熱鬧的氣氛中結束了,。
九,、回門
回門是甘肅婚俗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槎Y后三到七天中,,新郎要準備禮物,領著新媳婦回娘家,,當日去當天回來,,不能在娘家住宿。
過年的正月里再去時,,可以多住幾天,,丈人家的遠親近戚都要走上一遭,叫“浪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