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江翠片,原名湄江茶,,因產(chǎn)于湄江河畔而得名。創(chuàng)制于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為貴州省的扁形名茶,。主銷貴陽、遵義,,也銷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為饋贈親友,,招待國際友人的禮品茶,。產(chǎn)地 湄江茶產(chǎn)于貴州湄潭縣。湄潭縣位于貴州北部,,氣候溫和,,雨霧日多,土壤肥沃,,結(jié)構(gòu)疏松,,含礦物質(zhì)豐富,對茶樹生長極為有利,。
湄潭種茶歷史悠久,。唐朝陸羽在茶葉專著《茶經(jīng)》中,就有湄潭不僅能產(chǎn)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論述,。宋代則有以茶葉為上貢的記載。如今的湄潭,,擁有全國聞名的大型茶場和星羅棋布的農(nóng)村茶園,。有創(chuàng)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貴州省茶葉研究所。
湄江翠片采自湄江良種苔茶的嫩梢,。清明前后開采,,以明前茶品質(zhì)佳。特,、1-2級翠片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芽長于葉,芽葉長度分別為1.5厘米,、2厘米,、2.5厘米。三級翠片采摘標準為:一芽二葉初展,,芽葉長度不超過3厘米,。通常,制500克特級翠片需采5萬個以上芽頭。一級翠片約需4萬個左右芽頭,。采回的芽葉必須分級攤放在通風陰涼處,,攤放厚度每平方米1-1.2公斤,失水量8%左右,。一般歷時3-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