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內蒙古自治區(qū)),,編號:Ⅱ-35
(1)批次/類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內蒙古自治區(qū)
(3)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qū)藝術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qū)藝術檔案館)
2,、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吉林?。幪枺孩?35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3)保護單位: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傳習中心(馬頭琴樂團)
3,、蒙古族馬頭琴音樂(蒙古勒津馬頭琴音樂),編號:Ⅱ-35
(1)批次/類型:2021年(第五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遼寧省阜新市
蒙古族馬頭琴歷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馬頭琴就已存在。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馬頭琴形成了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這些流派又與蒙古族內部和外部的聚散離合以及歷史變遷密切相關,。可以說,,馬頭琴伴隨著蒙古族從草原和歷史的遠處一路走來,,其中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馬頭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場合演奏,,也出現在民間的婚典儀典和親友聚會等日?;顒又校患瓤蔀楦璋樽?,亦可獨奏曲目,。馬頭琴具有深厚的社會和民俗傳統(tǒng)基礎,發(fā)揮著傳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風易俗等社會功能。
馬頭琴的傳統(tǒng)曲目多從民歌中演化而來,,可分為五類:1.原生民歌,,如《朱色戀》、《八雅鈴》,;2.英雄史詩曲牌,,如《奔馬調》、《打仗調》,;3.馬步調,,即表現馬形象的曲調,;4.從民歌發(fā)展而來的琴曲,如《荷銀花》,、《莫德烈》等,;5.漢族古老曲調,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馬頭琴在蒙古族文化中極受尊崇,已成為蒙古族文化極為重要的表現形式,。近幾十年來,,馬頭琴的發(fā)展遇到了嚴重的困難。歷史上馬頭琴有四大傳統(tǒng)演奏流派,,每一種演奏流派都有自己傳統(tǒng)的演奏曲目,。但時至今日,馬頭琴傳承人日漸稀少,,曲目失傳現象嚴重,,保護工作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