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則縣·阿里地區(qū)(135580km2)
改則縣位于西藏阿里地區(qū)東部,藏北高原腹地,。東經81°59′—86°,,北緯31°30′—35°40′,東與那曲地區(qū)的雙湖,、尼瑪縣相接,,東南與措勤縣相連,南與日喀則地區(qū)的仲巴縣毗鄰,,西與革吉縣,、日土縣接壤,北以昆侖山為界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田市民豐縣交界,。東西長450公里,,南北寬670公里,國土面積135580平方公里(13.558萬平方公里),,約占阿里地區(qū)總面積三分之一,,是阿里地區(qū)面積最大的一個純牧業(yè)縣,,也是西藏面積最大的縣。全縣地勢高,,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而且相當大的地面海拔高度在5000米。
-
雙湖縣·那曲市(116700km2)
雙湖縣,,隸屬于西藏自治區(qū)那曲市,,位于藏北高原西北部,地理位置處于東經83°52—90°26′,,北緯30°41—36°41′,。平均海拔超5000米,為中國海拔最高縣,。行政區(qū)域面積116700平方千米,,是西藏面積第二大縣城。據(jù)買購小編了解,,雙湖縣屬高原亞寒帶干旱氣候,。境內山勢平緩,草原開闊,。地勢北高南低,,多為干寒和半荒漠草場,。境內主要有昆侖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冬布勒山等山脈,。這里湖泊眾多,較為著名的有多格錯仁其香錯,、多爾索洞錯,、多格錯仁強錯、美日切錯,、雅根錯等,。
-
日土縣·阿里地區(qū)(77120km2)
日土縣位于西藏自治區(qū)的西北邊陲,是新疆進入西藏的北大門,,戰(zhàn)略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國土面積77120平方公里(7.712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以牧業(yè)為主,,兼有少量農業(yè)的邊境縣,。平均海拔4300米,年均降雨量50~100毫米,,空氣平均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qū)的50%,,全縣最低氣溫零下44.6℃,,高寒缺氧,自然條件惡劣,。擁有跨國境著名旅游資源班公湖和歷史悠久的日土宗遺址,、日土巖畫;有珍稀的金絲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驢、雪豹等,;擁有“軟黃金”之稱的白絨山羊,。
-
尼瑪縣·那曲市(75640km2)
尼瑪縣藏語譯為“太陽”。尼瑪縣是西藏自治區(qū)那曲市下轄縣,,位于西藏自治區(qū)北部,、那曲市西北部,南與日喀則市相接,,東與雙湖縣,、申扎縣相連,西與改則縣相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屬高原亞寒帶半干旱季風性氣候和高原寒帶干旱氣候??諝庀”?,多風雪,年平均氣溫-4℃,,年降水量150毫米,。行政區(qū)域面積75640平方千米??h政府駐尼瑪鎮(zhèn),。尼瑪縣境內主要山峰有藏色崗日、江愛達日那,、角木日,、崗日伯魯?shù)龋0尉?000米以上,。最高峰藏色崗日,,海拔6460米。還有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岡底斯山。
-
革吉縣·阿里地區(qū)(45710km2)
革吉縣,,隸屬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地處西藏自治區(qū)西部,,獅泉河的源頭,面積4.571萬平方千米,,是西藏占地面積最大的10個縣城之一,。據(jù)maigoo編輯了解,革吉縣位于西藏自治區(qū)西部,,地處岡底斯東北,,噶倫昆侖山以南,岡底斯山的脊背為界,,西與噶爾為鄰,,南與普蘭、仲巴縣接壤,,東靠改則縣,,西北與日土為鄰。全縣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革吉縣是純牧業(yè)縣,全縣草場總面積為4716平方公里,,由于受西風寒流影響,,全年降雨量稀少,屬高原內陸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2℃,,最低氣溫-40℃,最高氣溫20℃,。
-
仲巴縣·日喀則市(43600km2)
仲巴,,藏語意為“野牦牛故鄉(xiāng)”,,雅魯藏布江源頭,。1951年以前,仲巴稱珠珠宗,,屬阿里噶本管轄,。1960年設仲巴縣,歸阿里專署管轄(1959年-1962年設立仲巴扎東特委),。1962年9月,,劃歸日喀則專署管轄。2014年7月,,日喀則撤地設市,,仲巴縣隸屬日喀則市,縣城距自治區(qū)首府拉薩930公里,,距日喀則市632公里,。國道219橫穿全境,,西銜阿里普蘭縣,北靠阿里革吉縣和改則縣,,東鄰阿里措勤縣和日喀則市薩嘎縣,,南與尼泊爾接壤。全縣南北寬294公里,,東西長254公里,,國土面積43600平方公里(4.36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市的4分之一,。
-
安多縣·那曲市(43530km2)
安多縣地處青藏高原中部,、西藏最北部,唐古拉山脈南北兩側,,東與青海省治多縣,、雜多縣和那曲市聶榮縣接壤,南與那曲市色尼區(qū)為鄰,,西與那曲市班戈縣,、雙湖縣相接,北靠青海省格爾木市曲麻萊縣,,青藏鐵路,、青藏公路、格拉輸油管道,、蘭西拉光纜,、青藏±400千伏直流線路,、鐵路電力貫通線等“生命線”縱穿全境,,是名副其實的“西藏北大門”,。國土總面積43530平方公里(4.353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200米,。草場面積1.27億畝,,可利用草場面積8290.43萬畝,。
-
錯那縣·山南市(35120km2)
“錯那”藏語意即“湖前面”的意思,,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南,,是西藏自治區(qū)的重要邊境縣之一,。錯那縣國土總面積35120平方公里(3.512萬平方公里),縣城所在地海拔4380米,,距拉薩380公里,距澤當220公里。極端最低氣溫-32.9℃,,極端最高氣溫18.2℃,,全年無霜期僅有42天,,常年天氣寒冷,,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自然災害頻繁,,以雪,、洪,、霜災尤為突出,。
-
察隅縣·林芝市(31530km2)
察隅縣,藏語意為“人居住地”,,地處西藏東南部,,全縣總面積31530平方公里(3.153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耕地面積41805畝,。察隅縣自然資源豐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氣候四季溫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具有優(yōu)越的特色農牧業(yè)發(fā)展條件,;有著以雅魯藏布江支流察隅河和怒江為主體的幾十條大中小河流,,水能資源開發(fā)利用潛力大,;地處滇藏新通道重要節(jié)點,位于大香格里拉生態(tài)旅游圈上,,是新的川滇藏交通大環(huán)線的必經之處,。
-
墨脫縣·林芝市(31450km2)
墨脫縣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總體呈北高南低的走勢,,東起念青崗日山和阿拉亞日山脈與察隅縣相連,西至多雄拉和丹娘拉與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和海拔7151米的加拉白壘峰相倚,,并與米林縣和巴宜區(qū)相鄰,,北隔崗日嘎布山脈與波密縣相接,南面海拔154米的巴昔卡與印度毗鄰,。全縣國土面積31450平方公里(3.14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縣城海拔1100米,,年均氣溫18.4℃,,年均降雨量超過2330毫米。墨脫擁有“五最一秘”的獨特資源發(fā)展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