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可以吃海鮮:根據(jù)每個寶寶具體情況而定
河魚河蝦要滿6個月可以吃,,海鮮則要到9個月后才能吃,。4個月的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只適合比較單一化的吃法,,家長不要心急,,不能搞很多花樣煮,吃得太雜寶寶消化不了,。 一周歲以內(nèi)的嬰兒仍是要以奶為主,,每天要在保證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礎上添加輔食。 因為有些寶寶本身是過敏體質(zhì)或者有家族過敏史,,最好將時間再拖后一點,,從九、十個月甚至一歲以后再開始給寶寶添加,。
哪些海鮮適合孩子吃,?
一般推薦寶媽給寶寶準備符合以下條件的魚類:污染風險較低,魚刺較少,,容易買到,。像三文魚、海鱸魚,、鱈魚,、鯧魚等都適合給寶寶食用。此外,,還有一些海水魚也可以給寶寶吃,,比如銀魚,、青花魚、黃花魚,、比目魚,、馬面魚等,而桂魚,、昂刺魚等淡水魚也不錯,。
寶寶可以吃貝殼類海鮮嗎?
常見的貝殼類海鮮指的是各種螺,、蛤,、蠔、蟶子等,。答案是不建議,雖然此類海鮮含汞的風險較低,,而且因為結(jié)構(gòu)特殊易藏匿寄生蟲,,所以最好不要給小寶寶吃。若是咱們成人要吃,,也應吃全熟的,,以免寄生蟲沒有被全部殺死。
寶寶可以吃甲殼類海鮮嗎,?
甲殼類海鮮指的蝦和蟹,。相比之前介紹的魚類和貝殼類,此類海鮮基本上不存在含汞風險,,更適合給寶寶食用,。蝦和蟹這些我家孩子1歲前都已經(jīng)添加了,沒等到滿1歲,。
寶寶吃海鮮8大原則
1.首次“河鮮”為主——河魚河蝦引發(fā)過敏的幾率比海鮮相對小一些,,可作為初次給寶貝添加魚蝦的選擇。中國營養(yǎng)協(xié)會建議:給寶寶添加海鮮時最好先從白色魚肉(比如鱈魚)開始,,而后再添加紅色魚肉(比如三文魚),。給寶寶添加魚類時要選擇肉嫩刺兒少的,這種魚肉寶寶吃起來方便而且容易咀嚼消化,。
2.警惕過敏——寶貝初次嘗試魚蝦時,,微量即可,待確認沒有過敏表現(xiàn)時方可逐漸加量,。
3.少油炸,、多燉蒸——油炸易使多不飽和脂肪酸氧化破壞,不但營養(yǎng)降級,,還會產(chǎn)生有害的脂質(zhì)過氧化物,。
4.死魚死蝦不要碰——細菌的滋生可不是從魚皮開始的,,除非確定魚蝦“剛剛過世”。
5.“小比大好”——體積大,、份量重的魚體內(nèi)容易蓄積更多的有毒重金屬,,小于兩斤的魚安全系數(shù)更高哦。
6.多≠好——每周3-4頓,、每頓2-3兩是最適宜的量,。過于頻繁吃魚蝦會導致營養(yǎng)失衡,同時也有重金屬超標的危險,。
7.清洗重點——魚頭和魚腹內(nèi)的黑膜往往藏著寄生蟲和重金屬,,一定要清除。
8.湯水為輔——魚蝦含蛋白質(zhì),、鈣,、鈉的量都高,食后需要更多的水分來幫助消化,,因此,,更適合安排在早午餐中,并搭配青菜湯,;下午和傍晚則注意給寶貝多喝清水,。
寶貝美味海鮮輔食
1.番茄魚泥(適合6-8月齡的寶貝)
將番茄汁拌入混勻的土豆泥和魚泥,能夠去腥,、添味并增加維生素的攝入,。
2.絲瓜蝦茸粥(適合9-12月齡的寶貝)
絲瓜切成小粒、蝦煮熟后切碎備用,。用一點點油爆香一點點蔥花,,加入開水和絲瓜煮粥,待九成熟時加入蝦煮開,,蝦肉的口感就不會老了,。
3.銀魚豆腐羹(適合1-2歲的寶貝)
豆腐切小塊,與泡發(fā)洗凈切段的小銀魚一起煮,,還可以加入一點粉絲和青菜丁,。具有很好的補鈣、補鋅的功效,。
4.海鮮飯(適合2-3歲的寶貝)
將蝦仁,、蟹肉用料酒、胡椒粉略腌后,,與鮮冬菇粒,、彩椒丁、小油菜丁一起炒香,。在電飯煲中煮白米飯至水分將近收干時,,將炒好的料鋪在飯上,、撒上一點點黑芝麻,蓋蓋繼續(xù)煮至飯熟,。富含三大營養(yǎng)物質(zhì)及鈣鋅元素,,很適合秋天。
特別提醒
1.一旦寶貝出現(xiàn)過敏現(xiàn)象,,如食后出現(xiàn)皮疹,、喘氣困難、嘔吐,、腹瀉等現(xiàn)象,,一定不要在當時再次嘗試給寶貝吃。
2.魚蝦肉的含鐵量低于牛羊肉等紅色畜肉,,不可長期用魚蝦替代畜肉喂養(yǎng)貧血的寶貝,。
3.有的海魚中一種叫EPA的脂肪酸能夠抑制血小板的形成,不利于因血小板少而凝血功能差的寶貝,。
4.并非只有“海鮮”危險,,對海魚過敏的寶貝往往對河魚也過敏。易致敏的水產(chǎn)品有:鱈魚,、鯖、黑魚,、比目魚,、三文魚、鱒魚,、鯉魚及鰻魚等魚類,,蝦、蟹,、螯蝦,、龍蝦等甲殼類。
5.魚湯或魚膠凍,,寶貝有可能同樣會致敏,。最好長期避食,許多對魚蝦類過敏的寶貝會終生敏感,,甚至連聞到魚的味道都會過敏,。媽咪要細致,幫寶貝避開可能會引起過敏的因素,。
6.海生植物——海帶,、紫菜、裙帶菜等一般都是安全食品,,可適當給寶貝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