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人體肺部簡介 肺的位置 肺的功能
人體肺部簡介
肺為嬌臟,,是對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括。生理上,,肺臟清虛而嬌嫩,,吸之則滿,呼之則虛,,為臟腑之華蓋,,百脈之所朝會;病理上,,外感六淫之邪從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為病,;其他臟腑病變,,亦常累及于肺。
肺上端鈍圓叫肺尖,,向上經胸廓上口突入頸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對向肋和肋間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縱隔的面叫內側面,,該面中央的支氣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出入處叫肺門,,這些出入肺門的結構,,被結締組織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為上,、下二個肺葉,,右肺除斜裂外,還有一水平裂將其分為上,、中,、下三個肺葉。肺是以支氣管反復分支形成的支氣管樹為基礎構成的,。
肺的位置
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蓋于心之上。肺有分葉,,左二右三,,共五葉。肺經肺系(指氣管,、支氣管等)與喉,、鼻相連,故稱喉為肺之門戶,,鼻為肺之外竅,。
左、右支氣管在肺門分成第二級支氣管,,第二級支氣管及其分支所轄的范圍構成一個肺葉,,每支第二級支氣管又分出第三級支氣管,每支第三級支氣管及其分支所轄的范圍構成一個肺段,,支氣管在肺內反復分支可達23-25級,,最后形成肺泡。
支氣管各級分支之間以及肺泡之間都由結締組織性的間質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經等隨支氣管的分支分布在結締組織內,。肺泡之間的間質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毛細血管膜與肺泡共同組成呼吸膜,血液和肺泡內氣體進行氣體交換必須通過呼吸膜才能進行,,呼吸膜面積較大,,平均約70平方米,,安靜狀態(tài)下只動用其中40平方米用于呼吸時的氣體交換,是肺呼吸的重要組成。
肺的功能
1,、主氣司呼吸
肺主氣,,首見于《內經》?!端貑?/span>·五藏生成》說:“諸氣者,皆屬于肺,?!狈沃鳉獍ㄖ骱粑畾夂椭饕簧碇畾鈨蓚€方面。
(1)主呼吸之氣:肺主呼吸之氣,,是指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于肺?!蓖ㄟ^肺的呼吸作用,,不斷吸進清氣,排出濁氣,,吐故納新,,實現(xiàn)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氣體交換,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肺主呼吸的功能,,實際上是肺氣的宣發(fā)與肅降作用在氣體交換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肺氣宣發(fā),濁氣得以呼出,;肺氣肅降,,清氣得以吸入。肺氣的宣發(fā)與肅降作用協(xié)調有序,,則呼吸均勻通暢,。肺氣失宣或肺氣失降,臨床都有呼吸異常的表現(xiàn),,但臨床表現(xiàn)有所不同,。若是因外感引動內飲,阻塞氣道,,肺氣失宣,,多為胸悶氣急或發(fā)為哮喘;若是因肝火上炎,,耗傷肺陰,,肺失肅降,多致喘咳氣逆,。
(2)主一身之氣:肺主一身之氣,,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的作用,。故《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肺者,氣之本,?!?/p>
肺主一身之氣的生成,體現(xiàn)于宗氣的生成,。一身之氣主要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構成,。宗氣屬后天之氣,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氣相結合而生成,。宗氣在肺中生成,積存于胸中“氣?!?,上走息道出喉嚨以促進肺的呼吸,如《靈樞·五味》所說“其大氣摶而不行者,,積于胸中,,命曰氣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并能貫注心脈以助心推動血液運行,,還可沿三焦下行臍下丹田以資先天元氣,故在機體生命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宗氣是一身之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氣的生成關系著一身之氣的盛衰,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與否,,不僅影響著宗氣的生成,,也影響著一身之氣的盛衰。
肺主一身之氣的運行,,體現(xiàn)于對全身氣機的調節(jié)作用,。肺有節(jié)律的呼吸,對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肺的呼吸均勻通暢,,節(jié)律一致,和緩有度,,則各臟腑經絡之氣升降出入運動通暢協(xié)調,。
肺的呼吸失常,不僅影響宗氣的生成及一身之氣的生成,,導致一身之氣不足,,即所謂“氣虛”,,出現(xiàn)少氣不足以息、聲低氣怯,、肢倦乏力等癥,,并且影響一身之氣的運行,導致各臟腑經絡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調,。
肺主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實際上都基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調勻是氣的生成和氣機調暢的根本條件,。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勢必影響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若肺喪失了呼吸功能,,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新陳代謝停止,,人的生命活動也就終結了。所以說,,肺主一身之氣的作用,,主要取決于肺的呼吸功能。
2,、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氣的宣發(fā)肅降作用推動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端貑?/span>·經脈別論》稱作“通調水道”,。肺主行水的內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肺氣的宣發(fā)作用,將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較輕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頭面諸竅,外達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潤之,;輸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衛(wèi)氣的推動作用下化為汗液,,并在衛(wèi)氣的調節(jié)作用下有節(jié)制地排出體外。二是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將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較稠厚部分,,向內向下輸送到其他臟腑以濡潤之,并將臟腑代謝所產生的濁液(廢水)下輸至腎(或膀胱),,成為尿液生成之源,。
肺以其氣的宣發(fā)與肅降作用輸布水液,故說“肺主行水”,。又因為肺為華蓋,,在五臟六腑中位置最高,,參與調節(jié)全身的水液代謝,故清·汪昂《醫(yī)方集解》稱“肺為水之上源”,。
外邪襲肺,,肺失宣發(fā),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輸布失常,,出現(xiàn)無汗,、全身水腫等癥。內傷及肺,,肺失肅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輸其他臟腑,濁液不能下行至腎或膀胱,,出現(xiàn)咳逆上氣,,小便不利,或水腫,。肺氣行水功能失常,,導致脾轉輸?shù)椒蔚乃翰荒苷2忌ⅲ鄱鵀樘碉嬎疂?;水飲蘊積肺中,,阻塞氣道,則影響氣體交換,,一般都有咳喘痰多的表現(xiàn),,甚則不能平臥。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可致全身水腫,,并能影響他臟的功能。臨床上對水液輸布失常的痰飲,、水腫等病證,,可用“宣肺利水”和“降氣利水”的方法進行治療。由于水液輸布障礙主要是因外邪侵襲而致肺氣的宣發(fā)作用失常,,故臨床上多用宣肺利水法來治療,,即《內經》所謂“開鬼門”之法,古人喻之為“提壺揭蓋”,,清·徐大椿《醫(yī)學源流論》則稱之為“開上源以利下流”,。
3、朝百脈,,主治節(jié)
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百脈流經于肺,經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后再通過肺氣宣降作用,,將富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輸送到全身。
全身的血脈均統(tǒng)屬于心,,心氣是血液循環(huán)運行的基本動力,。而血液的運行,又賴于肺氣的推動和調節(jié),,即肺氣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肺通過呼吸運動,調節(jié)全身氣機,,從而促進血液運行,。故《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薄峨y經·一難》說:“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蓖瑫r,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與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氣相結合,,生成宗氣,而宗氣有“貫心脈”以推動血液運行的作用,。肺氣充沛,,宗氣旺盛,氣機調暢,,則血運正常,。若肺氣虛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則可導致心血運行不暢,,甚至血脈瘀滯,出現(xiàn)心悸胸悶,,唇青舌紫等癥,;反之,心氣虛衰或心陽不振,,心血運行不暢,,也能影響肺氣的宣通,出現(xiàn)咳嗽,、氣喘等癥,。
肺主治節(jié),是指肺氣具有治理調節(jié)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氣,、血,、水的作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狈沃髦喂?ji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治理調節(jié)呼吸運動:肺氣的宣發(fā)與肅降作用協(xié)調,,維持通暢均勻的呼吸,使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二是調理全身氣機:通過呼吸運動,,調節(jié)一身之氣的升降出入,保持全身氣機調暢,。三是治理調節(jié)血液的運行:通過肺朝百脈和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輔佐心臟,推動和調節(jié)血液的運行,。四是治理調節(jié)津液代謝:通過肺氣的宣發(fā)與肅降,,治理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的輸布與排泄。由此可見,,肺主治節(jié),,是對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4,、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