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序號:1404
項目編號:Ⅲ-132
公布時間:2021(第五批)
類別:傳統舞蹈
所屬地區(qū):北京市
類型:新增項目
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
保護單位:北京萬柳置業(yè)集團有限公司
海淀鄉(xiāng)六郎莊村位于北京西北玉泉山腳下,緊靠在昆明湖的東南角,。村內有張之洞花園,、榮祿花園、真武廟,、茶棚(是以前去妙峰山碧霞元君廟會香客所建),,更有起源于六郎莊村,,集歷史傳說、武術套路,、民俗民風為一體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六郎莊五虎童子棍會(創(chuàng)建于光緒年間,,更有慈禧太后賞賜的半分鑾駕)。
六郎莊五虎童子棍,,以民間傳說“趙匡胤斗董家五虎”的故事為藍本,,在原有的紅臉趙匡胤、黑臉鄭子明,、凈臉柴王以及頭根,、二根、三根,、四根,、五根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馬童和拉車兩個角色。豐富了演員陣容,,增加了表演難度的同時提高了觀賞性,。武場兵器有齊眉棍、梢子棍,、長棒,、短棒等,還有獨具特色的藤牌和雙拐,。表演時,。武場演員技藝純熟,配合默契,,打斗激烈,。主要套路據傳有72套之多,留存50余套,。武場表演時,,文場予以配合。
六郎莊五虎童子棍會在1948年以前,,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八到豐臺藥王廟進香獻藝,。解放后,參加北京市文藝匯演,、妙峰山廟會、企業(yè)機關的走會和表演,。
表演程式有:大全場,、小全場、紅臉小全場,、黑臉小全場,、八人幫,、八人拳、黑臉五人拳,、單棍,、鈸架、長棍,、連棍,、半截棍、盤根,、扎桿,、反軋鋼、四棍頭,、單燒子,、雙燒子、三節(jié)鞭,、單人拳,、大狼拳、二狼拳,、十二腳,、小半截、長拳,、豹莊,、滾子錘。
《文場》瞄著《武場》忽緩忽急,,《武場》跟著《文場》忽快忽慢,,《文武》與《武場》合節(jié)合拍恰到好處。他們共同把五虎棍演繹的活靈活現先,,場面壯觀氣勢恢宏,,場內場內歡聲一片。那時我家的門前有一空場,,逢年過節(jié)村上的五虎棍總要在此表演一番,,向鄉(xiāng)親們展示功夫以增加節(jié)日的氣氛。
2021年5月24日,,北京市海淀區(qū)申報的六郎莊五虎棍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Ⅲ-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