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赤芍
赤芍別名赤芍藥、木赤芍,,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毛果赤芍和卵葉芍藥或芍藥的根,。潤軟,切片用,。性味苦,,微寒。歸肝心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之功效,赤芍主入肝經血分,,長于清血分熱,,善散瘀血,血熱,、血瘀之實證常用之,。主治熱病邪入血分,血熱妄行之發(fā)斑,、吐血,、衄血、血痢腹痛,、癰腫瘡瘍,、經閉痛經;瘀血阻絡所致半身不遂,、頭痛,、胃痛,、胸痹等,。藥理證實有解痙,、抗炎、解熱,、鎮(zhèn)靜,、止痛、抗血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增加冠脈血流量,、抗心肌缺血、防治肺動脈高壓作用,,對多種細菌和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
二、什么是白芍
白芍別名白芍藥,,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的根,。生用,酒炒或炒用,。性味甘,、苦、酸,,微寒,。歸肝、脾經,。其性靜而主守,,具有平抑肝陽,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之功效,,能止木旺乘土的泄瀉、痢疾,、腹痛,,以及因陰虛血虧而肝陽偏旺所引起的胸脅脘腹疼痛、四肢拘攣疼痛,、月經不調等,。但屬于虛寒性的不能用。此外,,本品甘酸斂陰,,還有止汗之功,常用于表虛惡風自汗或陰虛盜汗者,。
三,、赤芍跟白芍能一起用嗎,?
赤芍和白芍放在一起用,會感覺到奇怪,,但是白芍赤芍是可以一起用的,。
白芍適用于血虛陰虛之人胸腹脅肋疼痛,常用量:4.5~12克,。赤芍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白芍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赤芍瀉肝火,,赤芍散而不補,,白芍補而不瀉。二藥伍用,,一散一斂,,一瀉一補,對陰虛挾瘀有熱之證最為適合,。在使用時注意二者皆反藜蘆,。綜上所述,赤芍白芍可以一起用,。
四,、白芍藥和赤芍藥的區(qū)別
1、花色不同
白芍藥和赤芍藥最明顯的區(qū)別就表現在它們花朵的顏色上,,白芍藥開出的花都是白色而且個頭較大,,花香濃郁。赤芍藥開出的花則多為紅色,,而且它花朵的個頭比較小,,花香淡雅清新誘人。
2,、性味歸經
白芍藥和赤芍藥在性味歸經上也有一定區(qū)別,,雖然這兩種植物的根入藥,以后都是味苦性寒的中藥材,,但是白芍藥入藥,,以后可以入肝經和脾經,而赤芍藥入藥,,以后則只能入肝經,,它對人類脾胃的調理功效并不明顯。
3、主要作用
白芍藥和赤芍藥在入藥,,以后的主要作用也不一樣,,白芍藥入藥,以后的主要作用是養(yǎng)血調經,,養(yǎng)陰止汗和柔肝止痛,,而至少要入藥以后主要的功效則是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它在臨床上是治療人類熱病發(fā)斑和吐血以及目赤腫痛的常用藥,。
4,、藥用功效
白芍藥和赤芍藥雖然都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但他們在臨床上所展現出的藥用功效并不相同,白勺藥在臨床上是治療女性月經不調以及人類血虛萎黃和盜汗,,自汗以及胸肋脹痛,,四肢抽搐等疾病的常用中藥材而赤芍藥則是臨床上治療人類跌打損傷和溫毒發(fā)斑以及跌打損傷和疔瘡腫痛的常用藥。
5,、用藥禁忌
白芍藥和赤芍藥在入藥以后的用藥禁忌也不相同,,白芍藥在入藥,以后不能讓那些虛寒腹痛和腹瀉的人群服用,,至少在入藥以后則具有出色的活血涼血作用,,那些患有血虛的人群就不能去服用這種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