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燈舞(青田魚燈舞),,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浙江省青田縣
(3)保護單位:青田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保護中心
2、燈舞(上舍化龍燈),,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14年(第四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浙江省安吉縣
(3)保護單位:安吉縣上舍龍舞藝術(shù)團
3、燈舞(青田百鳥燈舞),,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14年(第四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浙江省青田縣
(3)保護單位:青田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保護中心
4、燈舞(東至花燈舞),,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安徽省東至縣
(3)保護單位:東至縣文化館
5、燈舞(無為魚燈),,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11年(第三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安徽省無為縣
(3)保護單位:無為縣文化館
6、燈舞(莆田九鯉燈舞),,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福建省莆田市
(3)保護單位:莆田市荔城區(qū)黃石鎮(zhèn)和平村村民委員會
7、燈舞(鯉魚燈舞),,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江西省吉安縣
(3)保護單位:吉安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
8,、燈舞(蘇家作龍鳳燈舞),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河南省博愛縣
(3)保護單位:焦作市蘇家作龍鳳燈舞保護協(xié)會
9、燈舞(鄖陽鳳凰燈舞),,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14年(第四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qū)
(3)保護單位:十堰市鄖陽區(qū)文化館
10、燈舞(沙頭角魚燈舞),,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廣東省深圳市
(3)保護單位:深圳市鹽田區(qū)沙溪沙頭角魚燈舞藝術(shù)服務(wù)中心
11、燈舞(吉水鰲魚燈),,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21年(第五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
12、燈舞(五蝦鬧鲇),,編號:Ⅲ-45
(1)批次/類型:2021年(第五批),,擴展項目
(2)申報地區(qū)或單位:湖北省荊州市
表演中見燈不見人,圖案有動,、有靜,,又有高低不同多種層次的變化,神秘奧妙,,引人入勝,。舞燈以群舞居多,燈的造型有動物,、花卉及象征吉祥的器物等,。表演中舞者可一人一燈乃至多人同舞一燈,可分為持燈,、提燈,、舉燈而舞等多種表演形式。龍燈,、鯉魚燈是燈舞中比較精彩的形式,,“鯉魚跳龍門”表現(xiàn)魚龍變化的民間傳說。龍燈也稱火龍,,從龍頭,、龍身到龍尾可多至二十幾節(jié),每節(jié)燃點蠟燭,,一人舉珠戲弄,。其表演有“戲珠”“穿浪”“金龍蟠玉柱”等內(nèi)容,進行中群眾多燃點煙火,、花炮助興,,氣氛熱烈,。
至清代,燈舞己發(fā)展到較高的水平,,并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和名目,。《檐曝雜記》記載:乾隆年間燈節(jié)時,,北京西廠為皇帝駕臨觀賞的燈舞表演者有三千人之眾,,舞者各執(zhí)彩燈口唱“太平歌”循環(huán)起舞,變換隊形,,依次排成太,、平、萬,、歲各字,。《今樂考證》記載:當(dāng)時燈舞表演套路己有三十六套,,關(guān)于宗教的如:太極混元,、四象生八封、錦卡字等,。寓意吉祥的如:喜重重,、五色祥云、滿地金錢等,。以詩句為名的如:步步金蓮,、孔雀南飛、火龍戲海等,。與古戰(zhàn)陣有關(guān)的如:鴛鴦陣,、握奇營等。此燈舞由十二人表演,,每人持花燈二,,邊舞邊唱《喜遷鴛》《人間歡樂》。這樣精彩的表演,,自然是有學(xué)識的行家別具匠心之作,。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也有關(guān)于燈舞的記述,他在《舞燈行留贈流香閣》一詩中,,描繪了十二名女子精彩動人地表演,。詩中有“十二金鋇廿四燈”“千旋百轉(zhuǎn)難記真”“不是排場舊院譜,每舞一回境一易”“眼見秦城改漢宮,,頃刻瓦解作平地”等名句,。最后引用張旭看公孫大娘舞劍器后草書長進的典故,贊嘆燈舞的藝術(shù)效果要超過舞劍器,,并以“書法悟在公孫娘,,何況舞燈勝舞劍”作為全詩的結(jié)束,。由12名女子表演的燈舞能夠如此引人入勝,燈舞在當(dāng)時達到的水平是勿庸質(zhì)疑的,。燈舞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起過宣傳革命的作用,。如太行山根據(jù)地表演過“五星燈”“火炬燈”等新型的燈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源于民間的荷花燈搬上舞臺,,改編成《荷花舞》,該舞在道具,、服飾、表演意境等方面,,都有極高的藝術(shù)升華,。它抒發(fā)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感情, 成為馳名中外的優(yōu)秀舞蹈節(jié)目,,并在1953年世界青年聯(lián)歡市中獲得銀質(zhì)獎?wù)隆?/p>
"燈舞"中,,尤以"牛兒燈"頗具地方特色,"牛兒燈"用竹編牛頭,,黑麻布作身,,麻繩染黑作尾,由兩人合作披牛皮,,戴牛頭,,再由牧童相伴舞出一引起高難動作,如鉆火圈,,爬長凳,,翻高臺,以示喜慶和吉祥,。
燈舞中的"西瓜燈"是八十年代的新節(jié)目,。因當(dāng)?shù)爻隽藗€"西瓜大王"劉蘭凱,種的西瓜很有名,,又大又甜,。人們?yōu)楦桧灨母镩_放的政策好,便制"西瓜"模樣的燈,。
中國傳統(tǒng)民間舞,。主要在元宵節(jié)表演,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形式各異的燈大體可分為 3類:① 模擬動物形象的,,如龍燈、魚燈,、鶴燈,、鳳凰燈,、麒麟燈、百鳥燈等,;②模擬花卉的,,如荷花燈、蝶花燈等,;③其他形狀的,,如船燈、車燈,、傘燈,、云燈等。舞蹈時,,有的將燈舉在手上,,如魚燈;有的擔(dān)在肩上,,如茶籃燈,;有的掛在腰間,如船燈,;有的綴于腿上,,如荷花燈; 有的在地上擺出圖案,,如黃河九曲燈;有的一人舞一燈,,有的一人舞兩燈,更有的多人舞一燈,,如龍燈,。燈舞多為群舞,夜間表演,,彩燈繽紛,,氣氛熱烈,再伴以鑼鼓,、煙花,、爆竹,熱鬧壯觀,。
燈舞"即有燈,、有舞。町有"船兒燈",、"牛兒燈",、"龍燈"、"獅燈",、"高足燈",、"矮足燈",、"西瓜燈"等;"舞有身歌舞",、"蓮簫舞",、"蝴蝶舞"、"蚌殼舞"及"舞臺演出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