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兒童用藥有哪些特點
兒童藥品是指14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的專用藥品,作為特殊的用藥群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生理特點,,因此兒童用藥與成人用藥有所不同,兒童用藥的特點主要有:
1,、藥物吸收多
口服用藥時,,嬰幼兒的胃酸偏少,胃酶活性較低,,胃排空遲緩,,腸蠕動不規(guī)則,特殊轉運能力弱,,某些易受胃酸,、胃酶和腸道酸堿度影響的口服藥物,小兒的吸收量較成人多。
皮膚用藥時,,由于兒童的皮膚嬌嫩,,血管豐富,藥物容易透皮吸收,,皮膚破損時吸收量就更多了,。故皮膚用藥,小兒的吸收量也較成人多,。
2,、血藥濃度高
一方面,小兒尤其是新生兒細胞外液較多,,這樣就影響了某些胺酯類藥物的水分配系數(shù)在體內分布,,可使血中藥物濃度增高。另一方面,,由于嬰幼兒體內血清蛋白量不僅比成人少,,而且與藥物的結合力也較弱,,因而造成血中游離藥物濃度增高。易出現(xiàn)多種不良反應,。
3,、代謝排泄能力弱
藥物的代謝和排泄有賴于肝臟和腎臟功能是否健全。嬰幼兒肝、腎發(fā)育尚不完善,所以對藥物的清除和排泄較慢。新生兒用磺胺類藥物,可使血膽紅質濃度增高加之代謝能力較低易出現(xiàn)核黃疸癥。又如新生兒肝臟功能不健全,服用氯霉素類藥物可能會引起“灰嬰綜合征”,,故小兒不準服用氯霉素類和磺胺類藥物,。
二、給兒童用藥原則有哪些
1、明確診斷病癥
治療之前應盡可能明確診斷,,只有明確診斷,,才能對癥下藥,,才能保證藥物選擇的準確性,這是合理治療的前提。根據(jù)病情決定如何用藥,尤其要考慮到小兒的用藥特點及劑量,。如小兒支氣管哮喘可以應用麻黃素,、腎上腺素類藥物解除哮喘,但對患有心臟病的孩子就不能用,,因為這類藥物可使心跳明顯加快,對心臟不利。又如患小兒感冒時,,盡管氨咖黃敏類藥物療效快,、服用方便,,但嬰幼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肝臟發(fā)育尚不完全,用此類速效感冒膠囊易引起驚厥,、血小板減少或肝損害,。因此在選用藥物時既要考慮疾病的需要,又要考慮藥物對小兒身體的不利因素,。
2,、選用療效確切的成熟藥物
根據(jù)藥物的特點,結合小兒的具體情況,,選用安全,、有效、可靠,、價廉,、易得的藥物。不能用療效不確切的藥物,,不要輕信廣告藥品,,不要圖新藥、貴藥,,因為新藥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長期深入細致的臨床調查研究,,盡管新藥上市前都做了如對胎兒的影響、致癌,、致畸,、依賴性,、抗原性的研究,但由于使用時間的局限,,仍不能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再出現(xiàn)新的不良反應,。如非那西汀在應用幾十年后,才發(fā)現(xiàn)長期應用可致腎乳頭壞死甚至腎盂癌的毒性反應,。
3,、要掌握影響藥物的因素
如藥物劑型,給藥途徑(口服還是注射),,藥物聯(lián)用的相互影響,,小兒年齡、性別,、營養(yǎng)狀況及精神狀態(tài)等,,排除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干擾,以期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4,、選安全性高的藥物
小兒用藥除了要求療效好、見效快,,更重要的還應確保藥物的安全性,。相對成人而言,小兒用藥在這方面要求非常高,,應慎重用藥,。在臨床上雖然有很多藥物療效很好,但其毒副作用較大,,或者對小兒有特殊的毒副作用,,兒科就不能用,如喹諾酮類藥物是療效很好的抗菌藥,,但因其可能導致小兒骨關節(jié)損害,,故不能使用。另外,,小兒處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要盡量避免選擇對兒童生長發(fā)育有不良影響的藥物。
5,、科學制定劑量和療程
用藥劑量是在科學研究和大量臨床試驗的基礎上確定的,,兼顧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用藥療程的長短主要是根據(jù)藥物本身的特點以及疾病的輕,、重,、急、慢等情況綜合考慮的結果。若劑量小,、療程短則達不到預期療效,,易復發(fā);若劑量大,、療程過長,可能給孩子帶來更多副作用和生理功能的損害,。同時,,考慮到個體差異,醫(yī)生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推薦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另外,,小兒病情變化快,要隨時觀察以決定是否要調整用藥或調整劑量,,以減少或避免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生,。
6、提高用藥依從性
用藥依從性是指患者對藥物的接受程度,,這對小兒非常重要,。對于口服藥盡可能選擇不同年齡段小兒的劑型。嬰兒多選用顆粒劑,、口服液等,,還要特別注意選擇適合小兒口味、顏色及半衰期較長的藥物,,減少用藥的次數(shù),。對于年長兒多做誘導工作,盡可能讓其主動接受治療,,達到提高依從性的目的,。
7、盡量簡便
因為孩子用藥的依從性差,,很多藥物又有明顯的毒副作用,,對于兒童來說用藥的種類不宜多,在選擇針對病因和主要癥狀用藥的同時,,盡量減少用藥的種類,,可用可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
8,、遵醫(yī)囑用藥
兒童用藥,,關鍵是科學合理,不能盲目用藥,。在用藥時,,既要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用藥,不隨意地增減藥量,同時在此基礎上也要謹遵醫(yī)生囑咐,。如發(fā)現(xiàn)有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藥,嚴重者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