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計算方法
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記載時間,天干的數(shù)字有10個,,地支的數(shù)字是12個,,“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由于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xiàn)一個庚日。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shù)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2023年初伏是哪一天開始的
2023年頭伏第一天是7月11日,是在夏至后的第三庚日,,到7月20日結束,,總共十天。
“初伏”也稱“頭伏”或“入伏”,,指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這才是真正暑天的開始。 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fā)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
初伏要注意些什么
1,、精神調(diào)養(yǎng)
三伏天悶熱的天氣容易使人心情煩躁,,但卻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好時節(jié),在精神調(diào)養(yǎng)方面,,夏季應靜心養(yǎng)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多靜心養(yǎng)神,,少貪心雜念,。
2、起居調(diào)養(yǎng)
“長夏”晝長夜短,,順應四時之氣應晚睡早起以適應夏季生長之氣,。在中午時刻一定要午休,但午休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否則時間過長反而容易造成頭腦混脹,甚至一個下午精神不好,。
3,、飲食調(diào)養(yǎng)
在陽氣盛于外、陰氣居于內(nèi)的陽極陰生“長夏”天,,應多以清淡食物為主,,少食油膩辛辣的食物,比如少去大排擋,、不吃油炸食品等,。
4、運動調(diào)養(yǎng)
夏季不宜運動量過大,,因為出汗過多容易損傷心陰,,在進行汗淋漓的運動后不宜著急沖洗冷水澡,而以溫熱水淋浴為宜,,多喝溫熱水,、涼開水或茶水,夏季更多人喜歡喝綠茶,、綠豆湯,。
初伏有什么講究
1、伏天吃雞
江西,、湖南人三伏天養(yǎng)生吃雞,。民諺云:“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比炖锶说捏w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yǎng),。在燒雞時可適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溫,,可以調(diào)節(jié)人體在夏季內(nèi)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huán)境,,起去濕強身的作用。這就是初伏吃雞的科學道理,。
2,、頭伏吃餛飩
上海一直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風俗,所以在毫無胃口的燥熱夏季,,來一碗加花生醬,、少許醬油和醋調(diào)味的冷餛飩來拌食,冰涼愜意的同時也令人食欲大增,。餛飩,,古人稱其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餛飩”又與“混沌”諧音,。盤古開天,混沌初分,,吃了餛飩可得聰明,。
3、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shù)孛裰{: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當?shù)厝苏J為此法能“以熱治熱,、發(fā)汗排毒”,。
4、六月六曬伏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5,、貼三伏貼
頭伏第一天,,貼“伏貼”。三伏貼是民間的一種老習俗,,據(jù)說,,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利用這一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能調(diào)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預防舊病復發(fā)或減輕其癥狀,。但并不是說“伏貼”可以包治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宜貼“伏貼”,陰虛火旺,、皮膚病,、惡性腫瘤、急性咽喉炎,、強過敏體質(zhì)等患者就不宜采用中藥貼敷療法進行治療,。
6、頭伏吃餃子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入伏這天吃餃子,是希望能平安度過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7,、頭伏蘿卜二伏菜
從傳統(tǒng)意義上講,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卜,,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卜就顯得很重要,。所謂的頭伏蘿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個10天稱為頭伏,這個季節(jié)就要種蘿卜了,,第二個10天稱為二伏,,這時就要種白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