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多吃"的寶寶
家長經(jīng)常會對寶寶說“再吃點”,、“多吃點”。有的家長會追著寶寶喂飯,,還有的家長即便寶寶是剛吃完飯,,也會不停地往寶寶嘴里塞東西吃。長年累月這樣“被多吃”,,造成了積食,,很容易引起發(fā)燒。
2,、不愛喝水的寶寶
寶寶因為飲料味道好,,經(jīng)常只喝飲料不喝水。但是,,如果長期飲用含糖量過高的果汁,、牛奶、飲料替代白開水,,不僅傷害了寶寶的牙齒,,也影響了寶寶的消化功能,免疫力降低,,就容易引起發(fā)燒,。
3、睡眠少的寶寶
睡眠充足是寶寶發(fā)育的先決條件,。有些家長習慣熬夜,,無形中讓寶寶也跟著熬夜,忽視了寶寶的睡眠,。寶寶經(jīng)常睡眠不足,,長期下去免疫力必定會降低,,就容易被細菌入侵,引起發(fā)燒,。
4,、穿得太多的寶寶
家中常常是老人在照顧寶寶,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覺得寶寶也怕冷,,干燥溫暖的室內(nèi)也讓寶寶穿得里三層外三層,,小臉經(jīng)常捂得紅撲撲的,。經(jīng)常會聽到年輕的爸爸媽媽這樣說到,,在5度的時候?qū)殞毚┻@么多,在20度那樣寶寶還是穿這么多,。平時對長輩們提個意見,,他們就會說寶寶一著涼就會感冒。其實,,寶寶太熱也會引起感冒,,嚴重的還會導致發(fā)燒。
5,、運動量不夠的寶寶
不愛運動的寶寶,,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較低,,容易感冒發(fā)燒。
6,、膽子小的寶寶
有些寶寶性格內(nèi)向,,不愛表達,經(jīng)常有不開心的事情積累在心中,,消極的情緒不是抵抗病菌的最好武器,,感冒也經(jīng)常找到他們。
7,、不愛洗手的寶寶
寶寶處于探索期,,雙手到處摸,將東西送進嘴里是司空見慣的事,。大一些的寶寶趁人不備,,不洗手吃東西也是很常見的事情。然而凡是傳染性疾病,,大都是接觸口鼻入侵,,在感冒發(fā)燒的高發(fā)季節(jié),洗手是預防交叉感染的第一關,。
如何護理發(fā)燒寶寶,?
1,、房間溫度維持在25-27℃之間
媽媽們可以把房間溫度維持在25-27℃之間。如果家里有冷氣,,可將幼兒置于冷氣房中,,沒有冷氣可以用電扇繞轉(zhuǎn)著吹,使寶寶的體溫慢慢地下降,。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以大人手腕內(nèi)側(cè)皮膚不燙為宜,給寶寶洗澡,,重點擦洗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四肢,,整個擦浴時間10-15分鐘,直至患兒體溫降到38℃便可,,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熱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fā)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用退熱貼
睡冰枕,、用退熱貼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zhuǎn)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zhì)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xiàn)過分冷卻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