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艾灸的好處
春天陰雨綿綿,,空氣中濕度高,濕氣容易入體,,造成身體濕氣重,,引起一些疾病。而在春季艾灸能夠有效的排除掉身體內的濕邪,,并且對防治相應慢性病是有效果的,。
春天艾灸會上火嗎
平時肝火旺的人和陰虛體制的人,在艾灸的時候,,短期內會有上火的跡象,。尤其是在這里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艾灸,可能會有火上澆油的現(xiàn)象,。如果感覺上火嚴重,,頻繁上火,可以停灸,,或灸太溪或涌泉穴引火下行,。
但是也有人,自己用艾灸調理,,慢慢適應火氣,,逐漸給人體陽氣和能量,這樣可以以陽克陰,,或以陽化陽,,用艾灸的純陽來克制您體內的陽火,,達到逐漸適應的程度,達到陰陽平衡,。
如果感覺幾次上火,,幾次重復艾灸也不能消除火氣,那么就只好以拔走罐或督脈刮痧的方式來做這個“消防員”,。
春季艾灸什么穴位好
1,、命門穴
取穴:命門穴位于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命門穴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也是強腰補腎壯陽的長壽大穴??蓮娧?,固腎氣,能治療腰部虛冷疼痛,、遺尿,、腹瀉,男性遺精,、陽痿,,以及女性的虛寒性月經(jīng)不調、習慣性流產(chǎn)等癥,,并能延緩人體衰老,。可謂是人體“生命之源”,。
2,、關元穴
取穴:臍下3寸,腹中線上,。
功效:關元穴不僅是小腸經(jīng)的募穴,,而且是脾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任脈的交穴,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jīng)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補一身之元氣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男性艾灸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膝酸軟、脫發(fā)等問題,。女性可以調理和緩解痛經(jīng),、子宮虛寒不孕等婦科病。
3,、神闋穴
取穴:位于臍窩正中,。
功效:利尿消腫,暢達氣機,,對有泌尿系疾病或伴有水腫的患者效果較好,。
4、天樞穴
取穴:臍中旁開2寸,。
功效:天樞是大腸之募穴,,可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調理脾胃和減肥的要穴。艾灸天樞穴對于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有雙向性療效,不僅通便,,還可止瀉,。
5、氣海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功效:有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補益回陽,延年益壽之功,。對于月經(jīng)不調,,白帶異常的婦科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6,、足三里穴
取穴: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功效:該穴可以調理脾胃,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可以改善心功能,,調節(jié)心律,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7,、血海穴
取穴: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屈膝取穴。
功效:緩解女性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等,;治療膝蓋疼痛、膝關節(jié)疼痛等,;還能美容起到祛斑,、潤膚等作用。
8,、涌泉穴
取穴: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功效:腎經(jīng)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涌泉穴在人體養(yǎng)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春季艾灸注意事項
1、經(jīng)期,,高熱病人,,大饑大飽,過度疲勞,,身體紅腫的人不適宜用艾灸,;
2、顏面五官,,心臟大血管處,,心經(jīng)區(qū),陰部及重要經(jīng)腱,,關節(jié)活動處,,不宜施直接灸,,以防危險或留疤痕影響功能;
3,、飯后1小時內不宜艾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用,;身體發(fā)炎部位禁灸,;
4、艾灸后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5,、艾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6,、艾灸時一定要注意與皮膚的距離2-3cm最適宜,如不慎燙傷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