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茺蔚子和益母草區(qū)別
1、來源不同
雖然茺蔚子和益母草同來自于唇形科植物益母草,,但是我們平時說的中藥益母草指的是植物的地上部分,,而茺蔚子則是植物的成熟果實,因此茺蔚子又叫做益母草種子,。
2,、采收時間不同
益母草可以在春夏二季進行采收,春季采收的一般是鮮品,,而夏季莖葉茂盛時采收的多制成干品,。茺蔚子要等到秋季果實成熟時才能進行采收。
3,、功效作用不同
茺蔚子圖片
益母草的功效有很多,,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活血調(diào)經(jīng)了,它能夠緩解經(jīng)期疼痛不適,。此外,,適量食用益母草還能起到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
茺蔚子的作用主要是清肝明目,,它對肝臟有較好的保護作用,,也能緩解視力疲勞。當然,,茺蔚子也能起到活血調(diào)經(jīng)的作用,,只不過一般認為益母草的活血調(diào)經(jīng)作用要更好一點,。
二,、益母草種子的種植方法
1,、種植條件
益母草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光,,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和荒山坡地均可種植,以較肥沃的土壤為佳,,需要充足水分條件,,但不宜積水,怕澇,。生長于多種環(huán)境,,海拔可高達3400米,分布于野荒地,、路旁,、田埂、山坡草地,、河邊等地,以向陽處為多,。
2,、益母草種子處理
播種前將種子混入火灰或細土雜肥,再用人畜糞尿和新高脂膜拌種,,驅(qū)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fā)芽率。選當年新鮮的,、發(fā)芽率—般在80%以上的籽種,。穴播者每畝—般備種400~450克,,條播者每畝備種500~600克。
3,、播種時間
早熟益母草秋播、春播,、夏播均可,,冬性益母草必須秋播。春播以雨水至驚蟄期間為宜,,北方為利用夏季休閑地種植采用夏播,。低溫地區(qū)多采取秋播,以秋分至寒露期間土壤濕潤時最好,。
4,、播種方式
益母草播種繁殖方式有條播、穴播和撒播,。平原地區(qū)多采用條播,,坡地多采用穴播,撒播管理不方便,,多不采用。播種前,,將種子混入火灰或細土雜肥,,既有能保證生長營養(yǎng),,又能防止蟲害。
5,、田間管理
①間苗補苗
益母草苗高5厘米左右開始間苗,,以后陸續(xù)進行2~3次,當苗高15~20厘米時定苗,。條播者采取錯株留苗,,株距在10厘米左右,,穴播者每穴留苗2~3株,。間苗時發(fā)現(xiàn)缺苗,,要及時移栽補植。
②中耕除草
春播需要中耕除草3次,,分別在苗高5厘米、15厘米,、30厘米左右時進行,。夏播按植株生長情況適時進行。秋播在當年以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翌年再中耕除草三次,,方法與春播相同。中耕除草時,,耕翻不要過深,,以免傷根,,幼苗期中耕要保護好幼苗,,防止被土塊壓迫,,更不可碰傷苗莖,最后一次中耕后,,要培土護根,。
③合理追肥
益母草每次中耕除草后,要追肥一次,,以施氮肥為佳,,用尿素、硫酸銨,、餅肥或人畜糞尿均可,,追肥時要注意澆水,切忌肥料過濃,,以免傷苗,。尤其是在施餅肥時,強調(diào)打碎后,,用水腐熟透加水稀釋后再施用,。雨季雨水集中時,要防止積水,,應注意適時排水,。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wǎng)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quán)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