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
任何原因引起的垂體前葉激素分泌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表現稱為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該病又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前者是由于垂體分泌細胞破壞所致,后者是由于下丘腦病變導致垂體缺乏刺激所致,,臨床上以前者多見,。
1、垂體及其附近腫瘤壓迫或浸潤:包括垂體瘤,、鞍旁或鞍上腫瘤或惡性腫瘤轉移,、浸潤等;
2,、垂體缺血性壞死:最常見的是產后大出血,,其他還包括糖尿病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子癇,、顳動脈炎等;
3,、垂體手術,、創(chuàng)傷,放射性損傷或垂體卒中,;
4,、各種顱內感染或炎癥引起垂體破壞:如病毒性腦炎、結核性腦膜炎,、化膿性腦膜炎,、自身免疫性垂體炎、真菌感染等,;
5,、空泡蝶鞍;
6,、其他:包括代謝紊亂(慢性腎衰可出現GnRH和TSH分泌低下),、結節(jié)病、肉芽腫等,。
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癥狀
本病的表現如下,,如累及性腺激素就會表現出產后閉經、不育、產后無乳等,。如累及生長激素就會表現出兒童生長障礙,。如累及甲狀腺就會表現出畏寒、皮膚干燥,、面色蒼白等,。
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治療
去除病因后,行靶腺激素的長期替代治療,。
1,、腎上腺皮質激素
是治療全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的首要治療,要先于甲狀腺激素和性激素的替代,。首選氫化可的松(皮質醇)或可的松(皮質素)或潑尼松(強的松),,服用原則為最小有效替代劑量。嚴重感染,、大手術等嚴重應激時,,可予氫化可的松靜滴,避免發(fā)生危象,。
2,、甲狀腺激素
小劑量開始逐步加量至最小有效替代量。在補充腎上腺皮質激素1~2周后,,可予以補充甲狀腺素(L-T4),,或使用干甲狀腺片,逐漸加至維持量,。劑量較大時可分次服用,,對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或老年患者更應注意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加量,。
3,、性激素
(1)生育期婦女應建立人工周期,恢復第二性征和性功能,,防止骨質疏松,。
(2)男性使用雄激素替代治療,以維持第二性征和性欲,。
4,、其他治療
包括兒童在骨骺愈合前可使用生長激素及一般對癥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