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珍珠母的用法用量
珍珠母的用法很簡單,。內服的話,,可以煎湯,每次10-30克,,記得要打碎先煎,;也可以研末,每次1.5-3克,,或者做成丸,、散劑型。外用的話,可研粉外敷,,用于瘡瘍潰爛不收口等問題,。
但要注意,脾胃虛寒的人慎服,,因為這種體質的人服用珍珠母可能會感覺不適,,具體表現(xiàn)為腹脹、食欲差,、腹部冷痛等情況,。另外,孕婦也要慎用珍珠母,,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二、珍珠母和什么配伍好
1,、珍珠母配生地黃
珍珠母益肝陰,,平肝潛陽,清肝泄火,;生地黃質潤,,甘寒養(yǎng)陰,苦以泄熱,,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要藥。二藥合用,,一滋補肝腎之陰,,一平潛上亢肝陽用于腎陰不足,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耳鳴;并且能夠涼血止血,,治療血熱妄行,,吐衄崩中等。
2,、珍珠母配白芍
白芍苦酸微寒,,有補血斂陰之功;肝藏血,,血虛陰虧,,不制肝陽,則肝陽上亢,,白芍補血斂陰,,柔肝潛陽,。二藥配伍,平肝潛陽,。適用于肝血不足,,肝陰虧損,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脅肋疼痛,四肢拘攣,。
3,、珍珠母配酸棗仁
酸棗仁甘酸性平,甘酸斂陰,,善補肝膽兼可寧心,,為安神佳品。二藥合用,,一養(yǎng)心安神,,一鎮(zhèn)心定驚。適用于治療虛煩不眠,,驚悸多夢,。
4,、珍珠母配膽南星
膽南星苦涼,,清熱化痰,息風定驚,。二藥合用,,清熱化痰,鎮(zhèn)心定驚,。適用于癲癇驚狂,,驚悸怔忡。
5,、珍珠母配菊花
菊花苦甘微寒,,甘寒養(yǎng)陰,苦寒泄熱,,善于祛風熱,,平肝明目。二藥合用,,治療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目赤腫痛。
6,、珍珠母配豬肝
豬肝以肝養(yǎng)“肝”,,同氣相求,珍珠母養(yǎng)肝陰、清肝熱,,二藥相配,,治療肝虛目昏、夜盲等,。
三,、珍珠母用法指導
1、陰血不足,,心神不寧,,入夜少寐,時而驚悸者,,可與酸棗仁,、柏子仁、熟地黃配伍,,以滋陰養(yǎng)血,,鎮(zhèn)心安神。
2,、心火亢盛,,心神不安,煩燥失眠者,,可與黃連,、磁石、朱砂同用,,以清心鎮(zhèn)靜安神,。
3、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可與鉤藤,、菊花、天麻,、石決明等配伍,,以增平肝潛陽之效。
4,、若癥屬陰虛陽亢者,,可與生地、白芍等同用,。
5,、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者,可與菊花,、木賊,、夏枯草等同配伍,,以增清肝瀉火明目之功。
6,、若與蒼術,、人參同用,則可治肝虛目昏,、視物模糊,、夜盲等癥。
四,、珍珠母的附方
1,、肝陽上亢,頭暈頭痛,,耳鳴面熱,。藥方組成:珍珠母20克,女貞子30克,,旱蓮草10克,,牛膝9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5天。
2,、心悸不寐,。藥方組成:珍珠母20克,合歡皮15克,,夜交藤30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5天。
3,、咳嗽,。藥方組成:蚌粉30克,青黛3克,。用法:將兩味混合,,每次6克,加醋及麻油各2毫升,,溫開水送服,。
4、消化性潰瘍,。藥方組成:蚌粉500克,。用法:將蚌粉置銅鍋內干炒,,炒至顏色轉黃褐色,腥味揮發(fā)殆盡后取出,,冷卻,,過100目篩,瓶裝備用,。每次1~2克,,白天每小時1次,每日12~14次,,溫開水調蜂蜜送服,,4~8周為1療程。
5,、眼玻璃體混濁視神經萎縮,。藥方組成:珍珠母30克,蒼術10克,,人參3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6、高血壓,。藥方組成:珍珠母30克(先煎),,野菊花9克,夏枯草15克,,麥冬10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如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明確診斷,,遵醫(yī)囑服用,,請勿輕信網上建議。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