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坐北向南,,面對東較場,面積達18萬平方米,。陵園正門為兩座,,黃色琉璃瓦頂?shù)氖啠?dāng)中一列5扇朱紅色鐵柵門,氣勢莊肅,。在南門正面的石壁上鎊刻有周恩來手書漆金的園名,。宏敞的主墓道用花崗石塊鋪砌,兩側(cè)建花圃遍種紅花,,兩旁的山坡上遍植青松翠柏,,終年紅花不絕,四季長青,。
園內(nèi)的建筑上銘刻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親筆題詞,。陵墓大道寬闊,兩旁蒼松翠柏,,其間20個花壇紅花吐艷,,氣魄宏偉,莊嚴肅穆,。園區(qū)為休憩游覽區(qū),,湖光瀲滟,綠樹垂蔭,,曲徑延綿,,鳥語花香,芳草碧水間座落著富有民族特色的血祭軒轅亭,、中朝和中蘇人民血誼亭等,。
清晨,紅日從“廣州公社”墓處噴薄而出,,霞光萬道,,瑰麗非常,這就是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紅陵旭日”,。園內(nèi)“四季飛花”,,冬季的玉堂春,春季的杜鵑,,夏季的荷花,,秋天的洋紫荊,為蘊含歷史滄桑和英雄故事的陵園增添了靚麗的色彩,。常年舉辦園林,、花卉、攝影,、書畫等各類藝術(shù)展覽,,集文化宣傳、思想教育,、旅游休閑功能于一園,,是承載重大紀念活動的重要場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黨員教育的重要陣地,,傳播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正門門樓
大門寬30米,為中國傳統(tǒng)式闕門,,兩邊是白石闕門座,,壁中鑲有大理石刻,刻有周恩來總理的題詞:“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當(dāng)中朱漆金端大鐵柵門,,典雅端莊。
廣州起義紀念碑
建于1987年,,高45米,,造型是三座大山上手握槍桿直沖云霄,象征“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四面有4塊表現(xiàn)廣州起義戰(zhàn)斗過程的浮雕,。
廣州公社烈士墓
位于陵園最高點,為傳統(tǒng)圓丘形,,直徑43米,、高10.5米,外圍是36面花崗石壁的墓墻,,上有40只石獅守靈,。陵墓南面有石刻的朱德同志的題詞:“廣州公社烈士之墓”,東面有石刻的“廣州起義烈士碑志”,。每當(dāng)晨光初露,,陵墓被燦爛的曙光籠罩,流光溢彩,,瑰麗非常,是著名的“羊城新八景”之一“紅陵旭日”。
血祭軒轅亭
位于湖心,飛閣流丹,黃琉璃瓦面,、花樑,、紅柱,,是為紀念“刑場上的婚禮”中的周文雍,、陳鐵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而建造,。
四烈士墓
四烈士墓位于陵墓大道的右側(cè),,紀念1911年至1915年在反清斗爭中英勇犧牲的四位烈士:溫生才,、林冠慈、陳敬岳,、鐘明光,。該墓建于1918年,于1954年由廣州市人民政府重建,。陵墓氣氛莊嚴肅穆,于1963年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知趣園
2003年6月1日建成開放,,位于公園東側(cè),,面積4000平方米,。景區(qū)融合古典和現(xiàn)代,、中國和西方園林藝術(shù)造景特點,,緊扣兒童活動區(qū)的主題,,突出表現(xiàn)其科普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營造了一個園林生態(tài)式的兒童樂園,,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生態(tài)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場所。主要景點包括紐扣石雕,、“蛙泉”,、猜字壁和哈哈鏡等,。
花卉館
1995年建成,由三座園林式展館組成,,占地1000平方米,,綠化以大面積的草地點綴紅花和石景為主,館內(nèi)經(jīng)常舉辦各類花事,、盆景和各類藝術(shù)展覽,,融藝術(shù)、科普,、游覽于一園,。
1、(正門)烈士陵園站:102路,、107路,、108路、183路,、1路,、211路、222路,、B8路,、243路、40路,、517路,、546路、76路,、864路,、93路、夜1路,、夜27路,、夜2路、夜36路,、夜40路,、夜78路、夜4路,、夜9路,。
2、(北門)執(zhí)信路站:185路,、204路,、B4A路、B4路,、247路,、261路,、283路、518路,、546路,、54路、高峰快線23路,、夜18路、夜38路,、27路,、284路、293路,、56路,、62路、62A,、305路,。
地鐵一號線烈士陵園站D出口可直接通向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