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紀念碑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公園內(nèi)的越秀山山頂,是為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而建的,循“百步梯”上躡498級可通達,。紀念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師呂彥直設(shè)計。碑身全部用花崗石砌成,,高37米,,碑底為方形,向上漸小而尖,,碑內(nèi)有梯級可回旋至頂,,第一、第二層四面都可憑欄俯瞰,。更高處,,每層有窗可向外遠眺。碑基上層四面有26個羊頭石雕,,象征羊城,。石碑的正面是長約7米、寬約4米的巨型花崗石,,上面銘刻有李濟深用隸書書寫的《總理遺囑》,。碑體所在平臺有鐵欄桿,周圍樹木郁郁蔥蔥,。孫中山紀念碑與中山紀念堂同處于廣州城傳統(tǒng)城市中軸線上,,聯(lián)成一體,氣勢雄偉,,成為廣州近代城市的標志,。
紀念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師呂彥直設(shè)計。碑身全部用花崗石砌成,,高37米,,碑底為方形,向上漸小而尖,,碑內(nèi)有梯級可回旋至頂,,第一、第二層四面都可憑欄俯瞰,。更高處,,每層有窗可向外遠眺。碑基上層四面有26個羊頭石雕,,象征羊城,。
石碑的正面是長約7米、寬約4米的巨型花崗石,,上面銘刻有李濟深用隸書書寫的《總理遺囑》,,遺囑的全文是: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jīng)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現(xiàn)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wù)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xù)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于最短期間,促其實現(xiàn),,是所至囑,!
碑體所在平臺有鐵欄桿,周圍樹木郁郁蔥蔥,。孫中山紀念碑與中山紀念堂同處于廣州城傳統(tǒng)城市中軸線上,,聯(lián)成一體,氣勢雄偉,,成為廣州近代城市的標志,。
孫文除了本名與下表所使用的名字外,亦用過大量的中文、英文,、日文化名與筆名,,多是為了擺脫通緝或隱蔽身份而取的,部分則在于宣揚革命或是表達人生期望,。 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華民國于1912年成立以后,孫氏不再面臨滿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檔案均以本名“孫文”署名,。在歐美,孫以其號“逸仙”或全稱“孫逸仙”(即英文“Sun Yat-sen”)而聞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