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養(yǎng)生
春天是萬物復蘇,生長萌發(fā)的季節(jié),,在春天到來之際,,自然界呈現(xiàn)一派生機盎然、欣欣 向榮的景象,。春季養(yǎng)生,,必須順應春天陽氣生發(fā)、萬物萌生的特點,。要注意春天氣候多變,, 時寒時暖,同時人體皮表疏松,,對外邪抵抗能力減弱,,所以春天到來之時不要一下子就去掉 厚衣服,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體質(zhì)較弱者,。初春陰寒未盡,,陽氣漸升,穿衣時要注意“下厚上薄”,。 “下厚”以利于春陽之氣升發(fā),,“上薄”以防陽氣升發(fā)太過。
春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 升發(fā),,人的精神煥發(fā),,一定要注意養(yǎng)肝,護肝,,肝主疏泄,,喜條暢而惡抑郁。春三月是升發(fā) 季節(jié),,萬物始生,,此時要盡量避免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遵 循一年四季春為首,,五臟春季肝當令的原則。
春季養(yǎng)肝在飲食上,,要選甘、辛,、溫之品,,清淡可口,盡量不要吃油膩,、生冷,、粘硬食物。由于春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因此應多選用既升發(fā)又富營養(yǎng)的食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蜂蜜之類,;由于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積一冬的內(nèi)熱要散發(fā)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香椿頭等,。這對于因冬季過食膏梁厚味導致內(nèi)熱偏勝者,,還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欲的作用 。對于體質(zhì)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等,,應禁食含異性蛋白等刺激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蝦,、蟹之類。
在春光明媚,、風和日立,、鳥語花香的時刻,老年人更應該在戶外曬太陽,、散步,、賞花、 打太極拳等活動,以利春陽萌生勃發(fā),。同時也要注意春季風大,,氣候干燥,水分缺乏,,應多 喝白開水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
二,、夏季養(yǎng)生
夏季是“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的季節(jié),,黃帝內(nèi)經(jīng)提出了“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觀 點,夏季天氣炎熱,、酷暑難耐,,人體陽氣旺盛,陰氣不足,,是中暑,、中風、胃腸道疾病的高 發(fā)季節(jié),,特別是老年人因機體的冷熱調(diào)節(jié)能力下降,,如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并及 時補充體液,,容易誘發(fā)多種疾病,。老年人在夏季更要注重養(yǎng)生與保健。
夏季與五臟的心相應,,氣候炎熱,,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所以夏季要重視養(yǎng)心,,養(yǎng)陽 為夏季養(yǎng)生保健的關鍵。陽氣是人的動力,,在炎熱的夏季,,老年人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后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zhì),。
夏天夜晚炎熱,,天亮時間較早,,中老年人可適當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另外,在夏天的 午后最好能安排午睡片刻,,對消除疲勞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注意科學飲食:①要多喝清涼解暑的飲品,如淡鹽水,、綠豆水,、酸梅湯、菊花茶等,,以 補充因身體出汗造成的消耗,,但不要貪食冷飲。②要常吃涼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 瓜,、豆芽,、銀耳、香蕉等,,以增強體內(nèi)抗毒能力,,減少暑氣及熱毒對人體的傷害。③要講究 營養(yǎng),,夏季老年人需多吃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無機鹽和粗纖維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豆 漿,、蛋品,、豆腐等,以補充人體消耗,。
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的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huán)境 里,患有關節(jié)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氣環(huán)境里生活,。
三,、秋季養(yǎng)生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節(jié),秋季是一年中由熱轉冷的過渡季節(jié),,由于氣溫變化較大,,空氣濕度偏小,,氣候干燥,“肅殺之氣”易侵入機體,,所以古人稱秋季是個“多病”的時節(jié),。研究表明,冠心病,、腦溢血的發(fā)作以秋冬多見,;支氣管哮喘最易在秋冬交替時節(jié)發(fā)作;潰瘍病,、 老寒腿也多發(fā)于秋季,。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在“多病”的秋季里更要注意保健和養(yǎng)生,,以防疾病,,安然度秋。
秋季氣候逐漸干燥,,日照減少,,天氣越來越?jīng)觯绕涞搅松钋?,草葉枯落,,花木凋零, 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diào)養(yǎng)情智,,學會調(diào)適自己,,要 保持樂觀情緒,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yǎng)生保健必須遵循“養(yǎng)收”的原則,,其中 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nèi)容,。要盡可能少食蔥、姜等辛 味之品,,適當多食一些酸味甘潤的果蔬,。
在秋季,冷空氣勢力將逐漸加強,,氣溫明顯下降,,晝夜溫差增大,,且“一場秋雨一場寒”。 從防病保健的角度出發(fā),,應該注意加強御寒鍛煉,提高抗寒能力,,以便在強冷空氣和寒冬季 節(jié)到來時也能夠適應氣候環(huán)境,,避免由于氣象原因誘發(fā)或加重病癥,古人云:春捂秋凍,,不 生雜病,。立秋之后,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添衣加褲,,而應該盡可能晚一點增衣,,能穿短袖襯 衫,盡量不要穿長袖,;能穿單衣,,盡量不加外套。
秋天宜登高遠足,,是登山活動的黃金季節(jié),,老年人可在戶外游玩中飽覽景色,修身養(yǎng)性,。
四,、冬季養(yǎng)生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jié),,人的陽氣也要潛藏于內(nèi)。因此 冬季養(yǎng)生的重要原則是“藏”,。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后。老年人體質(zhì)較弱,,為了營養(yǎng)體內(nèi)元氣,,應提倡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睡眠,。臨睡前最好用熱水洗腳,,使腳部血管舒張,血液循環(huán)流暢,,利于入睡,。衣服要和暖貼身,以防寒氣襲人,,損傷陽氣,,引起腰背寒痛,。
要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冬季雖然寒冷,,但也不要終日蟄居室內(nèi),。應該根據(jù)自己的身體健 康狀況,常到室外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鍛煉,,如打太極拳,、練氣功、慢跑,、散步等,。
在冬季老年人的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宜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干搭配,、葷素夾雜,要避免或少吃涼食 ,、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 化的食物,。冬季是進補強身的好時機,飲食調(diào)配不能忽視,。為了保陰潛陽,,宜食谷類、羊肉,、 鱉,、龜、木耳等食品,,宜食熱的飲食,,以保護陽氣。
五,、適宜四時進補的食品
1、春天可選食豬肝,、豬肉,、雞蛋,、豆類和豆制品,。新鮮蔬菜如韭黃,、春筍,、豌豆苗及新鮮鯽魚可補中益氣、清脾胃,、利大腸,,宜適量多吃些,;
2,、夏季可多選食綠豆湯,、荷葉粥、涼拌豆芽、糖拌西柿、百合紅棗湯,、西瓜荔枝,;
3、秋天宜多食銀耳,、大棗、蜂蜜、右仁,、核桃,、蓮子,、桂圓等;
4、冬季可選用牛肉,、羊肉,、狗肉、雞肉,、魚,、核桃、紅糖等溫熱性食品,。
四季通補就是不分季節(jié)都可命名用的進補方法,宜平緩溫和,,常用食物包括赤小豆、扁豆、黑豆,、豌豆、山藥,、絲瓜,、木耳,、香菇、土豆,、大棗、鯉魚,、雞蛋等,四季都可以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