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暑節(jié)氣喝什么茶養(yǎng)生
小暑時節(jié)氣候炎熱潮濕,人體易受暑氣侵襲,,適合飲用具有清熱解暑,、祛濕生津、養(yǎng)心安神功效的茶,。
1,、金銀花茶
金銀花性質(zhì)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適當飲用金銀花茶,可以幫助緩解外感風熱引起的各種不適癥狀,,如咽喉腫痛、頭痛發(fā)熱等,,適合在小暑期間適量喝,。
2、菊花茶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小暑時節(jié)飲用菊花茶,不僅能幫助緩解因暑熱引起的眩暈,、目赤昏花等癥狀,,還能提神醒腦,,緩解身體疲憊。
3,、西洋參茶
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可入肺,、心經(jīng),具有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的功效,。在小暑節(jié)氣適量的飲用西洋參茶,能幫助緩解熱傷氣津?qū)е碌纳頍岷苟?、口渴心煩等癥狀,。
4、荷葉茶
荷葉茶中的荷葉成分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jīng),,能夠清暑化濕、涼血止血,。夏天適量飲用荷葉茶,,有助于緩解暑濕泄瀉、暑熱煩渴等病癥,。
5,、苦瓜茶
苦瓜味苦,性寒,,歸心、脾,、肺經(jīng),,具有祛暑滌熱、明目,、解毒的功效,適量喝能夠幫助較好的緩解暑熱煩渴,、消渴等癥狀。
6、綠茶
綠茶富含豐富的抗氧化物質(zhì),,如兒茶素、黃酮類化合物等,,能抵抗夏日紫外線對肌膚的侵害,。同時,,茶中的茶多酚還有助于降低體溫,改善燥熱,。
7、苦丁茶
苦丁味苦,,性寒,,歸心、肝經(jīng),,能夠清熱解暑、祛風濕,、活血,,因此適當喝苦丁茶能夠幫助祛除體內(nèi)熱邪。
二,、小暑節(jié)氣養(yǎng)生茶飲配方
1、三豆飲
材料:黑豆15克,、綠豆15克、赤小豆15克,、冰糖(可選),。
做法:三豆提前浸泡2小時,,加水800毫升煮沸;轉(zhuǎn)小火煮40分鐘至豆子軟爛,,加冰糖調(diào)味,吃豆喝湯,。
功效:黑豆補腎養(yǎng)陰,綠豆清熱解毒,赤小豆利濕消腫,,三者搭配平衡寒熱,緩解暑熱引起的發(fā)熱,、皮疹、口干,,兒童可飲(減少冰糖量),。
2,、冬瓜玉米須茶
材料:冬瓜皮20克(干品)、玉米須15克,、綠茶3克(可選),。
做法:冬瓜皮,、玉米須加水500毫升,大火煮15分鐘,;加綠茶燜3分鐘,過濾后溫飲(可續(xù)水1次),。
功效:冬瓜皮利水消腫,,玉米須通淋降壓,,搭配綠茶增強清熱效果,適合水腫,、小便短赤,、高血壓人群,,濕熱體質(zhì)(舌苔黃膩)尤佳。
3,、薄荷竹葉茶
材料:薄荷5克、淡竹葉10克,、甘草3克(可選)。
做法:沸水沖泡后燜5分鐘,可反復沖泡2-3次,,代茶飲用,。
功效:薄荷疏散風熱,淡竹葉清心火,、利小便,緩解夏季頭痛,、咽喉腫痛,、口腔潰瘍,搭配甘草調(diào)和藥性,,適合熬夜上火、口干口苦者,。
4,、茯苓陳皮茶
材料:茯苓15克,、陳皮5克、大棗3顆(掰開),。
做法:茯苓切片,,與陳皮、大棗加水600毫升,,煮20分鐘。代茶溫飲,,可加少量蜂蜜調(diào)味。
功效:茯苓健脾利濕,,陳皮理氣和胃,,大棗養(yǎng)血安神,,改善夏季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尤其適合脾胃虛寒(吃涼食易腹瀉)者,。
5,、菊花麥冬茶
材料:杭白菊10克、麥冬10克,、枸杞10克,。
做法:沸水沖泡燜10分鐘,,代茶頻飲(可續(xù)水至無味)。
功效:菊花清肝火,,麥冬養(yǎng)陰潤肺,,枸杞滋陰明目,,緩解陰虛體質(zhì)(怕熱、口干,、失眠)的夏季不適,適合長期用眼,、熬夜人群,。
三,、小暑飲茶注意事項
1,、忌過量飲涼茶
寒性茶(如綠茶,、苦丁茶)每日不超過2杯,避免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腹瀉,、食欲不振。
2,、注意飲茶時間
晨起空腹宜飲溫水,飯后1小時再飲茶,,避免影響消化,;睡前2小時不飲濃茶(防失眠),。
3,、現(xiàn)泡現(xiàn)飲防變質(zhì)
夏季氣溫高,茶水易變質(zhì),,泡好的茶需在4小時內(nèi)飲用,隔夜茶切勿飲用,。
4,、搭配飲食調(diào)理
飲茶同時可多吃冬瓜,、絲瓜、綠豆等清熱利濕食物,,少吃辛辣、油膩,、生冷食品,增強養(yǎng)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