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鐵劑注意事項
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數(shù)量太少,,血紅素不足。根據(jù)病因,,醫(yī)學上將其分為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等,而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缺鐵性貧血的治療,,以口服或注射鐵劑最常用,也最有效,。但臨床上,,常有病人反映口服鐵劑效果并不理想,。
殊不知,,影響鐵劑治療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應用時要加以注意,。
1,、口服鐵劑以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和葡萄糖酸亞鐵為佳,,因鐵以二價鐵(亞鐵)的形式吸收,,而以三價鐵(正鐵)的形式起作用。中藥的補血品種有紅桃K,、血爾,、樸雪和女人緣等。
2,、貧血補鐵應堅持“小量,、長期”的原則。嚴格按醫(yī)囑服藥,,切勿自作主張加大服藥劑量,,以免鐵中毒;也絕不能一次大劑量,,否則易致急性鐵中毒,。鐵中毒表現(xiàn)為: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腹痛,,休克等,,嚴重者可致昏迷、驚厥等,,甚至死亡,。
3、口服鐵劑時應將藥物放在舌面上,,直接用水沖飲下肚,,不要咀嚼藥物,以免染黑牙齒,,影響美容,。
4、應在飯后服藥,,避免空腹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而引起的惡心嘔吐。同時服用維生素C或果汁,,因酸性環(huán)境有利于鐵的吸收,。
5、含鈣類食品(如豆腐)和高磷酸鹽食品(如牛奶)等,,與鐵劑能絡合而生成沉淀,,故應避免合用。
6,、口服鐵劑期間,,不要喝濃茶或咖啡,因茶,、咖啡中含有大量鞣酸,,能與鐵生成不溶性的鐵質(zhì)沉淀,而妨礙鐵的吸收,。牛奶及其他堿性物質(zhì)也可影響鐵的吸收,,應避免同時服用,或盡量少食用,。乳類(尤其是牛奶)中含鐵最少,,不能大量飲用,否則會降低胃腸道內(nèi)已有鐵的含量,。
7,、注意藥物對鐵劑吸收的不良影響:四環(huán)素族抗生素能與鐵劑生成不溶性絡合物,,不利吸收。故應盡量避免同時應用,。若兩者必須應用,,應間隔3小時以上。
8,、加強飲食護理,。正確合理的飲食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已患缺鐵性貧血的病人,,單靠飲食療法效果不大,,但可作為輔助治療,以防止復發(fā),。應改正偏食,、挑食和厭食的壞習慣,食譜要廣,,適當多食含鐵較多,、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如:肉類,、蛋類,、魚類、多種海產(chǎn)品(如海帶,、紫菜),,動物肝、血,、蕎麥,、紅薯等粗糧,,豆制品、蘑菇和黑木耳及多種新鮮果蔬。
9,、服用幾個月后,,臨床癥狀改善,、血色素正常后,不能立即停藥,,還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再服3—6月,,以補充體內(nèi)的儲存鐵,,防止貧血的復發(fā)。
10、口服鐵劑治療期間,,因鐵與大腸內(nèi)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鐵,使大便顏色變?yōu)楹趾谏?,類似消化道出血,對此不必緊張,,停用鐵劑后即恢復正常。
貧血患者的用藥選擇及注意事項
1、宜根據(jù)“安全,、小量、長期”的原則用藥
因為市場上鐵劑泛濫,,而患有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們通常又因為工作、生活等各種原因,,想快速解除貧血困擾。于是很多患者都選擇了大劑量的鐵劑,。卻殊不知鐵劑攝入過多、過快容易破壞身體內(nèi)的鐵平衡,,產(chǎn)生鐵積蓄而中毒,影響到身體各個臟器器官的功能,。
專家提醒,,在治療缺鐵性貧血的藥物選擇上,,宜遵循“安全、小量,、長期”的原則,。其作為仿生鐵劑,,不僅能夠高效補充類血紅素鐵,吸收不受膳食影響(包括蛋白、植物纖維,、草酸,、鞣酸、植酸,、多酚等),,吸收率可達到35%,而且能促進骨髓造血,,平衡,、調(diào)節(jié)與改善人體鐵代謝,全面改善貧血癥狀及血液理化指標,,促進人體智力與行為發(fā)育,,尤其是沒有傳統(tǒng)鐵劑常見的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和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不良反應,是國家食藥監(jiān)局批準的唯一有生殖毒理試驗與臨床實驗數(shù)據(jù)支持的妊娠期補鐵補血安全用藥,,效果顯著,,適合人群廣泛,特別適合孕婦,、兒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服用,。
2、服藥期間注意復查血常規(guī),,血清鐵蛋白等相關生化指標,,以指導治療。血常規(guī)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診斷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血清鐵蛋白測定是檢查體內(nèi)鐵缺乏的最靈敏的指標,,用于診斷缺鐵性貧血、肝病等,,也是惡性腫瘤的標志物之一。
3,、當情況不明時,應去醫(yī)院查明病因,,避免加重病情。
治療貧血的原則著重采取適當措施以消除病因,。很多時候,原發(fā)病比貧血本身的危害嚴重得多(例如胃腸道癌腫),,其治療也比貧血更為重要,。在病因診斷未明確時,不應亂投藥物使情況復雜,,增加診斷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