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曹祥泰是1884年(清光緒十年)開業(yè)的,,歷經(jīng)三世,,由小攤販發(fā)展成為武漢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雜貨店,還是兼有機米廠,、槽坊,、肥皂廠和錢莊等相當規(guī)模的企業(yè)。第二代曹南山的長子曹云階接辦雜貨店,,兢兢業(yè)業(yè),,辦起了糕餅坊,自制中式糕點,,品種多,,質(zhì)量好,特別是各式月餅,、綠豆糕和腌制鹽蛋,,每逢節(jié)日,商店門口,,總是排起了購貨人的長龍,。2006年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 詳細>>】
坐落在荊州古城的聚珍園是一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大酒樓,。由于聚珍園的菜肴色、香,、味,、形俱佳,一時間成了遠近聞名的餐館,,使得不少文人將佐慕名而來,。聚珍園有很多傳統(tǒng)名菜如“散燴八寶飯”、“皮條鱔魚”,、“千張肉”,、“魚糕丸子”,、“酥黃雀”都被輯錄在《中國菜譜》叢書中,?!熬壅鋱@”這一“中華老字號”品牌名副其實的成為荊楚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武漢“談炎記”水餃創(chuàng)史于1920年,,是“中華老字號”,。皮薄、湯鮮,、餡大,,吃到嘴里滑香鮮嫩,風味獨特享譽武漢三鎮(zhèn),,被人稱為“水餃大王”,。談炎記專門經(jīng)營水餃近八十年,有獨到的制作水餃技藝,,從選肉,、配料、點味,、制餡,、制度到包制、熬湯,、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標準,。2012年談炎記成功申請武漢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蔡林記是一家以經(jīng)營熱干面系列小吃為特色,,近百年的老字號小吃面館,。其熱干面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贊賞,,享有武漢名小吃的美譽。而今,,熱干面已遍及江城,,歷久不衰,武漢人吃早餐,,更是離不開這一種具特色的面食,。首屆中國面條文化節(jié)上,武漢蔡林記熱干面被評為“中國十大面條”,。蔡林記經(jīng)湖北省政府認定為老字號美食之一,。
【 詳細>>】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中山大道667號(吉慶街總店)
武漢五芳齋是武漢的老字號,地處武漢中山大道713號,。在湯圓,、粽子市場,品牌號召力極強,,處于相對壟斷的地位,,每年銷售額可達千萬元,純利數(shù)百萬元,。五芳齋該酒店曾被國家內(nèi)貿(mào)部授予“中華餐飲名店”,、“全國餐飲綠色食品企業(yè)”等稱號,該酒店的湯圓,、粽子被評為“中國名點”,,而其商品商標,也曾連續(xù)兩年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武漢五芳齋還在美國注冊了服務商標和商品商標,。2006年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四季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四季美湯包是湖北武漢比較出名的小吃,,屬于蘇式湯包。武漢的四季美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tǒng)作法基礎(chǔ)上不斷改進形成的,。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味鮮的武漢風味特色,,有蝦仁湯包、香菇湯包,、蟹黃湯包,、雞茸湯包、什錦湯包等新品種,,花樣繁多,,風味獨特。2011年,四季美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 詳細>>】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吉慶民俗街
“汪玉霞”創(chuàng)建于清朝乾隆四年(1739),迄今已有279年歷史,,是漢口歷史最為悠久的食品老字號,。“汪玉霞”的綠豆糕既沒有南方那么細膩,,也沒有北方那么干燥,,恰如位于中部的武漢,結(jié)合了南北方的優(yōu)勢,,擁有自己的特色,,是“汪玉霞”老字號著名糕點之一。1994年,,“汪玉霞”被評為當時湖北省食品企業(yè)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風頭可謂一時無二。
老大興園酒樓于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開業(yè),。原設武漢漢正街,1996年遷至利濟北路,,由漢陽人劉木堂創(chuàng)辦,。由吳云山主持后,以經(jīng)營武漢風味菜為特色,。因當時漢口有多家“大興園”,,故名為“老大興園”。曾有劉開榜,、曹雨庭,、汪顯山三代“魚大王”掌灶。主要名菜有“白燒魚”,、“清燉魚”、“什錦魚羹”等,。老大興園是第二批“武漢老字號”,。
“小桃園”是位于武漢市漢口勝利街蘭陵路口的一家煨湯館的店名,,前身為“筱陶袁”,,創(chuàng)辦人陶坤甫、袁明照,,至今已有60余年的歷史,。它以煨湯著稱,是首批“武漢老字號”,?!靶√覉@”最初是由陶,、袁兩姓的兩個小販在這里搭棚設攤,經(jīng)營油條,、豆?jié){之類的小吃,,后來兩家合作,經(jīng)營煨湯,。解放后,,以諧音“小桃園”為名,是著名的“煨湯專家”,。該店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八封湯,、甲魚湯,、牛肉湯、鴨湯等,。?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創(chuàng)辦于1931年,,以經(jīng)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三鮮豆皮的制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nèi)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酒樓的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制作餡料,,創(chuàng)制出三鮮豆皮,。三鮮豆皮外觀金黃發(fā)亮,入口酥松嫩香,,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也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