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無是是罌粟科紫堇屬多年生草本,,因其開花花期較早,,立夏過后不再開花,故名“夏天無”,。
中藥夏天無有活血活絡(luò),,行氣止痛,祛風除濕有作用,。
用于中風偏癱,,頭痛,跌撲損傷,,風濕痹痛,,腰腿疼痛。
注:中藥材的使用須辨證論治,,應(yīng)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dǎo)下使用,,不可自行隨意使用,更不可隨意聽信中藥偏方和廣告宣傳,。
夏天無株高25厘米,;塊莖近球形或稍長,具匍匐莖,,無鱗葉,。
莖多數(shù),不分枝,,小葉倒卵圓形,,全緣或深裂,裂片卵圓形或披針形,。
苞片卵圓形,,花冠近白,、淡粉紅或淡藍色。
蒴果線形,,稍扭曲,,種子具龍骨及泡狀小突起。
花期4-5月,,果期5-6月,。
夏天無入藥部分的特點
呈類球形、長圓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長O.5~75px,,直徑O.5~62.5px。
表面灰黃色,、暗綠色或黑褐色,,有瘤狀突起和不明顯的細皺紋,頂端鈍圓,,可見莖痕,,四周有淡黃色點狀葉痕及須根痕。
質(zhì)硬,,斷面黃白色或黃色,,顆粒狀或角質(zhì)樣,有的略帶粉性,。
氣微,,味苦。
夏天無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山西,、中國臺灣等地,其中江西夏天無主要分布于宜興,、溧陽等地,。
生長于海拔80-300米左右的山坡或路邊。
喜涼爽氣候,,怕高溫,,忌干旱;以陽光充足、土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的壤土為佳。
夏天無的繁殖方法是莖塊繁殖,。
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種植,,主要為條播,在整好的畦地上,,開深3-4厘米,,行距10-15厘米的淺溝,按株距9厘米左下種,,芽頭朝上,,種后,沿植溝撒一層草木灰,,再鋪層腐熟的豬牛欄糞,,蓋上稻草以保護土壤濕潤和防止雜草,。每畝下種大約35千克,。
選地整地
夏天無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除排水不良的粘土外,,其余土壤都可種植,,以肥沃的泥砂性土壤為優(yōu)。
因為夏天無種植是利用冬閑時的田(10月中旬至4月上旬),,故土地充足,。
地按寬1-1.2米做成畦,溝寬0.3米,,溝深0.1米,,畦的小溝深0.2-0.3厘米,行距10厘米,,株距0.7厘米,。
施肥
施肥的基本原則:以農(nóng)家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以基肥為主,,配合施用追肥和種肥;以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肥和鉀肥,;根據(jù)土壤肥力特點施肥;根據(jù)藥用植物營養(yǎng)特性施肥,;根據(jù)氣象條件施肥,。
要使夏天無中藥材獲得種植高產(chǎn),要施基肥(或稱底肥),要求每公頃施腐爛的豬糞或牛糞約1.2噸,、鈣鎂磷肥3750千克,、復(fù)合肥750千克。出苗后根據(jù)苗情施追肥或根外追肥,。
種植
整好地,,下好肥。將大小均勻的種子按上述要求種上,,用種量約375千克/公頃用適量稻草蓋一層,。遇天干應(yīng)灌溉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濕潤,,以便出苗,。
田間管理
夏天無生長發(fā)育前期的主要田間工作是人工拔除雜草,并在下雨時追施尿素約225千克/公頃,。后期的主要田間工作是清溝排水,,并在下雨時迫施尿素375千克/公頃,注意不下雨時不能施,,避免燒死苗,。
收獲留種
夏天無苗稈開始倒伏時,就可以收獲,,大約在清明前后,。
夏天無還改良了土壤,對換茬種植其它作物打好了基礎(chǔ),。
將收獲的夏天無洗干凈,,挑選大小中等的作為種子。留種方法是用透氣的袋子撒一層細沙放一層種子,,依次裝滿,,細沙厚薄以能蓋住種子為宜。
裝好后扎口,,在室外挖一個坑,,坑的大小根據(jù)種量而定,將裝子放在坑里,,并把土蓋回,,到下次播種時起出即可。
1,、能活血行氣,,具有較顯著的止痛作用。臨床上常用以治療腰肌勞損,、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等癥,有夏天無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也可與當歸,、懷牛膝,、羌活、獨活等配伍應(yīng)用,,用于風濕痹痛,,勞損腰痛,腿部疼痛,。(《中藥學(xué)》)
2,、有降壓與通絡(luò)作用,可用于高血壓,、中風所引起的偏癱,,或小兒麻痹后遺癥的肢體失用。用治高血壓癥,,可與夏枯草,、鉤藤的配伍同用;若中風偏癱,、肢體失用,,可配羌活、獨活等同用,。(《中藥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