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陽是敦煌特有的珍稀藥物,,又名不老藥,,素有“沙漠人參”之美稱。生長在冰天雪地的沙漠戈壁,,生長之處不封凍,,方圓一米雪落即融,神奇而神秘,。
鎖陽是多年生肉質(zhì)寄生草本,,無葉綠素,全株紅棕色,,高15-100厘米,,大部分埋于沙中。寄生根根上著生大小不等的鎖陽芽體,,初近球形,,后變橢圓形或長柱形,徑6-15毫米,,具多數(shù)須根與脫落的鱗片葉,。
莖圓柱狀,直立,、棕褐色,,徑3-6厘米,埋于沙中的莖具有細小須根,,尤在基部較多,,莖基部略增粗或膨大,。莖上著生螺旋狀排列脫落性鱗片葉,中部或基部較密集,,向上漸疏,;鱗片葉卵狀三角形,長0.5-1.2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尖。
肉穗花序生于莖頂,,伸出地面,,棒狀,長5-16厘米,、徑2-6厘米;其上著生非常密集的小花,,雄花,、雌花和兩性相伴雜生,有香氣,,花序中散生鱗片狀葉,。
雄花:花長3-6毫米;花被片通常4,,離生或稍合生,,倒披針形或匙形,長2.5-3.5毫米,,寬0.8-1.2毫米,,下部白色,上部紫紅色,;蜜腺近倒圓形,,亮鮮黃色,長2-3毫米,,頂端有4-5鈍齒,,半抱花絲;雄蕊1,,花絲粗,,深紅色,當花盛開時超出花冠,,長達6毫米,;花藥丁字形著生,深紫紅色,,矩圓狀倒卵形,,長約1.5毫米,;雌蕊退化。
雌花:花長約3毫米,;花被片5-6,,條狀披針形,長1-2毫米,,寬0.2毫米,;花柱棒狀,長約2毫米,,上部紫紅色,;柱頭平截;子房半下位,,內(nèi)含1頂生下垂胚珠,;雄花退化。
兩性花少見:花長4-5毫米,;花被片披針形,,長0.8-2.2毫米,寬約0.3毫米,;雄蕊1,,著生于雌蕊和花被之間下位子房的上方;花絲極短,,花藥同雄花,;雌蕊也同雌花。
果為小堅果狀,,多數(shù)非常小,,1株約產(chǎn)2-3萬粒,近球形或橢圓形,,長0.6-1.5毫米,,直徑0.4-1毫米,果皮白色,,頂端有宿存淺黃色花柱,。種子近球形,徑約1毫米,,深紅色,,種皮堅硬而厚?;ㄆ?-7月,,果期6-7月。
《本草綱目》記:鎖陽性溫,補腎,、益精心,,強陰興陽,潤燥養(yǎng)精,,治痿弱?,F(xiàn)代醫(yī)學研究:鎖陽能有效的清除人體內(nèi)的自由基等毒素。但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9月7日,,鎖陽被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部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不可以私下采摘、買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