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江蘇常熟虞山,不僅風景秀麗,,充滿詩情畫意,,而且盛產(chǎn)碧綠清爽、香氣四溢,、有養(yǎng)氣頤神之功效的各茶:虞山綠茶,。在虞山頂上,有座奇石林立,、狀如刃劈斧砍的山峰,,名叫劍門,周圍山勢平坦,,種滿垅垅茶樹,。因其面向碧湖,空氣清純,,每年“谷雨”前后,,茶樹長出嫩芽,及時采摘,,精工焙炒,,制出馳名中外的高級綠茶,故又稱劍門綠茶,。
解放后,,專門成立了虞山林場,進行統(tǒng)一管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當?shù)卣闹匾暫头鲋蚕拢M行科學栽培,,虞山茶樹更加郁郁蔥蔥,,碧綠鮮翠,加之,,炒培技術不斷改進,,茶葉質(zhì)量直線上升。2014年由虞山林場經(jīng)營的茶廠所生產(chǎn)的正宗虞山綠茶,,飲譽四海,。
虞山最早種植茶樹始于清代,到民國期間虞山祖師廟后,、興福寺院兩側(cè)山腳地均有種植,。新中國成立后,茶樹開始成片拓植,。
虞山茶以炒青聞名,。1965年,在全國綠茶評比中,,虞山一級炒青得第二名,,以后在省、蘇州市質(zhì)量評比中均名列前茅,。
2014年,,虞山林場推出的劍門綠茶首創(chuàng)無公害茶品牌,分劍毫,、碧螺春,、茗毫、雪綠等上規(guī)格級別,,尤其于1978年開始研制的新產(chǎn)品劍毫,,外形扁平、挺直光滑,、翠綠披毫,,泡水后葉形似劍,根根豎直,,香氣濃郁,,湯色清而耐沖泡。茗毫呈針形,,條形緊細,外裸白毫,,幽香撲鼻,,湯色翠綠清澈,,味道甘甜。其它各個級別皆制作精良,,分別受各階層歡迎,。
虞山一位作家曾這樣寫道:“虞山常綠任陰晴,游子相思入夜深,,聞道綠茶今勝昔,,天涯更激自豪情?!边@是只有虞山綠茶才能享有的獨特殊榮,。虞山土質(zhì)優(yōu)良,還生長一種白葉茶樹,,新生葉片呈乳白色,,經(jīng)制茶師的精工制作,以“劍門太白”,、“虞山白茶”命名,。此茶沖泡十次而不脫桂香之原味,且湯色黃綠明亮,,葉片如翡翠起舞,,品嘗者無不稱奇,在中國茶葉史上堪稱一大奇觀,。劍門牌綠茶為AA級綠色食品,、江蘇名牌產(chǎn)品。虞山牌綠茶多次在省質(zhì)量評比中名列前茅,,為江蘇省無公害食品,。
“茶文化”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一輩子都研究不完,,而對于愛茶,、喝茶的人來說,品上一杯上好的茶就是最大的收獲所在,。對于生活在‘鋼筋叢林’里的都市人來說,,茶農(nóng)采茶、揀茶,、炒茶的過程,,充滿了田園氣息和生活意趣。因此更多的人愿意來這里體驗和感受“茶”所帶來的樂趣,。
虞山維摩,、劍門、三峰等茶園集中地不時都能看到辛勤的茶農(nóng)采摘的背影,。一些來常熟觀光的外地游客也不自覺地加入到采摘的隊伍中,,感受虞山綠茶的精髓與文化,。本是春茶飄香的季節(jié),不僅在江南地帶,,在長三角一些產(chǎn)茶地也都興起了“茶旅游”熱,。
對于茶農(nóng)來說,清明節(jié)是一個分界線,。同是虞山綠茶,,清明前與后,一斤茶葉的價格要相差好幾百元呢,。他們要爭分奪秒地采摘茶葉,。放眼望去,無論是二三十歲的青年人,,還是四五十歲的婦女,,他們頭戴竹籬帽,背著采茶籃,,身手敏捷,。用指尖在茶樹的椏梢上飛快地掐下嫩芽尖。速度快得驚人,,像小雞啄米一樣,。不到一會功夫,采茶籃里就滿滿一筐了,,對于他們來說,,這采茶的功夫可謂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三下五除二就能把茶園里的新茶采摘完畢,,再經(jīng)過工廠的加工,,成品的虞山綠茶就能供應上市了。
新茶舊茶交替的好時光,,不妨約上三兩知己來到虞山感受一下采茶的樂趣,,或者在維摩喝上一杯清新爽口的香茗,在流光飛舞中度過美好的閑暇,。這對于緊張忙碌的都市人來說確實是緩解壓力與放松的最好方式 ,。
虞山綠茶的傳說“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山上盛產(chǎn)碧綠清雅,、香氣四溢、有養(yǎng)氣怡神作用之功效的,。
關于虞山綠茶的來歷,,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虞山上遍布頑石和荊棘,,窮怕了的山民都說劍門藏寶,,誰找到鑰匙打開劍門,誰就能得到金銀財寶,。不知有多少人做過發(fā)財夢,刨過虞山的土,,翻過虞山的石,,哪里去找鑰匙呢?
虞山南麓住著一位年輕人名叫阿根,,砍柴為生,。有一天,他到山上砍了滿滿的一擔柴,,正欲下山挑到城里去賣,,遇到一個衣衫襤褸的老翁,對他說:“年輕人啊,,可憐可憐我吧,,我那么大年紀了,東家還要我上山打柴,,如果今天不把柴送去,,就要把我逐出家門。能不能把你的一擔柴送給我呢,?”阿根爽快地答應了,,并且?guī)椭先税巡裉羧ァ?/p>
臨別時,老人悄悄對他說:“年輕人,,你常年在山上砍柴,,難道不想尋找劍門的寶藏嗎?記住這句話:若得劍門寶,,尚湖邊上覓,,太公垂釣處,無節(jié)蘆葦找,?!?/p>
阿根心想:如果真的找到財寶,分給受窮的鄉(xiāng)親,,倒是一件好事,,于是跑到尚湖邊上找無節(jié)蘆葦??墒浅善善奶J葦在清水中隨風搖擺,,根根都是有節(jié)的,他找呀找,一連找了七七四十九天,,仍不見無節(jié)蘆葦?shù)嫩櫽?。阿根灰心了,決定回山打柴,。
這時候,,他忽然看到有個老人坐在一叢蘆葦旁釣魚,想起“太公釣魚處,,無節(jié)蘆葦找”,,猛然醒悟,就向老人走去,。老人哈哈大笑起來,,說:“年輕人,我等你多時了,。瞧,,這根不是無節(jié)蘆葦嗎?”說罷,,拔起一根蘆葦遞給阿根,。
阿根定睛一看,那蘆葦長一丈二尺,,直通通的,,果然無節(jié),放在手里沉甸甸的,,估計有一擔柴重,。再看老人,就是傳授他尋寶口訣的人,,但不再是衣衫襤褸和愁面苦臉,,而是錦袍加身,顯得神采奕奕,。
老人對他說:“快去尋寶吧,,可不要貪心呀,切記切記,?!卑⒏乐x,老人化陣清風不見了,。手持無節(jié)蘆葦,,阿根來到虞山之巔望海墩,在一片奇石中找到了鑰匙孔,,把無節(jié)蘆葦插進去,,試著撥動一下,,忽聽的一聲巨響,石門轟然洞開,。阿根走了進去,,但見洞中白的是銀、黃的是金,、閃閃發(fā)光的是珍珠和寶石,,一堆堆放著。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只麻袋,,里面滿滿裝著各色各樣的果樹種籽。
一個老人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你只能拿一樣,,否則石門就會關閉,你再也出不了,?!卑⒏南耄航疸y珠寶雖然好,拿了分給鄉(xiāng)親,,只會助長懶惰,,最終會坐吃山空的。不如拿了果樹種籽,,把一座荒山綠化了,,造福后代。于是,,他扛起麻袋就往外走,,才出洞,石門就關上了,,那石壁看上去天衣無縫,,連鑰匙孔也找不到了。他把種籽撒到虞山上,,第二年南山坡長出的樹,,就是有名的“寶巖楊梅”。北山坡長出的樹,,就是“白鳳水蜜桃”,。山腰里長出的樹,就是“桂花栗子”,。還有漫山遍野的一叢叢,、一行行的灌木,四季常青,,誰也說不準是什么樹,,聞聞葉子有清香,。有人嘗試把樹葉放進嘴里咀嚼,那香氣沁人肺腑,、醒腦清神,。
以后,人們把葉子曬干了儲存起來,,再用開水泡著喝,。不知是何人命名,把這樹稱為茶樹,,把曬干或烘干的葉子稱為茶葉,。 相傳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年輕時頗有雄心壯志,,曾為其父闔閭報仇,,兵臨越國城下,俘虜了越王勾踐君臣,。自此夫差驕橫之心膨脹,,大有包舉天下、席卷中原之意,。他忽然想起墻根尋寶的故事,,覺得這個年輕人真傻,為什么不拿金銀珠寶呢,?如果他有了這筆財富,,大大可以招兵買馬,就可以稱王稱霸了,。
于是,,他手持莫邪劍,率隨從來到虞山,。正值酷暑天氣,,登上虞山后所有的人都氣喘吁吁,口渴難熬,。山上寺院方丈見吳王到來,,連忙迎接,獻上一杯清茶,。吳王咂上一口,,但覺得一股涼氣透徹全身,暑熱全消,,勇氣倍增,,即行在虞山上舞莫邪劍,劍光閃閃,,攪起松濤陣陣,,頓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吳王乘興依天抽寶劍,,竭盡全身力氣把劍劈向虞山石壁,,地崩山裂,石破天驚,,一道天塹自上而下引成,,這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一線天”。后來夫差中了越王勾踐的美人計,,終日與西施尋歡作樂,,元氣大傷,即使飲虞山茶也無濟于事了,,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