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枇杷是浙江省余杭乃至全國享有盛名的傳統(tǒng)特色果品,,塘棲枇杷成熟早,,是初夏淡季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優(yōu)良水果,是果中珍品,。
產(chǎn)品產(chǎn)地
杭州塘棲是典型的平原水網(wǎng)地區(qū),,河湖池塘星羅棋布,土壤深厚肥沃,,氣候條件適宜,,特別適合于枇杷生長發(fā)育。該地枇杷林蜿蜓密布,,冠蓋濃郁,,四時蒼翠,這方人文水土,,孕育了品質(zhì)超群,、風(fēng)味特佳、古今聞名的塘棲枇杷,。
塘棲枇杷的地域分布范圍主要集中在塘棲鎮(zhèn)和仁和鎮(zhèn),、崇賢鎮(zhèn),主要產(chǎn)區(qū)在塘棲的塘南,、東塘,、沾駕橋等鄉(xiāng)。余杭縣的塘棲,,江蘇吳縣的洞庭山和福建莆田的寶坑,,為中國三大枇杷產(chǎn)地,其中以塘棲枇杷產(chǎn)量最多,,品種也最好,。
產(chǎn)品特性
塘棲枇杷果形美觀,色澤金黃,,果大肉厚,,汁多味甜,甜酸適口,,風(fēng)味較佳,,營養(yǎng)豐富。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塘棲枇杷初冬開花,花極清香,,每一花束由60—90朵小花組成,,五月果熟,。每逢隆冬臘月,百花凋零,,枇杷花冒寒開放,,潔白如玉,深為歷代文人和畫師所喜愛,,稱之為“枇杷曉翠”,。近代著名畫家吳昌碩,就曾常常于超山賞梅之后,,來到鄰近的塘棲,,欣賞那團團綠樹,累累金果的枇杷林,,并就此創(chuàng)作了不少以枇杷為題材的中國畫,,其中有一幅題詩曰:“五月天熱換葛衣,家家盧桔(枇杷的別稱)黃且肥,。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饑束向林間飛?!?/p>
品種分類
塘棲地區(qū)的果農(nóng),,經(jīng)過千百年來栽種培育枇杷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選育了一批優(yōu)良品種,。塘棲枇杷品種有白砂、紅種,、草種三大類計有18個品種,,主栽品種5個:“軟條白沙”、“大紅袍”,、“夾腳”,、“楊墩”,、“寶珠”,,尤以“軟條白沙”為最,屬國寶級優(yōu)質(zhì)品種,,堪稱枇杷中的珍品,。
1)平頭大紅袍系
塘棲枇杷名種。果實呈扁圓形,,果頂廣圓略平,,形較大,個重30克左右,,最大的55克,,皮和肉均呈橙紅色,,皮厚韌易剝、肉質(zhì)致密細膩,、汁液中等,。濃甜稍酸,含糖14%,,風(fēng)味佳,。每果含種子3粒,核心較濃,,可食率65%,。6月初成熟,果實抗日曬能力強,,耐貯運,,鮮食和制罐兼優(yōu)。
2)軟條白砂
塘棲“白沙”,,俗稱“軟刁”,,為枇杷中的極品。其形略長,,外有芝麻斑點,,特征在肉軟而厚,水份多,,入口鮮甜,,因上前人有“雖嶺南荔枝,無以過之矣”的美譽,。
國內(nèi)枇杷最著名珍品,。果實長圓形、頂平廣,、萼片平展,,肉色乳白,質(zhì)細嫩,、多汁,、味鮮甜而濃、品質(zhì)極優(yōu),,含糖17%,。果皮色淡黃、多銹斑,、極薄,、韌而易剝,剝離后自然卷攏,。6月上旬成熟,。
3)紅毛丫頭
果實較小,、橢圓形、個重22克左右,,最大重28克;果皮橙紅色,、銹斑少、外觀美,、汁液多,、甜多酸少,含糖14%左右,,風(fēng)味上等,,果雖小但喜愛者甚眾。5月底成熟,。
4)楊墩
楊墩原系塘棲附近的村名,,有南楊墩和北楊墩兩村,該品種原產(chǎn)于楊墩村,,故而得名,。楊墩種枇杷因樹葉有大小之分,故有大葉楊墩和細葉楊墩品種之分,。 大葉楊墩果面濃橙黃色,,果點粗而疏,絨毛疏且長,;果皮薄,,但較細葉楊墩厚,剝落容易,,果肉呈橙黃色,,肉質(zhì)細,汁液中等,,風(fēng)味甘酸適度,,較淡。
5)夾腳
塘棲枇杷產(chǎn)地對較豐產(chǎn)品種附加“五兒”,,意即為較豐產(chǎn),。 夾腳枇杷果大,,呈歪倒卵形,果頂平廣,,基部尖峭,,果粒間大小形狀尚整齊,果頂呈麥稈黃色,,絨毛長,,斑點少,果皮厚薄中等或稍厚,,剝落容易,,果肉呈橙黃色,肉質(zhì)較細,,果汁極多,,風(fēng)味酸多甘少,味濃,。 夾腳品種樹勢強健,,抗逆性強,豐產(chǎn),,不易遭受凍害及其它污染危害,,成熟較晚,果形大,。
成分價值
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C,、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蘋果酸,、檸檬酸以及鈣、磷,、鈉,、鐵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物質(zhì),此外,,其果核中含有苦杏仁甙,、葉片中含有皂甙、維生素B1等物質(zhì),。它的用法頗多,,可以用枇杷葉煮湯喝,或是用來敷患部,,也可用大量的葉子來洗枇杷浴,,而枇杷的果實和種子核也可食用。干燥的枇杷制成果醬則終年可食用。它既能美化環(huán)境,,又能起抗癌保健作用,。 同時可加工成糖水罐頭、果酒,、果汁,、果膏等。枇杷可入藥,,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健胃利尿,、清熱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