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洼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區(qū)域,,是青藏高原牧區(qū)珍稀畜種資源,。麥洼牦牛全身黑毛為主,前胸發(fā)達,,體軀較長,,背腰平直,四肢較短,,蹄質堅實,。麥洼牦牛鮮肉肉色深紅有光澤,肌內脂肪分布均勻,,有大理石花紋,,肌纖維清晰堅韌。其肉富含鐵,、鈣,、鋅等人體易吸收的礦物質元素,其中鐵元素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遠高于黃牛肉和其它產地牦牛肉,,而熱量和脂肪含量則更低,,且氨基酸結構比例適宜于人體吸收,是純天然食品,。麥洼牦牛鮮肉煮熟后肉質密實鮮美,、濃厚香醇,適口性好,,湯汁澄清透明,,脂肪團聚于表面,具有牦牛肉特殊香味,。當?shù)乩习傩瞻邀溚蓐笈7Q為“神?!保邀溚蓐笈H夥Q為“神肉”,,逢年過節(jié)給牦牛穿紅帶喜,,把牦牛肉作為奉供先輩的祭品和走親訪友的禮物。
2014年,,紅原縣境內已擁有麥洼牦牛近40萬頭,,年可出欄牦牛4.6萬頭以上,年產牦牛肉6000余噸,,鮮奶2.4萬噸,,牛毛160余噸,產值近 3億元,已成為當?shù)啬撩竦闹饕洕杖雭碓?。在現(xiàn)代草原畜牧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以牦牛文化為特征的生態(tài)文化旅游熱潮也在紅原蓬勃興起。1999年,、2000年,、2002年、2005年成功舉辦四屆“麥洼牦牛文化節(jié)”,,并被納入中國民間藝術節(jié),。2012年全縣旅游接待人數(shù)達62萬人次,農牧民人均收入達6780元,,位列阿壩州首位,。
1993年、1995年,,“麥洼牦牛高寒草地暖季育肥技術開發(fā)示范”,、“麥洼牦牛與牧草新技術推廣”先后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類三等獎;
2002-2005年,,“麥洼牦牛適時出欄技術研究”獲省科技廳進步獎,;
2009年,麥洼牦牛肉被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審定為AA級綠色食品;
2011-2014年,,麥洼牦牛肉連續(xù)通過“有機產品認證”。
特征
麥洼牦牛是我國青藏高原型牦牛的地方良種,,主產于阿壩藏族自治州紅原縣瓦切,、麥洼及若爾蓋縣包座一帶,,因中心產區(qū)原屬麥洼部落,,故名麥洼牦牛。
麥洼牦牛頭大適中,,絕大多數(shù)有角,,額寬平,,額毛叢生卷曲,長者遮眼,。公牦牛角粗大,,向兩側平伸而向上,角尖略向后,、向內彎曲,;相貌粗野雄偉,頸粗短,,髻甲高而豐滿,。母牦牛角較細、短,、尖,角型不一,;頸較薄,,髻甲較低而單薄。前胸發(fā)達,,胸深,,肋開張,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尻部較窄略斜,。體軀較長,,四肢較短。蹄小,,蹄質堅實,。前胸、體側及尾著生長毛,,尾毛帚狀,。以全身黑毛為主,其次為身黑端部帶白(占16.8%),,青色(8.1%),,褐色(5.2%)和黑白花(4.2%),,亦有少數(shù)褐色花,、白帶黑個體(1.1%),,純白者極少見(0.4%),。麥洼牦牛初生重較小,公犢13.1±0.4公斤,,母犢11.6±0.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