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紅袍怎么分辨好壞
1、干看評外形,。
用力深深吸一下茶葉的香氣,,凡香氣高、氣味正的必然的優(yōu)質(zhì)茶,。凡香氣低,、氣味不正的就是粗老茶,或者是劣質(zhì)茶,。
看茶葉的色澤,、嫩度、條索,、粗細,、整碎等。凡色澤勻正,,嫩度高,,條索或顆粒緊實,粗細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葉。
如果條形茶條索松散,,葉脈突出,,葉表粗老,色澤不一,身骨輕飄,,片,、末、老葉多,;圓形松樹顆粒松泡,,大小不一,色澤花雜,,都算不得好茶,。
2、濕看識內(nèi)質(zhì),。濕看,,就是泡茶或沏茶。
(1)嗅香氣:茶葉沖泡后,,立即傾出茶湯,,將茶杯連葉底一起,送入鼻端進行嗅香,。凡聞之茶香清高純正,,使人不心曠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為好茶,。
(2)看湯色:凡屬上乘的茶品,,湯色明亮有光卻是一致的。具體說來,,綠茶/湯色以淺綠或黃綠為宜,,并要求清而不濁,明亮澄澈,。
(3)嘗滋味:在看湯色后立即進行,,嘗茶湯滋味時,必須使茶湯在舌頭上循環(huán)滾動,,這樣才能正確而全面的辯別茶湯滋味,。
(4)評葉底:評判茶葉經(jīng)沖泡去湯后留下的葉底,看其老嫩,、整碎,、色澤、勻雜,、軟硬等情況以確定質(zhì)量的優(yōu)次,,同時還應(yīng)注意有無其他摻雜。
(5)沖泡次數(shù):品質(zhì)越高的大紅袍,,沖泡的次數(shù)會越多,;能沖泡八次以上的為最佳品。佳品大紅袍沖泡規(guī)則“七泡八泡仍有余香,,八泡九泡仍有余味”,。
二、大紅袍的鑒賞方法
清代梁章鉅早已提出“活,、甘,、清、香”四字,。因大紅袍在武夷巖茶系列中最為“重味以求香”,,不同于安溪茶的“以香而取味”,這是鑒別的最重要原則,。香有純與不純,、銳短與幽長、青與熟,、重與飄等區(qū)別,,味有濃淡厚薄、韻的顯露程度和持久性長短之分,。
1,、活:系指潤滑、爽口,,有快感而無滯澀感,,喉韻清洌。
2,、甘:系指回甘時間短而快捷,,清爽甘潤。
3,、清:系指清純不雜,,清快舒適,清麗明亮(指茶湯,、葉底),。
4、香:系指口含茶湯有芬芳馥郁之氣,,沖鼻而出,,飲后有齒頰留芳之感。
5,、濃:系指濃而厚醇,,無明顯苦澀感。
6,、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變,可謂“舌本常留甘盡日”之感,。
7,、韻:即指“巖骨花香”中的巖骨而言。
8,、持久性:系指口腔舒適快感的持久性,,而不是苦澀及雜味的持久性。優(yōu)質(zhì)茶飯前飲之,。飯后尚感有余味,。
大紅袍葉底以嫩綠、黃綠,、明亮者為好,,深綠色較差,暗綠,、青綠為次,,最忌紅梗紅葉、病蟲斑,、焦葉等,。總的來說,,審評大紅袍要從葉底的老與嫩,、厚與薄、軟與硬,、暗與亮等方面去評比,,凡嫩、厚,、軟,、亮的葉底表明毛茶品質(zhì)好,凡老,、薄,、硬、暗的葉底都屬品質(zhì)低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