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花菌素的致死量估計小童及成人分別為每公斤10-30毫克及20-50毫克,,這個含量分別約為新鮮鹿花菌的0.2-0.6公斤及0.4-1公斤,個別的反應會因人而異,,可以完全沒有反應或出現(xiàn)嚴重中毒反應,。小童受影響得較嚴重,但原因不明,。雖然將鹿花菌煮成半熟可以大幅減少鹿花菌素的含量,,但重復食用仍會增加中毒的風險。
鹿花菌中毒的癥狀一般都是與消化道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關,,癥狀會于食用后的6-12小時內(nèi)出現(xiàn),,也有嚴重的個案于食用后2小時就出現(xiàn)。
初期癥狀發(fā)生在消化道,先是反胃,、嘔吐及含血的腹瀉,,若嘔吐及腹瀉嚴重更會有脫水。還可能出現(xiàn)眩暈,、昏睡,、手震、運動失調,、眼球震顫,,及后來的頭痛;經(jīng)常也會有發(fā)熱,,其他的真菌中毒很少會有這個癥狀,。
有的人會在初期癥狀后出現(xiàn)明顯的毒性,如腎毒性,、肝毒性及神經(jīng)毒性,。這些情況往往在1-3日后出現(xiàn)?;颊邥霈F(xiàn)黃疸,,肝臟及脾臟會漲大,一些患者的血糖水平會上升,,接著下降,,繼而出現(xiàn)肝毒性,。血管內(nèi)的溶血會令紅血球被破壞,,增加了自由血紅素及血紅素尿,再造成腎毒性或腎衰竭,。有時更會引發(fā)變性血紅素血癥,,令患者呼吸困難及發(fā)紺。嚴重中毒的可能會引起神經(jīng)系統(tǒng)問題,,如精神錯亂,、肌肉自發(fā)性收縮及眩暈、瞳孔放大演變至昏迷,、循環(huán)性虛脫及呼吸停止,。5-7天后可能會死亡。
在食用后幾小時內(nèi)用活性炭洗胃可以減輕中毒情況,;嚴重嘔吐或腹瀉的患者需要靜脈輸液,。觀察氧化血紅素水平、電解質,、肝臟及腎臟功能,、驗尿、及全血細胞計數(shù)來檢查及處理不正常的地方;腎功能受損或衰竭可以透析來治療,;出現(xiàn)溶血的患者需要輸血來補充失去的紅血球,,變性血紅素血癥則需要注射亞甲藍。
維他命B6可以抵消一甲基肼造成的酶抑制作用,,從而繼續(xù)γ-氨基丁酸的合成,,舒緩征狀,初期可以服用每公斤25毫克,,并可以在沒有改善征狀的情況下重復使用至15-30克,。
苯二氮?類藥物可以調節(jié)γ-氨基丁酸受體,從而增加維他命B6的效能,,故會用來控制暈眩,。
一甲基肼是會抑制葉酸轉變成亞葉酸,所以每天服用20-200毫克亞葉酸可以幫助治療,。
1,、外形:羊肚菌較為細長,傘蓋呈球形,、卵形或橢圓形,,表面有羊肚狀的凹陷,質地酥脆,;而鹿花菌的傘蓋剛開始長出來是光滑的,,但是長大后會漸漸出現(xiàn)像腦花一樣的皺褶,氣味芬芳,。
2,、體型:鹿花菌的體型也要比羊肚菌更大,羊肚菌能長到4-10厘米高,,但是寬度只有3-6厘米,;鹿花菌則基本可以長高到10厘米左右,寬度在15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