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毫銀針的產地
白毫銀針作為白茶中的一種名優(yōu)品種,,其實已經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了,其創(chuàng)制于1796年,,原產地在福建,主要產區(qū)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有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號,,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其外觀特征挺直似針,,滿披白毫,如銀似雪,。
二,、白毫銀針產地環(huán)境
1、閩東產區(qū)-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
福鼎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足,,依山傍海,大多海拔500~800米,,年平均氣溫18.5℃,,年平雨量1669.5mm,土壤以紅,、黃壤為,。福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環(huán)境優(yōu)美。適合茶葉的生長,,素有“白茶之鄉(xiāng)”稱號,。
2、閩北產區(qū)-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
多山地,丘陵地貌,,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6℃左右,年降水量1600mm以上,,土壤以紅,、黃壤為主。
三,、白毫銀針的主要品種
白毫銀針因產地和茶樹品種不同,,又分北路銀針和南路銀針兩個品目。
1,、北路銀針
福鼎市,,茶樹品種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外形優(yōu)美,,芽頭壯實,,毫毛厚密,富有光澤,,湯色碧清,,呈杏黃色,香氣清淡,,滋味醇和,。
福鼎大白茶原產于福鼎的太姥山,太姥山產茶歷史悠久,,有人分析,,陸《茶經》中所截“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就指的是福鼎太姥山,。清代周亮工《閩小記》中曾提到福鼎太姥山古時有“綠雪芽”名茶,,“今呼白毫”。如此推來,,福鼎大白茶品種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銀針,,歷史相當久遠矣。
2、南路銀針
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茶樹品種為政和大白茶,。外形粗壯,,芽長,毫毛略薄,,光澤不如北路銀針,,但香氣清鮮,滋味濃厚,。
政和大白茶原產于政和縣鐵山鎮(zhèn)鐵山高侖山頭,,于十九世紀初選育出。政出白毫銀針,,則隨政和大白茶的利用應運而生,。
1910年,松政縣城關經營銀針的茶行,,竟達數(shù)十家之多,,暢銷歐美,每擔銀針價值銀元三百二十元,。當時政和大白茶產區(qū)鐵山,、稻香、東峰,、林屯一帶,,家家戶戶制銀針。當?shù)亓餍兄芭畠翰荒礁缓兰?,只問茶葉和銀針”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