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集燒雞又名孔集鹵雞,,是鹿邑縣名揚海內(nèi)的特色傳統(tǒng)名吃。因其原產(chǎn)地在鹿邑縣西孔集,,故稱孔集燒雞,。此菜老雞骨肉分離,而且盛夏蒼蠅不叮,,存放數(shù)日不壞,,并有溫中散寒,健脾開胃的藥理功效,。所以深受群眾歡迎,,并逐步發(fā)展成為獨樹一幟美食。
孔集鹵雞的成品滑酥肉爛,,爛而不胎,,肥而不膩,色鮮味美,,香醇濃厚,。
據(jù)說,孔集燒雞是一百多年前由太康縣麥糠屯姓何名豆的傳入孔集,。首繼人孔昭灼,,傳孔憲體,孔憲來,;孔憲來傳孔慶連,、孔慶貴??讘c連苦心孤詣,,鹵藝尤精,,使孔集鹵雞馳名海外,。孔慶連綽號“麻大娘”,,故孔集鹵雞以稱“麻大娘鹵雞”?,F(xiàn)在的孔集鹵雞繼承者為孔慶連的兒子孔凡敬,孔凡敬小名二寬,,經(jīng)過數(shù)年來的經(jīng)營,,如今的“二寬燒雞”也在當(dāng)?shù)叵碛幸欢ǖ拿麣?。配料講究,工藝精細(xì),;活雞宰殺,,去雜涼曬,入油烹炸,;加十?dāng)?shù)種佐料,,“老湯”、明火燜煮而成,。
肥雛雞1只,、砂仁15克、草果30克,、肉桂90克,、蜂蜜水適量、良姜90克,、陳皮30克,、丁香35克、白芷90克,、豆寇15克,、硝15克、精鹽3000克,。
1,、宰殺煺毛:將雞宰殺好,血放凈,,趁雞身尚溫時,,放入60~70℃的熱水內(nèi)燙5分鐘左右,再將毛煺盡,,這可使光雞潔凈白亮,,色形美觀。然后斬去雞爪,,并在雞頸上方用刀開一個小口,,使食管氣管露出,又在臀部和兩腿之間各切開7~8厘米的長口,,割斷食管,、氣管、掏出內(nèi)臟,,切下肛門,,再用清水洗凈余血和污物。
2,、撐雞造型:將洗好的雞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將肋骨和脊椎中間處切斷,并用手按折,。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內(nèi)撐起,,再在雞下腹脯尖處開一小口,將兩腿交叉插入口內(nèi),,兩翅交叉插入口腔內(nèi),,使成為兩頭皆尖的半圓形,再晾干表面水分,。
3,、油炒烹煮:將晾好的雞身抹遍蜂蜜水(比例為水60%,蜜40%),,放入150℃~160℃的熱鍋內(nèi)炸成粉紅色撈出,,放入另一鍋內(nèi),加上老鹵和全部香料,,同時將鹽水溶化后加入,,雞上壓竹箅子,使雞全部浸沒在鹵水內(nèi),,隨后將硝溶化后加入,,用旺火燒開,再改用文火繼續(xù)炯到雞熟爛為止,,撈取出鍋,。撈雞前要準(zhǔn)備好工具,撈時要手眼配合,,使雞的造型達到完整美觀的要求,。
1、宰殺煺毛,,手法快捷,,確保其潔凈光亮。
2,、鹵制時,,從開鍋算起大約要煮4小時左右,而鹵制時所用的湯以后可繼續(xù)使用,,稱做老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