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介紹
洪井鄉(xiāng)位于黎城縣縣城西北部,距縣城僅8公里,,扼全縣南北交通之要沖,,207國道縱貫全境,,19條通村水泥路、柏油路整潔平坦,,縱橫交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交通十分便利。該鄉(xiāng)南北長16公里,東西寬5公里,,總面積92平方公里,,大部分屬于丘陵山區(qū),,自然地理位置位于東經113°35′83″至113°39′93″北緯36°56′77″至36°62′07″,,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共轄24個行政村,共有2809戶,,11800口人。三皇米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洪井鄉(xiāng)的煙子村,、白云村,、洪河村、山窯頭村,、吳家峧村,、橫嶺村、劉家村,、石橋背村,、程家村等十多個山區(qū)村,區(qū)域內耕地總面積670公傾,,主要推廣品種有晉谷21,、晉谷35、沁州黃等品種,,年平均單產250公斤左右,,總產75萬公斤左右。
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三皇米生產基地區(qū)處于丘陵山區(qū),,土質以紅土為主,,保水、保肥力強,,磷鉀等礦物質含量豐富,,所產谷子質量上乘,自古就是我縣小米集中生產基地,,也是縣城居民餐桌上的首選小米,。該區(qū)土壤PH值為8,有機質含量加權平均值為1.43%,,全氮量為0.083%,,速效磷為15ppm,速效鉀為195ppm,,代換量19.5me/100g土,。有機質加權平均值為1.43%,全氮量0.083%,,速效鉀195ppm,,速效磷15ppm,高于平均含量,。耕種土壤肥力壯況為中等水平,,且土壤深厚,非常適宜谷子生長。三皇米生產區(qū)域位于山區(qū)丘陵地帶,,農業(yè)生產以雨養(yǎng)為主,,無河流渠系,且地下水位深,,基地農田完全屬自然雨養(yǎng)農業(yè),,農業(yè)生產無污染,農產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標準,。三皇米生產區(qū)域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降雨量450mm左右,,年平均氣溫8.5℃左右,,無霜期170天左右,年平均相對濕度60%,,年日照數(shù)平均為2500小時左右,,農作物生長期晝夜溫差大于11℃,這種獨特的氣候條件,,決定了該區(qū)域所生產的谷子,,具有生產周期長,利于干物質積累的特點,,形成了三皇小米色澤金黃米質綿軟,、清香怡人的獨特品質。
三.地域范圍
洪井鄉(xiāng)位于黎城縣縣城西北部,,距縣城僅8公里,,扼全縣南北交通之要沖,207國道縱貫全境,, 19條通村水泥路,、柏油路整潔平坦,縱橫交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交通十分便利。該鄉(xiāng)南北長16公里,,東西寬5公里,,總面積92平方公里,大部分屬于丘陵山區(qū),,自然地理位置位于東經113°35′83″至113°39′93″北緯36°56′77″至36°62′07″,,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共轄24個行政村,,共有2809戶,,11800口人,。三皇米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洪井鄉(xiāng)的煙子村、白云村,、洪河村、山窯頭村,、吳家峧村,、橫嶺村、劉家村,、石橋背村,、程家村等十多個山區(qū)村,區(qū)域內耕地總面積670公傾,,主要推廣品種有晉谷21,、晉谷35、沁州黃等品種,,年平均單產250公斤左右,,總產75萬公斤左右。
四.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三皇小米,,金黃透亮,圓潤飽滿,,口感綿甜,,粘糯爽口,清香四溢,;蒸煮皆宜,,釀酒清香;夕日皇宮貢品,,今朝桌上佳肴,。三皇小米,主要原料品種是晉谷21號,,該品種單桿穗大,,中晚熟,穗長34.6cm,。長立錘形,,小穗較長,刺毛短,,單穗重21.72g,,千粒重3.54g??顾谖敛?,對白發(fā)病免疫,。晉谷21號系白谷黃米,其米黃度其它品種無法相比,,煮粥粘碗掛鍋,,適口性好。
2,、內在品質指標:該產品于二OO九年六月十二日經譜尼測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品質檢測,,結果表明:氫基酸總量檢測結果約為 10.888g/100g,高于普通產品均值約10.4g/100g,;本產品含有維生素C較高檢測值為約3.17mg/100g,;蛋白質檢測結果約為10.3g/100g,明顯高于普通產品均值,。
3,、安全要求:產品質量安全執(zhí)行NY5305---2005無公害食品粟米標準,衛(wèi)生指標應符合GB2715規(guī)定,。三皇小米不應使用添加劑,,黃曲霉毒素≤5,六六六≤0.05mg/kg,;甲基毒死蜱≤50.05mg/kg,,溴氰菊酯≤0.5mg/kg,無機砷≤0.15 mg/kg,,鉛≤0.2mg/kg ,,汞0.02≤mg/kg,檸檬黃不得檢出,。
五.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種植基地選擇在海拔800-900米左右,遠離工業(yè)等污染區(qū),,地勢平坦,,保水保肥,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地塊,,避免選擇重茬地塊。
2,、品種選擇:品種以晉谷21號,、晉谷35號或沁州黃為主,,種子應符合GB44041-1966《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發(fā)芽率不低于90%,純度不低于94%,凈度不低于96%,,水份不高于14%,,播前一周,,選晴天將種子推放于適合涼曬的地方,厚度2-3公分,,翻曬2-3天,亦可在播種前3-5天將谷種放在10%的鹽水沖泡10-15分鐘,,撈出漂在水面上的秕谷和雜物,,再將種子用清水洗2-3次,晾干備用或播前用0.3—0.5%的瑞毒霉粉劑拌種,,防治白發(fā)病,。
3、生產過程管理:嚴格執(zhí)行國家NY/ T 5117-2002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和黎城縣無公害谷子生產技術操作規(guī)程,。科學施肥——底肥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一般畝施2500—4000公斤,,化肥每畝施磷酸二銨15-20kg,尿素10-15kg,,硫酸鉀5kg,。磷酸二銨和硫酸鉀作為底肥與有機肥一同施入,尿素作為追肥在孕穗期施用,,不得使用含有亞硝酸鹽的無機化肥,。適期播種——一般氣溫穩(wěn)定在17℃,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4℃,,約5月15日—20日較為適宜,。采用木樓或機樓播種、畝播量0.5-0.75公斤,,播深3-4cm,,一般畝留苗2.5-3萬株。間苗——“谷間寸,、頂上糞”谷子長至3-5葉時間苗最宜,。中耕除草——結合定苗時進行,中耕淺培土,,孕穗期鋤草高培土,,深度5厘米左右。病蟲害防治——谷子主要病害為白發(fā)病,,可用瑞毒霉拌種,,蟲害主要是粘蟲、玉米螟,,可 用20%速滅殺丁乳油5000倍液噴霧防治,。收獲——谷子在臘熟末期或晚熟初期子粒變硬,成熟“斷青”后,,首先在田間去除病,、殘,、雜穗,將整株收割后連桿寄養(yǎng)2~3天,,再切穗脫粒,、晾曬、入庫,。
4,、生產記錄要求——詳細記錄生產操作日期、施用農業(yè)投入品的名稱,、生產廠家,、施用量等。產品加工記錄要求——記錄加工時間,、負責人,、數(shù)量、工藝流程,、產品等級,、自檢結果、產品包裝名稱,、規(guī)格,、貼標人、成品入庫數(shù)量,、時間等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