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歷史
相傳,,清朝末年,成都街頭巷尾有許多挑擔,、提籃叫賣涼拌肺片的小販,。用成本低廉的牛雜碎邊角料,,經(jīng)清洗,、鹵煮后切片,,佐以醬油、紅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風味別致,,價廉物美,特別受到拉黃包車,、腳夫和窮苦學生們的喜食,。
20世紀30年代,成都人郭朝華和妻子一道以制售涼拌肺片為業(yè),,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于選用牛肉鋪的邊角料做食材,,價格便宜、味道好,,頗受歡迎,。人們就將這種涼拌牛雜稱為“夫妻廢片”。因為“廢片”二字不好聽,,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便取‘廢’的諧音‘肺’,改名為“夫妻肺片”,。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牛肺的口感不好,便取消了牛肺,。
1933年,,郭氏夫婦在成都半邊橋附近(今人民公園后門右側(cè))設(shè)店出售,店名正式取名為“夫妻肺片”,,牌匾為金字黑底,由書法家趙蘊玉親題,。后幾經(jīng)變遷,,該店遷至鬧市街的提督西街,擴大了經(jīng)營規(guī)模,,增添了牛肉面等品種,,食客不光是可以品嘗肺片,還有面食充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公私合營時期,,郭氏夫婦的夫妻肺片店和其他傳統(tǒng)的餐飲名店一樣,并入國營單位,。后經(jīng)幾代人努力,,夫妻肺片已成為聞名中外的熟食外賣店品。
制作方法
做法一
食材
牛肉100克,,牛舌100克,,牛頭皮100克,牛心150克,,牛肚200克,,香料(八角、三奈,、大茴香,、小茴香、草果,、桂皮,、丁香、生姜等),、鹽,、紅油辣椒、花椒面,、芝麻,、熟花生米、豆油,、味精,、芹菜各適量。
做法
1.將牛肉切成塊,,與牛雜(牛舌,、牛心、牛頭皮,、牛肚)一起洗干凈,,用香料、鹽,、花椒面等各種調(diào)料鹵制,,先用猛火燒開后轉(zhuǎn)用小火,鹵制到肉料耙而不爛,,然后撈起晾曬,,切成大薄片,備用,。
2.將芹菜洗凈,,切成1cm長的段,。芝麻炒熟和熟花生一起壓成末備用。
3.盤中放入切好的牛肉,、牛雜,、再加入鹵汁、豆油,、味精,、花椒面、紅油辣椒,、芝麻,、花生米末和芹菜,攪拌均勻即成,。
做法二
食材
鮮牛肉500克,、牛雜(肚、心,、舌,、頭皮等)500克、老鹵水500毫升,,油酥花生米100克,、芝麻面100克,醬油150毫升,、辣椒油25毫升,、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5克,、花椒5克、肉桂5克,、精鹽125克,、白酒50克。
做法
1.將牛肉,、牛雜洗凈,。牛肉切成大塊,與牛雜一起放鍋內(nèi),,加入清水(以淹過牛肉為度),,用旺火燒沸,并不斷撇去浮沫,,見肉呈白紅色,倒去湯水,。
2.鍋內(nèi)倒入老鹵水,,放入香料包(將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扎好),、白酒和精鹽,,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燒沸約30分鐘后,,改用小火繼續(xù)燒1.5小時,,煮至牛肉、牛雜酥而不爛,,撈出晾涼,。
3.鹵汁用旺火燒沸,約10分鐘后,,取碗一只,,舀入鹵水250克,加入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面調(diào)成味汁,。
4.將晾涼的牛肉,、牛雜分別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鹵汁拌勻,,分盛若干盤,,撒上油酥花生末和芝麻面即成。[2]
做法三
食材
牛肉500克,,牛雜(肚,、肝、心,、舌,、千層肚、頭皮)共500克,,油酥花生米末30克,,鹵水500克,醬油30克,,香油20克,,花椒粒5克,味精1克,八角10克,,花椒粉1克,,桂皮1克,精鹽30克,,料酒10克,,辣椒油適量。
做法
1.將鮮牛肉,、牛雜洗凈,,牛肉切成6厘米寬的條,入清水鍋內(nèi),,用旺火燒沸,,去掉浮沫撈出。
2.炒鍋置中火上,,加入老鹵水500克,,放入香料包(內(nèi)裝花椒粒、桂皮,、八角),,再加適量清水、料酒,,將牛肉,、牛雜放入,用旺火燒沸,,去浮沫,,改用小火燒18~20分鐘,將火力壓小,,煮至牛肉,、牛雜熟而不爛,撈出晾涼,。
3.取碗一個,,舀入原鹵水,加味精,、辣椒油,、花椒粉、醬油,,調(diào)成味汁,。
4.晾涼的牛肉、牛雜切成4厘米長,、2.5厘米寬,、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上味汁調(diào)勻,,盛入盤內(nèi),,撒上油酥花生米末和香油即成。
做法四
食材
鮮牛肉500克,、牛雜(肚、心,、舌,、頭皮等)500克、老鹵水500毫升,,芝麻粉100克,,花生仁5克、醬油150毫升,、辣椒油25毫升,、花椒粉25克、八角4克,、味精5克,、食鹽125克、白酒50克,。
做法
1. 將鮮牛肉,、牛雜洗凈,牛肉切成 500克重的塊,;
2. 將牛肉,、牛雜放入沸水鍋內(nèi)煮凈血水撈起,置另一鍋內(nèi),,加入老鹵水和香料(內(nèi)裝花椒,、肉桂、八角),、川鹽,、白酒,再加清水,,用旺火燒沸約30分鐘后,,改用小火煮90分鐘,煮到牛雜熟而不爛,,先熟的先撈出,,晾涼待用;
3. 將鹵水用旺火燒沸約10分鐘后,,將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粉,、鹵水放入碗中調(diào)成汁,;
4. 將熟花生米拍碎待用,再將晾涼的牛肉,、牛雜等切成片約6厘米長,、3厘米寬的薄片混合在一起,淋上味汁拌勻,,分盛若干盤,,分別撒上芝麻粉和花生仁末即成。
烹飪技巧
1.牛肉,、牛雜必須反復洗凈,,去除異味。
2.用于拌制牛肉和牛雜的鹵汁要濃,,使其得味起鮮,。
做法五
將牛腱、牛雜洗凈,,切成大塊,;將牛肉、牛雜放入加入白酒的沸水鍋中煮,,血水撈起,。另一鍋內(nèi),加入老湯鹵水及花椒,、肉桂,、八角、香葉,、鹽,、白酒,再加適量清水,,用旺火燒沸約30分鐘后,,改用小火煮90分鐘,煮到牛雜熟而不爛,,先熟的先撈出,,晾涼待用
將鹵水用旺火燒沸約10分鐘后,將味精,、辣椒油,、醬油、花椒粉,、鹵水放入碗中調(diào)成汁
將熟花生米拍碎待用,,再將晾涼的牛肉,、牛雜等切成薄片混合在一起,淋上調(diào)味汁拌勻,,再撒上芝麻粉和花生仁末,,以香菜裝飾即可[4]
做法六
1.準備好所用食材。
2.準備好八角 香葉 桂皮,。
3.蔥切段,,將切片。
4.將洗凈的豬心,、豬肚,、豬舌頭、豬肉焯水,。
5.焯水后放入湯鍋,加入清水,,大火煮開,,撇去雪沫。
6.加入蔥姜,、八角,、桂皮、香葉,。
7.倒入老鹵水加入老抽 料酒,,轉(zhuǎn)文火煮至1小時,。
8.加入鹽再繼續(xù)煮1小時,,撈出涼透。
9.把豬心,、豬肚,、豬舌頭、豬肉分別切成薄片,。
10.把香菜和芹菜洗凈切成寸斷,,準備好酥花生米。
11.準備好麻椒和辣椒碎,。
12.大蒜剁成茸放入碗中,。
13.加入生抽 醋 雞精 胡椒粉攪拌均勻
14.鍋中注入油,下入麻椒和辣椒碎小火煸炒出紅油,。
15.趁熱倒入料汁中,。成麻辣料汁。
16.將切好肉片加入香菜和嫩芹菜段,。
17.撒上香酥花生碎,。
18.澆上麻辣汁攪拌均勻即可,。
其他做法
食材
主料
豬心300g、豬瘦肉300g,、豬肚300g,、豬舌頭300g、老鹵水500g
輔料
油適量,、鹽適量,、八角適量、香葉適量,、桂皮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辣椒適量,、麻椒適量、大蒜適量,、胡椒粉適量,、雞精適量、香菜適量,、嫩芹菜適量,、酥花生米適量
步驟
1.準備好所用主食材。
2.準備好八角,、香葉,、桂皮。
3.蔥切段,,將切片,。
4.將洗凈的豬心、豬肚,、豬舌頭,、豬肉焯水。
5.焯水后放入湯鍋,,加入清水,,大火煮開,撇去雪沫,。
6.加入蔥姜,、八角、桂皮,、香葉,。
7.倒入老鹵水,加入老抽,、料酒,,轉(zhuǎn)文火煮至1小時,。
8.加入鹽再繼續(xù)煮1小時,撈出涼透,。
9.把豬心,、豬肚、豬舌頭,、豬肉分別切成薄片,。
10.把香菜和芹菜洗凈切成寸斷,準備好酥花生米,。
11.準備好麻椒和辣椒碎,。
12.大蒜剁成茸放入碗中。
13.加入生抽,、醋,、雞精、胡椒粉攪拌均勻,。
14.鍋中注入油,,下入麻椒和辣椒碎小火煸炒出紅油。
15.趁熱倒入料汁中成麻辣料汁,。
16.將切好肉片加入香菜和嫩芹菜段。
17.撒上香酥花生碎,。
18.澆上麻辣汁攪拌均勻即可,。
小貼士
1.鹵肉的湯汁別倒掉,過濾后入冰箱冷凍,,下次可當老鹵汁用,。
菜品特色
夫妻肺片,色澤紅亮,,質(zhì)地軟嫩,,口味麻辣濃香。觀之青紅碧綠,,津河暗涌,。一大青瓷盤新拌的肺片端上桌,紅油重彩,,顏色透亮,;把箸入口中,便覺麻辣鮮香,、軟糯爽滑,,脆筋柔糜、細嫩化渣。
食用須知
營養(yǎng)價值
夫妻肺片,,溫補脾胃、溫補肝腎,、補血溫經(jīng)、保護胃黏膜,、補肝明目,、增加高溫抗病能力、促進人體的生長發(fā)育,。
其中,牛肚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適宜于病后虛羸,、氣血不足、營養(yǎng)不良、脾胃薄弱之人。
飲食禁忌
1.不能和板栗一起吃,。牛肉和板栗同食,,可降低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價值,,故不相宜,。
2.不能和紅糖同吃,。紅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牛肉具有滋養(yǎng)脾胃,、補中益氣、化痰息風、強健筋骨、止渴止涎的功效,。兩者相克,一起食用會引起腹脹。
3.晚上不宜吃牛肉,。晚上吃牛肉等富含鐵的食物,會干擾肝臟生物鐘,,可能會導致血糖水平不正常,。
4.飲食要適量。凡有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牛肉;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