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氣候情況:連環(huán)湖水域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海拔135—144米,,湖底高程135.5—136.9之間,百里坡降僅有1米,,湖底平坦,。無霜期148天左右,年平均降雨400毫米,,年平均氣溫3.6—4.4C,,年平均日照2852.3小時,是黑龍江省熱量最好的地區(qū)之一,。地貌結構為北高南低,,南北長120里,東西寬61里,。位于北緯46°30′—47°3′,,東經123°59′—124°15′之間。
(2)水文情況:水域由18個湖,、兩條溝,、三條人工引水渠組成,總面積55608公頃,,湖,、溝、渠名稱從南向北依次為,,牙門喜泡,、阿木塔泡、鐵哈拉泡,、火燒黑泡,、那什代泡,、牙門氣泡、敖包泡,、小尚泡,、紅源泡、西葫蘆泡,、二八股泡,、他拉紅泡、東湖,、羊草壕泡,、馬圈泡、北津泡,、德龍泡,、哈布塔泡,、六河溝,、九河溝、二道橋引水渠,,烏臺北橋引水渠“八一”幸福運河,。湖水來源烏裕爾河,雙陽河自然流入外,,三條引水渠均引嫩江水入湖,。湖內庫容12億立米,最高防洪水位海拔139,20米,,興利水位海拔138,50米,。超庫容時,南端長 發(fā)閘門可以下瀉月餅泡,,東吐莫閘可以向嫩江瀉水,。這里水域寬廣,水質優(yōu)良,,PH值在7.9—8.3之間,,適宜水生動植物生長。上游大面積的蘆葦蕩,,盛產紫花葦和白花葦,,是上好的造紙原料、也是葦編,,葦工藝品的上品,。可養(yǎng)魚面積達55608公頃,,年產量在2000噸左右,,湖內盛產40種淡水魚類,,尤以鯉、草,、鰱,、鳙、鯽,、鱖魚,、黑魚、狗魚,、魴魚,、泥鰍、黃顙魚(嘎牙子魚),、翹嘴紅鰭鲌(麻鰱魚),,餐條(白漂子,青鱗子),、麥穗魚,,柳根池等為多,其經濟價值上乘,。湖內水生動植物豐富,,浮游植物有7門85屬,硅藻等營養(yǎng)型,,藻類蘊含量豐富,,漂游動物有25屬,底棲動物以日本沼蝦和中華長臂蝦,,秀麗白蝦為主,,可直接回捕,水生植物40余種,,有24科以蘆葦為盛產,。豐富的水生物植物為淡水魚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又由于湖岸線長,,雨水入湖帶進大量有機質,,為水生動植物生長帶來源源不斷的養(yǎng)料,水生漂游動物又成為魚蝦的天然餌料,,湖內生態(tài)呈良性循環(huán)態(tài)勢,。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引進了方正鯽,、彭澤鯽,、大銀魚。嫩江水的引進,,也曾在連環(huán)湖水域發(fā)現(xiàn)甲魚和七鰓鏝魚,。
二.地域范圍
連環(huán)湖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全省唯一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境內,西與泰來接壤,,水域連接嫩江,。東距杜爾伯特縣城16.8公里,北和丹頂鶴的故鄉(xiāng)扎龍自然保護區(qū)相連,??偡鶈T266平方公里,18個湖泡,,湖湖相連,。連環(huán)湖縱橫百十里,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之一,,北連扎龍,,南通嫩江,是烏裕爾河和雙陽河的下游漫流區(qū)和瀉洪區(qū),。連環(huán)湖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保留了原始自然風貌,又合理地修建了很多人為設施,,素有“北國小江南”之稱,。連環(huán)湖水域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海拔135---144米湖底高和135.5----136.9之間,,百里坡降僅有1米,年平均氣溫3.6----4.4C,,年平均日照18.52小時,,是黑龍江省熱量最好的地區(qū)之一。地貌結構為北高南低,,南北長120里,,東西寬61里。位于北緯46°30′—47°3′,,東經123°59′—124°15′之間,。水域由18個湖、兩條溝,、三條人工引水渠組成,,總面積55608公頃,湖,、溝,、渠名稱從南向北依次為:牙門氣泡、阿木塔泡,、鐵哈拉泡,、火燒黑泡,、那什長泡、牙門氣泡,、敖包泡,、小尚泡、紅源泡,、西葫蘆泡,、二八股泡、東湖,、羊草壕泡,、馬圈泡、北津泡,、德龍泡,、哈布塔泡、六河溝,、九河溝,、二道 橋引水渠、烏臺北橋引水渠,,“八一”幸福運河,。湖水來源烏裕爾河、雙陽河自然注入外,,三條引水渠均引嫩江水入湖,。湖內庫容12億立方米,最高防洪水位海拔139.20米,,興利水位海拔138.50米,。超庫容時,南端長發(fā)閘門可以下瀉月餅泡,,東吐莫閘可以向嫩江瀉水,。連環(huán)湖鱖魚生產面積37333公頃,年產鱖魚10噸,。
三.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本部分內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記產品特有的品質特性特征和產品質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規(guī)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連環(huán)湖鱖魚是黑龍江省地方品種“三花五羅”之一,屬名貴魚類,,身長扁圓,,尖頭,大嘴,,大眼,,兩頜,犁骨均具絨毛狀齒,上下頜前部的小齒成犬齒狀,;體青果綠色帶金屬光澤,,小細鱗,尾鰭截形,,背鰭前半部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為軟條。體側有不規(guī)則暗棕色斑塊,。體側扁,,背隆起,頭大,、口裂略傾斜,,上下頷前有小齒,體色棕黃,,腹灰白,,體側有許多不規(guī)則斑塊、斑點,。鱖魚肉質細嫩豐滿,,肥厚鮮美,內部無膽,,少刺而著稱,,故為魚種之上品。明代醫(yī)學家李時珍將鱖魚譽為“水豚”,,意指其味鮮美如河豚,。可做成蒸,、烤,、清燉、等各種美味佳肴,。
(2)內在品質指標:連環(huán)湖鱖魚富含蛋白質營養(yǎng)豐富。每100克魚肉蛋白質含量大于18克,,粗脂肪小于5%,含鈣大于500毫克,,含磷大于200毫克,含鐵大于4毫克,,含鋅大于2毫克,。
(3)安全要求:連環(huán)湖鱖魚產品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四.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連環(huán)湖鱖魚產地環(huán)境符合國家NY5053—2005普通淡水魚,NY5051-2001淡水魚養(yǎng)殖用水水質,GB11607-89漁業(yè)水質,GB/T18407.4-2001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huán)境,。
(2)品種選擇:連環(huán)湖鱖魚選用經審訂推廣的,,抗病性強的松花 江上游嫩江水域的翹嘴鱖魚。苗種放養(yǎng)前須經檢驗、檢疫,,選擇品質純正,,健康無病,規(guī)格整齊的放養(yǎng),。 生產過程管理:連環(huán)湖鱖魚生產過程嚴格按照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操作規(guī)程操作,。采用大水面自然增殖放養(yǎng)的養(yǎng)殖方式。
(3).1魚苗放養(yǎng)
(3).1.1湖水要求 放養(yǎng)區(qū)水深應在3米左右,,水質肥沃,,水體透明度50公分左右,水溫12℃±1℃,;PH值7.3-8.5之間,。
(3).2放苗方法
(3).2.1放苗前用3%食鹽水浸浴5-8分鐘,放苗時注意湖水溫度變化,,要注意溫度浮動超過1%即應停止放苗,。
(3).2.2放苗前必須先了解天氣情況,避開大風暴雨天放苗,。
(3).3飼料要求:不投放任何餌料,,魚苗直接食用湖區(qū)水體中豐富的生物餌料。
(3).4水質管理
(3).4.1水色和PH值調控保持水質清澈,,如水質較混濁時應及時開啟上下游控水閘,。
(3).4.2透明度是湖區(qū)水中理化因子的綜合指標反映,應及時換水,,保證養(yǎng)殖魚得到最好的生存條件,。
(3).4.3溶氧量,及時測定湖區(qū)溶氧量,,并采用換水法控制水中氧含量,。
(3).5日常管理
(3).5.1及時以10-15日為周期捕一定量少量魚觀察鱖魚生長情況并做好記錄。
(3).5.2檢查湖區(qū)水體中危害魚情況并采用誘捕滅除,。
(3).5.3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魚病應采用生物治療法治理,。
(3).5.4定期測定PH值水溫溶氧量等水質指標,并做好記錄,。
3.6 魚病防治 魚病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專業(yè)技術人員定期捕撈定量鱖魚進行檢測,如有魚病采用生物滅除法,,即勤測湖區(qū)水質理化等指標,,創(chuàng)造良好的鱖魚生長環(huán)境。
(4)產品捕撈及產后處理:連環(huán)湖鱖魚捕撈采用大網眼網具,,捕撈生長周期2-3年以上,、個體在3-5斤以上的成品魚,;魚體暫養(yǎng)要求所用的場地環(huán)境無污染、安全衛(wèi)生,;暫養(yǎng)設備,,暫養(yǎng)過程中所用的水是潔凈的水,符合漁業(yè)用水的質量標準,,不能用有污染的水體,。運輸要求在清潔衛(wèi)生的環(huán)境中裝運水產品,并要求保證鮮活,。運輸工具應該是無毒,、無異味、表面光滑的器具,。銷售產品必須掛牌明示,,外觀質量必須達到體表光澤無病灶,鱗片完整,、色澤要求保持活體狀態(tài)固有體色,;氣味達到無異味;活體肌肉緊密有彈性,,體型達到自然,、勻稱、不肥大,;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魚標準》(NY5053—2005),。
(5)生產記錄要求:連環(huán)湖鱖魚生產的全過程,要建立生產檔案,, 查閱,。 包括放養(yǎng)、生長,、投入品,、產品流向等,全面記載并妥善保存,,以備查詢,。
五.包裝標識相關規(guī)定
5.1 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 5.1.1 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地域范圍,。 5.1.2 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5.1.3 能夠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質量技術規(guī)范組織生產經營活動。 5.1.4 具有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開發(fā)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協(xié)議,,在協(xié)議中載明使用數(shù)量,、范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5.2 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5.2.1 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統(tǒng)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 5.2.2 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和展銷,。 5.3 農產品地理標志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5.3.1 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jiān)督檢查。 5.3.2 保證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5.3.3 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 5.4 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志持有人和標志使用人,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5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和登記證書,。 5.6 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社會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