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蟶為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熱帶種,。分布于中國南海和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廣東,、福建和浙江沿海廣泛分布,以霞浦縣福寧灣產(chǎn)量較大,。
尖刀蟶左右兩殼相等,,殼薄而窄長,,側(cè)扁,長度,、高度和寬度之間的比例約為5.5:1.9:1,。淡黃色無斑點(diǎn)。貝殼前端稍尖,,后端較圓,,前端小于后端,前端開口較大,,后端開口狹縫狀,,兩殼在腹緣合攏。背緣和腹緣近似平行,。殼頂位于背面靠前方約1/4處,,殼頂?shù)慕缶売歇M三角形的黃褐色至棕褐色的韌帶,韌帶長為貝殼長的1/8~1/7,。殼面稍凸,光滑,。同心生長線細(xì)密,。自殼頂起斜向腹緣,中央部略有縊痕,,但不如縊蟶明顯,。殼面有自殼頂向腹緣呈放射狀的細(xì)弱放射肋14~24條,小個體較少,。殼前端殼皮明顯,,殼緣四周有薄的延伸出來的殼皮。殼面淡黃綠色,。殼內(nèi)面粉白色,,略有光澤。鉸合部左殼上有3枚主齒,,中間一齒分叉呈“Y”字形,,右殼具主齒2枚,呈鐮形片狀,。鉸合齒前腹方有卵圓形的前閉殼肌痕,。殼頂內(nèi)下方有前收足肌痕和緊靠下方的伸足肌痕。距后端1/3處有近似三角形的后閉殼肌痕,,緊靠其前方有一月牙形的后收足肌痕,。外套痕清楚,呈“U”字形,。外套竇較淺,。
尖刀蟶棲息于中潮區(qū),,低潮區(qū)至潮下帶淺海,以中潮區(qū)下部為主,。在潮下帶0.3~7.2米水深都采到尖刀蟶,。尖刀蟶棲息的底質(zhì)以泥為主,泥沙混合底質(zhì)也能生活,。在底質(zhì)中營穴居生活,,鑿穴深度一般為10~25cm。潛泥穴居的尖刀蟶,,靠出入水管的水流進(jìn)行攝食,、呼吸和排泄等活動。出入水管在灘涂面上留下二個孔洞,。但這二個孔一般不易觀察到,,只有在積水的凹洼中才能看到。洞為橢圓形,,一大一小,,大孔為入水管伸縮處,小孔為出水管所留下的,。尖刀蟶有筑“巢”的現(xiàn)象,。在其棲息點(diǎn)的涂面,出入水孔的周圍有一圈環(huán)繞自身的呈橢圓形“巢”,,它并不突出涂表,,但質(zhì)地較鄰近涂面的底質(zhì)稍硬,粘性也較強(qiáng),。尖刀蟶的攝食強(qiáng)度大,,食物以硅藻為主。